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群星璀璨,為何唯有梅豔芳被冠以“香港的女兒”?

香港群星璀璨,為何唯有梅豔芳被冠以“香港的女兒”?

香港群星璀璨,為何唯有梅豔芳被冠以“香港的女兒”?

那為何香港娛樂圈群星璀璨,唯有梅豔芳被冠以“香港的女兒”?

因為梅豔芳是香港精神的極致體現。

梅豔芳出生在60年代,彼時的香港還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中轉站、避難所,經濟尚未起飛,貧窮是常態。梅豔芳家裡和更多的窮苦人家一樣,為吃口安樂飯漂泊到香港。因為窮,他們必須要努力奮鬥,因為同病相憐,自然少不了同舟共濟。

梅家一共有4名子女,分別為長子梅啟明、次子梅德明、三女梅愛芳及最小的梅豔芳。由於梅豔芳父親早逝,其母需要獨力撫養四名子女,平日非常嚴厲,出身地痞的繼父天天用粗話辱罵她,“罵到完全沒自尊”。

梅豔芳在4歲半的時候,就與姐姐梅愛芳出來跑江湖。兩人出入最多的地方並非學校,而是歌廳、酒廊、街頭及荔園。她曾坦言,小時候過得並不快樂,“我不覺得有過童年,4歲半開始登臺表演,這種和同學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經歷,讓我比同齡細路(小孩)更早熟。”

梅豔芳在4歲半的時候,就與姐姐梅愛芳出來跑江湖。

梅豔芳還曾在訪問中提到,在她11歲的時候,其母經營了一間歌廳,她除了需要在臺上唱歌外,還要當主持、甚至客串樂隊隊員:“下臺依然不能休息,還要兼做女侍應、捧餐、打掃及抹地。”

回想幾歲到十幾歲那段時間,梅豔芳用了四個字“人間地獄”。

直到1982年,19歲的梅豔芳參加香港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用渾厚滄桑的聲音翻唱了徐小鳳的《風的季節》,評委黃霑給了此生唯一的滿分,以壓倒性的優勢奪冠正式出道。童年經歷也令她一出道就臺風穩健,作曲家顧嘉輝曾感嘆,“她那麼年輕,卻有如此一份滄桑味。”此後幾年的她,幾乎包攬了當時女歌手能拿到的所有最高獎項。但為了給後輩機會,1990年,僅27歲的梅豔芳宣佈不再領取歌唱競爭類獎,提前“退休”。

香港群星璀璨,為何唯有梅豔芳被冠以“香港的女兒”?

《胭脂扣》劇照

梅豔芳紅火的八十年代,香港湧現了一大批二、三十歲的歌星,包括“校長”譚詠麟、“哥哥”張國榮都是在這個年代快速冒起。他們大多都來自草根,趕上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的年代,憑著勤奮拼搏和天賦才藝,陡然開闢了一個新天地,那是屬於他們的時代,也是香港演藝界的黃金時代。

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香港演藝界的黃金時代。

梅豔芳短短四十年的傳奇人生確實伴隨著這座城市飛越跌宕,儘管不同陣營或會選擇性地對她投射某種想象,但相信沒有人會不佩服她的堅毅、專業和勇敢:因為堅強不屈而拼搏努力,可以從輟學賣藝的小歌女變成無人能及的“大姐大”;因為相容幷蓄而大膽創新,可以帶領香港開創流行文化先河,成為百變的“東方麥當娜”;因為秉承公義而是非分明,可以正面看待國家發展、大膽譴責無良傳媒,行俠仗義“走天涯”。她的一生,可以說正正如《獅子山下》歌詞中所寫的:“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最終“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香港群星璀璨,為何唯有梅豔芳被冠以“香港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