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安妮·埃爾諾本名安妮·杜軒斯尼,於1940年9月1日出生於法國諾曼底的小鎮里爾博納。

她出身底層,祖父是文盲,父母在十二歲上就輟學了,相繼成為了工人,後來又搬到伊芙託開了一家咖啡館兼雜貨店勉強餬口。

埃爾諾一直在伊芙託生活到18歲,每天看著又髒又破的小店裡三教九流人來人往。

也許,就是這樣的日常造就了她日後作為社會觀察家的特質。

但那個時候,她對於家庭的貧窮沒有特別的感覺。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只知道父母生活在某個圈層,有什麼就吃什麼。

”後來她這樣回憶道。

和傳統的法國家庭有些不一樣的是,在她家裡,父親性格溫柔,一貫是家中掌廚,而母親性格火爆,作風強勢。

母親的這種不入格的個性也傳給了埃爾諾,令她的身上從小就有一股反抗的精神。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週刊》10月14日專題《揭示記憶的根源》的B02版。

安妮·埃爾諾:如何透過寫作“叛逃”自己的出身?

安妮·埃爾諾:在書寫生活中沉淪

文丨金桔芳

編輯丨

宮照華 李永博

校對丨

薛京寧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小鎮的生活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諾獎公佈現場。圖/IC photo

埃爾諾的父母儘管自己沒有受過完整的教育,但在學校的經歷讓他們看到了知識的槓桿作用。他們希望下一代能夠擺脫底層境遇,出人頭地,所以對埃爾諾的教育十分重視。書和閱讀確實為埃爾諾打開了世界的大門。她從小就展露出在學業上的天賦,並以優異的成績被一所天主教私立中學錄取。後來,她在魯昂大學和波爾多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並在1971年通過了高中教師資格會考(AGREG)——這個考試比我們理解中的教師資格證要難得多,只有受過紮實而刻苦的學術訓練才能成功透過,是法國精英考試的代表。之後,埃爾諾開始在靠近瑞士的薩瓦省和大巴黎的中學裡教書,後來又在法國遠端教育中心找到了教職。在個人生活方面,1964年,她嫁給了出身於小資產階級的菲利普·埃爾諾,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就這樣,教育以及後來的婚姻令埃爾諾擺脫了底層工人家庭出身,成長為一位高大、美麗的金髮知識分子女性。她還曾試圖以馬裡沃的戲劇為研究物件攻讀博士,最後中途放棄了。

埃爾諾的作家生涯和自己的這段生平緊密相連。“書寫是為了替自己的族群雪恥。”她多次在採訪中說到這句話。從少年時代就讀私立中學開始,她就在兩個世界中撕扯:一邊是父母所代表的貧窮、粗俗的底層社會,一邊是學校所代表的富足、輕佻的小資產階級。敏感、自強如埃爾諾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撕裂感和對於自己家庭混雜著羞恥、鄙視和愛的複雜情感。貧窮的家庭出身和階級躍升的經歷孕育了她最初的幾部作品。在《空櫥櫃》(1974)和《一個女人的故事》(1987)中,她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種與父母的複雜而曖昧的關係。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兩本影響重大的書籍

埃爾諾的身上還有一種強烈的對於自己性別的自覺。18歲時,埃爾諾讀到了波伏瓦的《第二性》這部她眼中的改變人生之書。後來,她遇到了在很多方面志同道合的另一半。但婚後,丈夫展現出大男子主義的一面,擊碎了她對於性別平等的美好理想。共同生活十七年後,埃爾諾最終決定和丈夫離婚。那時,她的父親剛剛去世,她已經完成了三部小說,正在創作即將令她成名的《一個男人的位置》。女性意識的覺醒令寫作於埃爾諾變成了一種抵達真實的手段,並述說著她作為女性的真實私密經驗:《羞恥》(1997)和《一個女孩的記憶》(2018)中的失貞,《事件》(2000)中的1963年那場非法墮胎,《冰凍的女人》(1981)中的婚姻失敗,還有《照片的用處》(2005)中罹患乳腺癌的經歷。

另一位對她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學者是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林迪厄。2002年,布林迪厄去世時,埃爾諾還在法國《世界報》上發表了一篇悼文。埃爾諾早在1970年代開始接觸布林迪厄的學說,他的階級理論和對法國社會的廣泛田野調查正契合了埃爾諾對於自身的困苦思考,也讓她明確了自己文學寫作的用力之所在。埃爾諾將社會學與自傳寫作結合起來,不斷地用文字記錄和描述著一種階級碰撞所造成的不自在感和作為“階級變節者”的撕裂感,抒發著個體被出身所支配的沉重和女性對愛的追尋。她透過書寫從而述說現實,而遊走於兩個階層之間的經歷使得她能夠形成一種對於現實的獨特視角,令她對於自身經歷和家庭回憶的書寫突破了個人經驗的範疇,成為社會和集體經驗的載體,展現一種文學人類學的風貌。

