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11月11日晚8點,一部名為《天下長河》的古裝劇將會在湖南衛視播出,並在芒果TV同步。

這部古裝劇匯聚了羅晉、尹昉、黃志忠、奚美娟、梁冠華等老中青三代知名影星,主要講述的是清朝康熙皇帝不遺餘力治理黃河水患的故事。

黃志忠飾演的靳輔與尹昉飾演的陳潢,戲份非常重,他二人需克服諸多困難、堅守河堤,肩負起治理黃河的重任。

《天下長河》主創人員基本做到了尊重史實,以歷史為大框架,烘托出以靳輔、陳潢為代表的治河人士的慷慨悲歌。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海報

我們不妨透過這部劇的劇情再結合真實歷史,詳細剖析康熙皇帝為何要下大力氣治理黃河水患? 靳輔、陳潢最終又為何遭到構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更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不求任何回報,哺育了許多沿河流域的民眾,中華文明就是起源於黃河流域。

但黃河這位“母親”脾氣有些暴躁,曾幾何時,由於自然災害頻發,特別是水害嚴重,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給沿岸民眾帶來了深重災難。

歷史上為了把黃河治好、減輕水患,很多有為的君主廢寢忘食,重用治河能臣不懈探索,將治理黃河水患視為國家大事。

早在南宋時期,黃河就已經“奪淮入海”,江淮地區受災風險變得越來越高。明朝時期,由於黃河上游生態破壞嚴重,令黃河氾濫改道頻率加快。為此,明朝統治者曾對黃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活動。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網路

經過治理後,黃河線路得以固定,但“奪淮入海”造成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黃河與淮河之水紛紛湧入運河,導致氾濫成災。明朝後期財政虧空,黃河的治理工作也就荒廢了起來。

明末清初,地方官員、豪強為爭奪水源私自開挖壕溝,導致黃河、淮河河道混亂。江蘇高郵、泗州、盱眙曾經在一年之內,有六處閘口、堤壩被黃河沖垮,無數百姓的家園遭河水淹沒,最終背井離鄉。

清朝初年,黃河氾濫問題愈發嚴重,僅僅在順治年間,黃河就出現15次大決口!由於國家忙於南征北戰,沒有多餘的精力和財政治理黃河,水患問題一直就拖到了康熙時期。

公元1662年至1677年,在15年間,黃河居然67次決堤。當時的黃河由於常年淤積,使得河床高於兩岸,成為一條百姓頭上的“懸河”。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網路

黃河水不能暢通入海,除了會淹沒兩岸堤壩,還會倒灌進和他相連的江、河、湖,引發次生災害,這就是黃河水患頻發的根本原因。

加上李自成起義等大規模戰爭,讓國家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水利工程出現大面積的荒廢。

人都吃不飽了,就更別提治理黃河淤積。

彼時擺在康熙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應付任務,隨便修修堤壩即可。

選擇這條路的後果就是黃河、淮河沿岸民眾將永無寧日,只要稍微出現洪澇,兩岸就會決堤。莊稼不僅顆粒無收,百姓們更得流離失所,加劇清王朝內耗。

第二條,花大力氣重用治河能臣,一定要平息黃河水患。

等到康熙親政之後,他選擇了第二條解決辦法。康熙曾說過:

“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工、漕運為大事,夙夜廑念,未嘗偶忘,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直至“三藩之亂”平定後,康熙終於能騰出手來開展治理黃河的工程。說到這裡,《天下長河》的兩位主人公靳輔、陳潢隨即登上治理黃河的歷史舞臺。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劇照

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工部尚書冀如錫視察河工,經歷了數月詳細勘察後,冀如錫向康熙反饋了黃河的實際問題。

首先,河道年久失修、氾濫成災,不少地方官員和鄉紳挖掘的溝渠,嚴重影響河道流速。

其次,就是地方官員腐敗,時任河道總督王光裕挪用治河公款,欺上瞞下,將一系列治河工程硬生生拖成了“爛尾”。

最後,就是缺乏得力的治河人才。

康熙帝得知後,立即撤銷了王光裕的職務,並委派安徽巡撫靳輔為新一任河道總督。

靳輔,字紫垣,遼陽人,隸屬於漢八旗,曾擔任過兵部員外郎、通政使司、內閣學士以及安徽巡撫等重要職務。

接到聖旨後,靳輔立即帶上自己的幕僚陳潢,投入到緊張的治河工程中。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中的靳輔(劇照)

