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中戰士為什麼抱著手榴彈跳下去而不直接扔?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確有其事,我也會懷疑真實性。但即便知道真實性,也對動機感到費解。現在明白了,全是因為一顆赤誠的心。其實就是打急眼了,一時想不到別的辦法,就像戰士衝鐵絲網一樣,直接用身體壓住鐵絲網讓隊友踩過去而不用鉗子剪斷,一是有可能沒鉗子,二是打急眼了他們認為這是最快最有效的辦法。要是真的不理解就去遺址看看先輩的足跡和流血。

有盾牌扔不進去,得用自身的重量砸開盾牌。

所有爆炸物真正被彈片炸死的極少,主要是衝擊波殺傷,衝擊波足以上敵人喪失戰鬥力。導演要這麼演也沒辦法。

四行倉庫的博物館,確實有人幫著手榴彈跳下來的蠟像,只不過沒有前赴後繼的跳!事實上炸藥包都比手榴彈好用,對待盾牌陣來說。手榴彈以彈片殺傷為主,而炸藥包是爆炸衝擊波為主。電影更多的是為了視覺效果,而並非回憶錄需要紀實嚴謹。透過電影我們可以感受當時戰鬥的激烈,記住人民衛士的英勇無畏就可以了,有時不必太較真。

雖然電影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在戰場上每秒都是戰機有些犧牲完全是沒辦法過多考慮。戰機稍縱即逝。時間上不允許,戰場上往往都是軍人自己判斷戰場上能有機會打擊敵人,在裝備劣勢下機會很少沒有太多時間考慮。

電影要的就是藝術效果,就像小品相聲需要一個一個的包袱,沒必要和電影較真,歷史還是看看書比較好,電影你只需要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就行了,裡邊的故事情節會根據需要的效果放大。戰爭片,最好不要太當真,尤其是細節!先祖是打過仗的,小時候看完戰爭電影,回家總要眉飛色舞地說一頓,老爺子總是一臉鄙夷。

電影《八佰》中戰士為什麼抱著手榴彈跳下去而不直接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