《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文|公主恩淇

美國當代著名作家芭芭拉·金索爾夫說:“母性的力量勝過自然界的法則。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大的幸福,就是擁有一個好母親。這一點,我深信不疑。因為,如芭芭拉所說,母性的力量,真的太大了,她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未來。

我們常說一句話,有其子必有其母,就是說,透過看孩子的品性,幾乎能斷定出其父母的品性。

《知否》原著裡的王氏,她雖然魯莽愚笨,但她為人端正,做事也講究嫡母的體面。若不是後來聽信了姐姐康王氏的讒言毒害盛老太太,她這一生,幾乎沒什麼汙點。

在王氏的影響、教育下,她的幾個兒女都沒有長歪。就連養在她跟前的香姨娘的生的盛家最小的兒子盛長棟,也出落得很成功。

若說培養孩子優良的品性,我真的很服王氏。那麼,王氏是怎麼教育的呢?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王氏沒有害人之心。

王氏出身官宦世家,她家學淵源,骨子裡就有那種“大家背景”的傲嬌姿態。很多事情,她都不願低頭的。

也正是因此,她才被林姨娘三不五時的小伎倆所算計。

王氏嫁入盛家以後,也和盛紘過了一陣夫妻恩愛的好日子。後來林姨娘成了盛紘的心頭肉,王氏便被林姨娘壓制十幾年。

盛紘寵妾滅妻,王氏成了受害者。可她再恨林姨娘,也沒使出半點害人的手段。

深宅大院裡,女人們的爭鬥,其慘烈不遜於戰場。從林姨娘迫害盛明蘭的生母衛小娘就能看出。但王氏,從來都橫衝直撞地做事,一點歪的邪的都沒有。

王氏也被盛紘和林姨娘逼急過,但她報復的手段,也是走正道的。她和身邊的嬤嬤說:“老爺要是不處置那賤婢,還像往常那樣寵著護著,那我也不要臉面了,索性把事情捅了出去,叫御史言官參老爺個寵妾滅妻且枉顧人命,看他還如何做官。”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可見,王氏雖魯莽,做事也不考慮後果,但她做事的風格真的很正統,那些下作手段,她是想都想不到的。

王氏如此,她的幾個孩子也都是如此。

盛長柏一生清高,他嚴於律己,一輩子不曾愧對良心。

盛華蘭高嫁忠勤伯爵府,她受婆婆打壓近十年方有轉圜。這個過程中,她一直是苦熬的。

盛華蘭跟她的母親王氏一樣,寧可人負我,也絕對不會主動去加害別人。因為,害人這種事,她們做不出

盛如蘭“低嫁”文炎敬,除了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想過小門小戶的踏實生活。她懶得與人勾心鬥角,與其逼得自己做不擇手段之人,不如踏實在小門戶裡過清閒自在的日子。

人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看到孩子,就看到了父母。父母如何處事,都在一點一滴影響著孩子。所以,有一個行得端的父母,孩子的人品,自然不會差。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王氏會用一顆“真心”去待人。

王氏待人很“真”,這一點,文章裡有太多處表露。

我看《知否》原著,發現王氏對盛老太太一直都是冷淡的,因她知道,盛老太太不是盛紘的親孃。

既然不是親孃,又有何必要非要當成“親孃”去待呢?

王氏對盛老太太,根本做不到晨昏定省,頂多一個月探望三四次,每次還都很敷衍。可這些,不都是因為她活得“真”嗎?

因為不在意,所以行動上不積極。因為不是親生的,所以她不想太用心。她心裡是怎麼想的,於是,就怎麼做了。

不假意偽裝,更不巴結奉承。

面對這樣的王氏,盛老太太並沒有過多怪罪她的意思。因為盛老太太早就看透了王氏是什麼樣的人。盛老太太也知道,無論如何,王氏也不會鬧出圈。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王煊說:“情真方能育良才。”

王氏的情真,對所有人都是如此。她待身邊的下人嬤嬤,也是真心實意的,以至於,她被罰回宥陽老家吃齋唸佛十年,過清苦的生活時,她的貼身嬤嬤甘願陪她一同去。

王氏的情真,無疑都被她的孩子們學了去。

盛如蘭和文炎敬的事情被捅開後,她看不了小喜鵲受罰,用自己的身體為小喜鵲擋下好幾板子。

這部作品我是多次翻看的。我每次看到這個情節時,都聯想到了王氏,我覺得,盛如蘭對下人的情真,和王氏如出一轍。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我一直都覺得,林姨娘雖然用各種手段壓得王氏十幾年不得翻身,但她卻“敗”了太多人品。

林姨娘根本不懂何為真情實意待人。

她從不把下人當人看,以至於自始至終,她都沒有一個真心待她的心腹。她滿肚子心機算計,以為所有東西都是透過算計而來的,至於之,她的女兒盛墨蘭跟她一樣。

這樣的結果就是,盛墨蘭這一生,都不明白到底何為幸福。她沒有過好生活的情感根基,全因林姨娘的教育失敗。

而王氏就不同了。她雖然愚笨,可她做“母親”,卻十分的夠格。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王氏待子女較為“寬容”。

王氏對待每個孩子,都是有寬容之心的。不僅是對自己四個嫡出的子女,她對盛明蘭和盛長棟,亦是如此。

當姚依依剛入駐盛明蘭的身體裡時,小小的盛明蘭正值生母去世不久,她身體格外虛弱。王氏看著這麼虛弱的孩子,她心裡是心疼的。

王氏雖對盛明蘭產生不了什麼愛意,也不可能像對自己親生孩子的那般好,可是,身為嫡母,她也是做到位了。

為了讓盛明蘭養好身體,王氏拿出的人參一株比一株大,一支支賽似蘿蔔。讓當時還是姚依依的小明蘭看了心裡直發毛。

王氏對盛明蘭這麼上心,因她真的希望盛明蘭能夠好起來。她覺得,明蘭若好了,盛紘就不會那麼愁了,盛紘開心了,那麼盛家就更好了。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對於王氏,原著裡這樣寫道:

“王氏並不是最好的嫡母,但也不是最壞的,她雖從沒有為關心過明蘭什麼,但也從來沒有切齒痛恨,並時刻想著暗害庶子庶女;在她身邊長大的小長棟雖然待遇不高,但至少好好的活到現在,也沒有長歪。”

如原著裡所說,王氏,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女人。她會糊塗,會拎不清,所以,她才會聽信康王氏去害盛老太太。可她也為了這件事,付出了修行十年的代價。

我寫這篇文章時,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是,王氏到底有沒有我所說的那般好?如果有,那麼她怎會毒害盛老太太?

《知否》原著:憑這一點,王氏“勝”林姨娘太多了

我結合內容,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王氏雖然也做過錯事,但泯滅不了她骨子裡心軟、善良的本質。

所以,她的子女們才能各個人品端正,才有了日後能夠獲取各種幸福的資本。

就憑這一點,王氏也是功遠大於過的。

她身邊的嬤嬤劉昆家的對她說:

“誰的兒女,有您的兒女出息。即使在宥陽,也沒人敢小瞧了您。”

這句話,是對王氏最好的總結。

單憑這一點,王氏就“完勝”林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