陳潢出生於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浙江嘉興人,屢試不第。經歷幾次失敗的科舉後,陳潢索性放棄求學之路,效仿徐霞客,從嘉興沿運河而上,穿越江蘇、河南、寧夏最後到達甘肅,實地考察運河水文與黃河水患。

在輾轉各地的過程中,陳潢親眼看到過黃河決堤對沿岸群眾造成的滅頂之災,初步形成了治理黃河水患的個人設想。

康熙十年,陳潢意外結識了靳輔,成為了後者的幕僚。他二人都期望有朝一日能為社稷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治理黃河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機會已經擺在眼前,靳輔與陳潢絲毫不敢怠慢,為了全面掌握黃河下游情況,他二人到任後的第一步,就用了兩個月時間沿著黃河干流上下千里進行實地考察。

然後深入民間,廣泛徵集普通群眾、工匠、基層士兵、鄉紳的意見。

康熙帝為治理黃河水患,經常與靳輔交換意見。康熙認為治理黃河不是小修小補,必須一鼓作氣拿下這個大工程,這才是一勞永逸之計。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中的康熙(劇照)

根據康熙帝的設想,靳輔提出了將運河與黃河一起治理的總體方案。當然,靳輔是有自己的考量。

他與陳潢在為期兩個多月的實際考察中,查明瞭黃河會頻頻氾濫的原因。就是因為河道阻塞加上運河和黃河相連且勾連南北,所以不能只治理運河,還得治理黃河。

陳潢則是建議靳輔先將“束水攻沙”作為治理運河和黃河的關鍵。他們繼承潘季馴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思想,提出“治河必以堤防為先務,先開清河引河四道,塞高家堰、王家崗、武家墩諸決口,築堤束水”。

在黃河下游兩岸大築縷堤、遙堤、月堤、格堤,以縷堤扼束河水,借水力衝沙。以遙堤、月堤、格堤攔蓄大洪水時沖決出縷堤的洪水,將其送至下游迴歸河道。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中劇照

另外,靳輔與陳潢還發現了當時的黃河經過多次改道決堤,導致上流河道較寬,下流河道較窄。說得更明白點,上流河道較寬,一旦爆發洪澇災害,光是“堵”一點用都沒有。

必須要在黃河下流與中流地區增建多處減水壩、開鑿涵洞,引水至河道寬闊處,保障黃河與運河漲水時,堤壩不會立即受損。

如果遇到黃河、淮河共同漲水,可以開黃河北岸的減水壩。若黃河水漲淮河水落,則南北兩岸的減水壩同時開,往外面洩洪即可。

靳輔、陳潢提出的這一治理黃河治理水患的要點,與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設是有相似之處的。畢竟黃河含沙量比較高,自身的水流沖刷速度不足以將泥沙全部輸入大海。

靳輔在碭山、睢寧等地修建了多處堤壩,將黃河南岸分出的洪水引入洪澤湖泥沙沉底。再從清口引入清水流入黃河,使得清水能夠重新整理黃河自身的泥沙,大大減緩了河道淤積的速度。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中的靳輔(劇照)

在實際治理過程中,陳潢還發明瞭“測水法”,就是測定水的流速和流量。什麼時候開閘放水,什麼時候開閘蓄水或放水,這些都是有講究的,令治理水患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更加準確,避免了盲目性。

即使是在300多年後的今天,陳潢發明的“測水法”對治理水患都起到了直觀的作用,這項發明在中國水利技術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不過,光是疏通河道也不是個辦法,黃河經過數百年的泛濫決堤,光是疏通無法起到決定性作用,必要時還得堵塞決口。針對這一問題,靳輔、陳潢總結出了“川”字形疏通堵塞決口的方法。

每逢水位暴漲之前,民眾先在舊河床的水道兩側三丈處各開一條寬8丈的深溝,加上中間貫穿的水道形成“川”字形。需要堵住決口時,先把中間的水道給堵住,三條河道的水流就會很快將中間的泥沙全部沖走。

條件允許時船工駕駛船隻,把鐵掃把繫於船尾,在河道上來回行駛,將河道里的淤沙藉助流水的衝力將泥沙衝入大海,這樣就能把衝出堤壩的洪水送到大海或者送至下游,迴歸河道。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中的陳潢(劇照)

