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1905電影網專稿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跟隨老年杜思瀚的尋親之旅展開,他的妹妹杜思珩正是當時“三千孤兒”的一員。六十年前,幼兒杜思珩被送往內蒙草原,被善良的薩仁娜額吉收養,思珩有了愛她的額吉阿爸和哥哥那木汗,他們一起展開了一段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海的盡頭是草原》無論是從海報還是預告片當中,都呈現出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很多對影片還不太瞭解的觀眾,也會被其畫面所吸引。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提到了影片最打動他的點:“這是一部大美的影片,它的美不僅僅在風景,更在於人性和人情。影片的題材是大家都熟悉的,之前也有《額吉》《靜靜的艾敏河》表現過這一題材。這個電影尋求創新表達,把一個宏大的敘事轉化成了微觀敘事,把社會問題轉化為家庭倫理敘事,透過一個尋親的故事,帶入觀眾,來進入到草原,真正地與觀眾達成共情、共鳴、共振。”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在首映禮結束之後,也有觀眾評價說,這是一部尋親的電影,故事簡單,但是尋找的過程被一層層地撥開,似細雨滋潤著人的心靈。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海的盡頭是草原》有一個強大的懸念能夠有效地吸引和抓住觀眾:陳寶國飾演的哥哥已經身患絕症,他只有幾個月的生命,能不能找到妹妹,怎樣找到妹妹?這些懸念一步一步帶著觀眾進入到內蒙古草原。加上影片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因為妹妹被送到了福利院,到了內蒙,哥哥幾十年來內心有著痛苦和掙扎,當年正是由於他在雨中把自己淋病了,才留在媽媽身邊,導致妹妹被送走。故事在尋親過程中,讓觀眾既瞭解了歷史,同時也透過杜思瀚的內心自省產生了共情。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在那一片遼闊的草原之下,小小的蒙古包中,凝聚著濃濃的一份愛意,真實而又暖心。影片中很多細節運用非常富有表現力,杜思珩把母親留給她的小毛巾一直隨身攜帶,把毛巾作為媽媽的一個象徵,這個小女孩始終相信媽媽會回來找自己,所以才有了後面為尋找丟失的毛巾,而遭遇險情,遇到了狼群。一開始哥哥不理解,但後來也慢慢懂得了思珩對於母親的思念,幫她找回了小毛巾,思珩才敞開心扉,叫出了哥哥,從此一家人有了更多的交流。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思珩身邊有蒙古族養父母的愛,還有哥哥的呵護,在這樣一個成長過程中,她逐漸化掉心中的怨恨,這對於觀眾來說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可以看到,所有的人物都在成長,養父母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得到了進步。作為一個家庭,他們彼此之間的愛意非常濃烈,不是靠外在的激烈身體動作去表達,而是在輕聲細語中把很多更微妙的東西呈現出來。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曉麗:

導演非常擅長把演員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他的選角眼光非常犀利。 在養父的設定非常巧妙,因為杜思珩對於父親的印象是有點模糊的,只記得父親離開的背影,但恰恰在養父身上得到了迴歸,非常地細膩。

@饒曙光:

總體上來講,無論是在選角還是在給演員表演的空間上,導演都做到了特別能理解演員,正是因為他給演員提供了更加自由的表演空間,所以演員的表演也更加到位、出彩。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曉麗:

我還記得丁程鑫,他飾演了一起逃跑的小夥伴,這個角色特別有意思,因為他從小到大雖然說經歷了又幾年的成長,但是他的眼神當中依舊是有一種遊離和不確定,可能還是有想要一起回上海的想法。

@饒曙光:

這邊他已經其實找到了一個兒子的感覺,而且對養父母有非常深的情感。影片有很強的質感,人物的很多情感狀態和情緒狀態,演員都把握得非常好。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今年的中秋檔可以說是非常強勁,但《海的盡頭是草原》也有著自己的競爭力,因為中秋寓意團圓,這使得主題是團圓的影片處在了一個特別合適的檔期。在團圓之餘,影片還展示了人間大愛的情感表達,在不動聲色之間,把民族大愛、人間大愛都表現了出來,漢民族跟蒙古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主創團隊透過一個家庭、透過一個尋親的故事,把所有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大寫的人、大寫的愛,瀰漫在影片的每一個情節和段落,這份愛不是靠喊出來的,觀眾能夠接受這種感動,而且能夠傳遞下去。

《海的盡頭是草原》:六十年前的草原尋親故事

影片想看使用者的畫像當中,20歲以下和20到24歲的觀眾佔到了一半。這一段共和國往事是難以忘懷的,這麼多年輕的觀眾能夠感興趣並走進影院去了解,從共和國的歷史當中尋找更多的精神力量和情感力量,這會促使他們更好地成長,將這份大愛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