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後面還有一句,含義同樣深刻

導語: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後面還有一句,含義同樣深刻

當我們遭受挫折,說活和事業不順心的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用一句俗語來鼓勵我們,讓我們不要頹廢,未來還有那麼長,指不定誰比誰輝煌呢。而當我們獲得成功的時候,他們還會用同樣的一句話還警示我們,不要沾沾自喜、停步不前,這句俗語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常常用來比喻世事無常,事物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中。其實這句話來源於“十年河東轉河西”,是關於一個歷史典故的。

十年河東轉河西

春秋戰國是一個諸侯爭霸的時期,我們都知道最後是秦國滅六國統一了天下,而在早期的時候,秦國,還是一個很弱小的國家,所在的地區是河西。魏國所在的地方是河東,而魏國自魏文侯執政以來,任用李悝、吳起等一批賢臣、名將,改革軍隊和民生,經濟和兵力都非常的雄厚。因為兩個國家中間只隔了道河,所以弱小的秦國就常常被魏國壓制,後來魏國野心越來越大,就將秦國的所在之地河西佔領了。可是到了戰國中期之後,魏國將國家的重心開始往中原地區發展,而秦國也在這期間,在商鞅變法後,國力開始強大起來,而魏國忙著與中原各國開戰,無暇顧及,秦國不僅收復了河西,最後還打到了魏國所在的河東地區,受此重創的魏國從此一蹶不振,輝煌不再。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後面還有一句,含義同樣深刻

後來的人們在分析秦國和魏國的幾次河西之戰的時候,分析得出:秦國之所以慢慢強大,是因為當他們受挫的時候,沒有就此放棄,而是不斷努力發展自己,壯大自己的國家,最後報仇雪恨,還成了大國。而魏國本來是一方霸主,卻在最輝煌的時候沾沾自喜,不專注於加強自身的實力,故步自封,到了魏惠王時期,人才流失,國力衰弱,最後別人越來越強,只能落得滅國的下場,最終被秦國超越。是不是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其實它還有個下半句,而且這下半句更加的精闢,它就是:“莫笑窮人穿破衣”。

莫笑人窮穿破衣

這句話也是來源於歷史記載,清代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意思是寧可看不起沒錢的白頭老翁也不要看不起貧窮的年輕人,少年人只要努力遲早有天會飛黃騰達的,不可能一輩子總是穿著有破洞的褲子。所以後半句的意思也就是“莫欺少年窮。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後面還有一句,含義同樣深刻

當然,歷史上最著名的莫欺少年窮事件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淮陰屠中少年欺韓信”。有惡少看不慣韓信氣昂昂地佩劍行走的姿態,當眾羞辱韓信說:“你經常帶一柄長劍,看著威武實際上只是一個懦夫。有本事的話,就用你的劍來刺我,沒本事的話,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面對挑釁和羞辱,韓信在人來人往的街市上,在眾目睽睽之下,咬著牙從惡少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在滿街的鬨堂大笑中,歷史上多了一個“胯下之辱”的成語。而若干年後,韓信功成名就,為劉邦開創了大漢基業。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後面還有一句,含義同樣深刻

韓信年輕的時候多窮呀,沒吃沒穿的,後來靠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名留青史。而現在有些年輕人仗著父母為自己積攢的大量財富,不思上進,揮霍無度,他們看不起沒錢的人,根本就忘記了自己現在的美好生活不是靠自己雙手賺的,還是一個靠爹媽的人,等到有一天,沒有了父母的依靠,你再看他不一定好過。反觀那些寒門子弟,雖然從出身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但是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後,最後也能有自己的一番成就。

雖然這句話是說讓富有的人不要去嘲笑那些穿著破衣服的窮人,其實也是在告誡那麼窮人,讓他們也要明白,自己的窮只是當前的一種現狀,只要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後也會變得富有。困難和挫折時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面對這些我們不能氣餒,被生活打倒,而是要不斷努力向前進,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最終贏得成功。而當我們成功時,也要懂得換位思考,既然自己經歷過那些貧窮的,被人看不起的日子,我們就更不應該去看不起別人。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後面還有一句,含義同樣深刻

小編有話說: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出身不是問題、年齡不是問題、困難也不是問題,只有你想不想才是問題。我們的人生都有無限可能,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你自己。你就是人生的創造者,只有你能改變你的人生。而人生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只要努力,生活總會朝著好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