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軒嵐諾”出現氣象記錄以來首個獨特路徑 專家解析成因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見習記者 馮銳

9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瞭解到,當日14時,今年第11號颱風“軒嵐諾”中心位於距離臺灣省臺東市偏東方向約405公里的臺灣以東洋麵,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級別為強颱風。值得注意的是,“軒嵐諾”首次出現了氣象記錄以來的獨特路徑。

中央氣象臺預計,“軒嵐諾”3日起將轉向北偏西方向移動,3日夜間移入東海海面,強度再度發展,有可能再次發展為超強颱風級,並逐漸向浙江東北部一帶沿海靠近,目前仍不能排除在我國東部沿海登陸的可能性。

“軒嵐諾”尺度大、時間長、強度強

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周冠博指出,“軒嵐諾”生成後,吞併了其南部的一個熱帶低壓,使其體積更加龐大。同時,由於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前期高溫天氣造成海溫偏高,給“軒嵐諾”補充了能量,讓它在24小時之內(8月29日2時至30日2時) “連升三級”,從強熱帶風暴級升級為超強颱風級。在衛星雲圖上,“軒嵐諾”的“雙眼牆”結構清晰可見,而這種結構只有少數強度極強的颱風才有。

目前,仍不能排除“軒嵐諾”在我國登陸的可能性。但即使不登陸,由於其風圈範圍廣、尺度大、持續時間長、強度強,也會對我國沿海地區造成影響。

“軒嵐諾”路徑為何如此獨特

颱風“軒嵐諾”的獨特路徑也備受關注。一般颱風在南北緯5°~20°左右的海域生成,而“軒嵐諾”生成區域在北緯25。9°,比較罕見。由於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軒嵐諾”在生成後往西南方向移動,此處的水溫更高,使得“軒嵐諾”加強為超強颱風級別。目前,“軒嵐諾”處在鞍形氣壓場中,引導氣流較弱,因此保持在原地迴旋,海水上翻後降低了颱風的級別。

預計3日,受東環副熱帶高壓影響,且西風槽加深後,“軒嵐諾”將轉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進入東海暖水區,有可能再次發展成超強颱風。周冠博指出,在東海海區達到超強颱風級別的颱風非常罕見,全球變暖、拉尼娜現象是造成“軒嵐諾”特殊現象的幕後推手。

周冠博提醒,相關部門應按職責做好防颱風搶險應急工作,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