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最近《我們這十年》的熱度頗高,目前播出至《心之所向》單元,講述了譚松韻飾演的李心遙回農村創業的故事,而原型人物正是“農創客”王運。

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不具備普遍性

平心而論,原型人物王運的事蹟令人振奮,譚松韻的演技也值得肯定,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看看彈幕上的留言就一目瞭然了,對於李根福(李心遙的父親)試圖將女兒勸回農村種地這件事,多數人是不認可的。原因很簡單,李心遙在城裡的工作不僅不必風吹日曬,而且賺得也多,何必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呢?

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當然了,王運也好、李心遙也罷,她們回到農村後並非充當壯勞力,而是帶回了先進的務農技術和模式。說白了,本質上依舊是管理者,沒有成為一名一線勞動者。故而,單憑《心之所向》的幾集劇情,不足以勸年輕人回到返鄉創業,畢竟像王運這樣的成功者只是鳳毛麟角,不具備普遍性。

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專家的呼籲遭質疑

由此聯想到了當下的熱門議題,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進工廠了呢?

對此,多位專家發出呼籲,鼓勵年輕人放棄高福利、高薪資的工作,進工廠磨礪自己,為什麼社會作出貢獻。雖然將進工廠這件事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實際上與李根福的想法大同小異,製造業/農業必須要有人去從事。

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由此激起了大批網友的反感,質問這些專家自己或其子女為什麼進工廠?

在個人看來,大家都不願意進工廠,不外乎三個原因:

一、社會地位低

在剛剛收官不久的《底線》中,方遠、周亦安等多名法官先後收到了律所的邀請,並開出了幾倍於目前的薪酬待遇。但方遠、周亦安等人在糾結一番之後皆選擇了拒絕,由此不難看出,在職業規劃中,經濟因素並不一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有一個崗位,在保證適當物質生活的前提下,能夠滿足個人價值的體現,同樣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但現如今的工人,往往是賺得少,而且基本體現不出個人價值,從而導致社會地位處於最底層。舉一個例子,大家應該就會有更直觀的感受了,有一些學校會定期組織學生去工廠參觀。當看到那些體力勞動者時,帶隊的老師往往會說,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然長大了也要出大力(做體力工作)!因而鄙視體力勞動者的潛意識,很多人在小時候已經形成了,等到這些人長大了,必然不會心甘情願進工廠。

二、過度壓榨

有這樣一種說法,用來形容某些工廠,女的當男的用,男的當牲口用。雖說有誇張之處,但的確反映出了一部分的現狀,工廠不把工人當人看。三班倒這個制度,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8小時為一個班,這樣一天24小時都有人在幹活兒。一般情況下,一週一換班,這週一班、下週二班、再下週三班。其實一些工廠並不會這樣做,因為三班換一班時,必須要休息一天,否則工人就要連續工作16個小時。於是便將換班順序顛倒了一下,改為三、二、一,這樣既保證了每天都能24小時不停產,又不至於讓工人超時工作。

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顯而易見,壓榨工人的方法遠不止一種,例如996、12小時兩班倒、715等等。人不是永動機,長期處於此種工作強度之下,身體勢必會出現問題。脆弱一點的,乾脆猝死,不過起碼家屬能夠拿到補償。最可怕的是,常年的亞健康,使得勞動者患上了各種慢性病。由於缺乏直接證據,工廠幾乎不必承擔任何責任,而勞動者卻要長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同時負擔不菲的醫療費用。

三、收入微薄

國內的工廠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工人的基本工資很低,差不多看齊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想要多掙錢,只能多加班,可是加班多了,工廠就要支付加班費。為了降低成本,有的工廠將週六改為正常工作日,這樣就可以節省一部分費用了。還有的工廠,自行制定加班費,遠遠低於法定的1。5倍、2倍和3倍,加班一小時掙的錢還沒有正常班掙得多。此類套路層出不窮,加上勞務派遣制度,工人的收入經過層層盤剝之後,與實際付出嚴重不符。

我們這十年:譚松韻演活了“農創客”,可依舊打動不了年輕人!

在當今的高房價、高醫療費用、高教育成本的大環境之中,進工廠的人養活自己已實屬不易,結婚生子更是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如此一來,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年輕人不生孩子,勞動力必然越來越少,進工廠的人只會更加寥寥無幾。等到80後和一部分90後幹不動了,製造業外流的大趨勢便不可阻擋了,逐漸變得青黃不接!

結語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部劇或一部電影,號召年輕人進工廠,投身製造業。但年輕人大機率不會買賬,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又願意放著舒適的日子不過,跑到工廠裡吃苦呢?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