埃爾諾曾在《作為刀刃的寫作》中這樣寫道:“我很少將自己視為一個個體,而是把自己當做一些經驗的總和,被一些社會的、歷史的、性別的和語言的因素所決定,並與(過去的和現在的)世界不斷地進行著對話。”2011年,法國伽裡瑪出版社出版了埃爾諾的作品集《書寫人生》,集合了她的11部作品、私密日記的節選和其他一些照片和文字。如果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試圖記錄一部十九世紀的資產階級發跡史,那麼我們也同樣可以看到,埃爾諾也試圖以細碎的文字,透過她所熟悉的日常,記錄她所生活的時代和人物,並提醒著世人階級和性別鬥爭在當代的世界裡長久不息。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悠悠歲月》,作者:(法)安妮·埃爾諾,譯者:吳嶽添,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6月。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社會性的自傳

埃爾諾的寫作雖然都從自身經歷出發,帶有濃重的自傳色彩,但同時又關注社會問題,以自身經驗折射社會、政治、歷史和文化領域的現實,這與她長期以來的政治介入傾向也是分不開的。事實上,在這一點上她秉持了法國作家的介入傳統,一直以來在各種時政事件中站在左派的立場上為底層和移民群體積極發聲。

以近年來的舉動為例,她在法國大選期間支援法國左翼陣線的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並在2018年和2019年先後在《解放報》上發文支援“黃馬甲運動”,高呼“我們就是黃馬甲!”2020年,她甚至向法國總統馬克龍致公開信,揭發了其執政之弊:“自從您領導法蘭西以來,您對醫療系統發出的警報聲置若罔聞,也對民眾遊行標語上寫著的‘政府數錢財,我們數死人’視若無睹。”她對女性問題尤其關注。2017年,埃爾諾在法國《世界報》上表達了對阿爾及利亞裔社會活動家烏莉婭·布代爾伽的支援,認為她是各種種族主義、反猶主義和反同性戀言論的受害者。

安妮·埃爾諾:行動不止,書寫不息

安妮·埃爾諾(Annie Ernaux),1940年9月1日出生於法國諾曼底大區濱海塞納省利勒博納市,法國女作家,成長於工薪階層,曾就讀於法國魯昂大學和波爾多大學 。著有《悠悠歲月》、2022年10月6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一直以來,埃爾諾的作品不乏詆譭者。有人認為她的作品骯髒下流,專事賣慘,以赤裸裸的描寫震驚視聽。有一次,法國電視二臺的記者叱責她:“您是怎麼寫出這些東西來的?”對此,她只回敬了一句:“(因為)這一切發生過。”埃爾諾認為,文學並不是中性的,談論文學並不僅僅意味著談論美文;文學有一種功能,它是一種行動,所以她完全不介意去展示自己女性眼光下的現實,即便那是他人眼中的私密和不堪。貧困和性別平等是其作品的主題,也是她在現實中為之奔波的正義。這也是為什麼,她的寫作極具個性,同時又有普世性。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說,她是當代介入文學的代表。從微小的日常書寫出發,埃爾諾抵達了偉大作家的彼岸。

埃爾諾在34歲出版處女作後一直筆耕不息。留意她的創作年表的話,我們會發現,她的大半作品出版於六十歲以後。除了《一個男人的位置》獲得1984年的雷諾多獎之外,她所獲得的其他文學獎項也基本都在新世紀之後,如2008年《悠悠歲月》獲瑪格麗特·杜拉斯獎和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獎,同年的法語獎和2017年的瑪格麗特·尤瑟納爾獎。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埃爾諾表示自己感到了一種對於“公平和正義的責任”。晚年的她仍然充滿鬥志,而她的創作已經超出了文學寫作的範疇。

2022年,她與兒子大衛合作,以1972至1981年間其前夫菲利普·埃爾諾拍攝的十餘卷家庭錄影為素材,製作了紀錄片《超八年代》,該片入圍了2022年戛納電影節的“導演雙週”。這些日常生活的影像記錄了這個小家庭歷年聖誕節和生日的場景,還有在智利、莫斯科和阿爾巴尼亞的度假旅行。埃爾諾再次藉助了她對真實素材的傑出運用能力,在這些私人影像中展示了一部1968年“五月風暴”社會運動之後法國中產家庭的編年史。《悠悠歲月》的譯者吳嶽添先生曾提到,2009年他隨中國代表團訪問法國時,埃爾諾因為罹患癌症動了2次手術,行動不便,無法參會。十三年過去了,如今我們在鏡頭裡看到的埃爾諾剛剛過完82歲生日,容顏固然老矣,但她的聲音一如既往地溫柔而清晰,眼神靈動而堅定。想必這位勇敢的女性會一直書寫和行動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