1678年,康熙皇帝從國庫撥銀250萬兩作為經費,命令靳輔、陳潢三年之內完成治河工程。當工程真正開工時,靳輔、陳潢才發覺到不容易。

黃河與運河蜿蜒曲折,多有支流乾流,他們二人一共在黃河運河兩岸修建90多萬丈的堤壩、減水壩,開鑿引河幾千裡,新建200餘座水閘、涵洞。

三年很快就過去了,黃河北岸的治理工程尚未完工。靳輔上疏自責請求處分,康熙皇帝令其“帶罪督修”,此後黃河發生了兩次決堤現象。

1683年,工程基本完工,隨後靳輔開始重點治理黃河中游,河南至江蘇宿遷一帶的堤壩,大規模修建堤壩,極大地避免了黃河帶來的隱患。

靳輔與陳潢歷經了長達10年的治水事業,黃河兩岸21處大決口全部堵塞,河道基本疏通,實現了水歸故道。

在修建在治理黃河水患時,靳輔撰寫了《治河方略》,與陳潢共同編寫了《治水述言》,成為我國水利史上的重要名著,對後人治理江河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劇照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康熙南巡,一路水平舟穩,他對河工的成就很滿意,當即召見河道總督靳輔,對他讚歎有加。

靳輔以君子之義奏稱“

凡臣所經營,皆潢之計議

”,還告訴康熙,陳潢在治水工程中“

無避寒暑,無分晝夜,與大工為始終者,十年如一日

”。

1687年,朝廷賜陳潢僉事道銜,參贊河務,以示表彰。

事情到這裡,似乎已經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靳輔、陳潢二人如願以償,終於順利治理了黃河水患,還得到了康熙帝的嘉獎。

但天不遂人願,正如《天下長河》中的劇情一樣,正當靳輔、陳潢治理水患時,于成龍(康熙時期有兩個于成龍,這一個于成龍曾擔任過清代直隸巡撫、兵部尚書)等官員主張“開浚河口故道”。

這與靳輔提倡的“築堤束水”的方案產生矛盾,引發了兩派之間的黨爭。康熙帝自然會選擇支援于成龍,1688年,康熙將靳輔革職,陳潢下獄。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中的康熙(劇照)

後來康熙南巡發現江蘇、安徽、河南、江西等地對前任河道總督靳輔的功績念念不忘,他才幡然醒悟,準備重新委任靳輔為河道總督。

但為時已晚,靳輔已經於1692年鬱鬱而終,陳潢早在當年被革職回鄉,逮捕入獄之前便鬱悶而亡。

靳輔去世後的30年裡,清王朝一直按照他留下的方法治理黃河。甚至於成龍這些曾經彈劾過靳輔的官員,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靳輔、陳潢治理河道時,為了保證上游泥沙流失以及漕運暢通,實行了屯田的辦法。就是先治水成功,等洪澇退卻,把荒地分給災民耕種,收上來的稅款作為治河經費。

在實施過程中,靳輔、陳潢清查了不少黃河兩岸的豪紳大戶。因為他們曾為了逃避賦稅,隱瞞許多田畝,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從而招致誹謗。

《天下長河》:康熙為何要花大力氣治水?靳輔、陳潢結局如何?

圖源自《天下長河》劇照

不管怎樣,靳輔、陳潢圓滿完成了治理黃河的預期目標。康熙帝治理黃河前後歷經30年,他本人先後六次南巡、視察河工。

從17世紀末至1855年,在將近160年的時間裡,黃河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決堤現象,這在歷史上堪稱奇蹟。而這個奇蹟的背後,靳輔、陳潢等人是功不可沒。

靳輔與陳潢本無壞心,只是想透過屯田籌集更多的治河經費。用之於民,還之於民。但這個做法卻觸動了貴族階級的利益,最終招來橫禍,這就是封建王朝制度落後的悲哀。

《天下長河》這部劇以治理水患為故事脈絡,展現了中國古人的治河奮鬥史,像靳輔、陳潢這樣一生為了治理黃河、為了百姓安危而奉獻一生的人,值得後世之人永遠銘記!

(文中圖片源自《天下長河》劇照,部分取自網路,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參考文獻:

1。 《靳輔、陳潢:聯手治黃,勞績昭然》 陳陸

2。 《論陳潢治河》 苑明晨

3。 《清初黃河治理理念、技術與方略》 吳漫、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