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腰刀的佩戴方式有什麼講究?為什麼有的正戴,有的反戴呢?

◆文:剛子聊歷史

◆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

卷首導語

古代的帶兵將領和禁軍侍衛都會配有腰刀,以應付短兵相接時的突發情況。

經常看古裝劇可能會發現一個小細節,雖然都配有腰刀,但不同的人佩戴腰刀的方式卻大不同。

清代腰刀的佩戴方式有什麼講究?為什麼有的正戴,有的反戴呢?

腰刀

步兵佩戴腰刀的方式是刀柄在前,而騎兵一般都是刀柄在後。如果觀察更細緻一點就會發現,清代禁軍侍衛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佩戴腰刀的方式一律是刀柄朝後。這種佩戴方式看似很不合理,遇突發情況拔刀肯定是不方便的,關於腰刀不同的佩戴方式到底有什麼講究呢?

腰刀的起源

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尚書·禹貢》記載:大禹“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

積石就是指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而這裡就是著名的腰刀民族——保安族。

《積石山縣誌》中記載,清朝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至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保安族人離開祖居地,遷徙途中,從塔撒坡修制土槍的工匠處學到了打刀技術。當時的腰刀樣式簡單,質量粗糙。

清朝同治初年,保安族人在大河家定居後,經過不斷總結、積累打刀經驗,掌握了刀刃加工技術,改進工藝,質量逐漸提高,式樣日趨完美,使打刀業成為保安族人民增加經濟收入的一條主要門路。

清朝騎兵和步兵關於腰刀不同佩戴方式的原因

作為前方作戰計程車兵,不管是哪種佩戴方式,都是出於作戰便利考慮的。

清代腰刀的佩戴方式有什麼講究?為什麼有的正戴,有的反戴呢?

反向佩刀的騎兵

騎兵反戴腰刀就是出於作戰便利的考慮,往往騎兵不光佩戴腰刀還揹負箭袋,如果刀柄朝前,在拔刀的時候很容易受到箭袋的阻礙,反而不利於作戰,而且這種佩戴方式也容易誤傷坐騎。

刀柄朝後,反而可以輕鬆拔刀作戰,從作戰便利方面考慮,這種反戴腰刀的方式更適合騎兵。

同樣出於作戰便利的考慮,反佩腰刀的方式卻不適合步兵。

一是步兵不用考慮坐騎的問題,正向佩刀更容易快速反應。而且反向佩刀有一個很大的弊端:敵人若是出現在身後,那自己的腰刀就成了別人的武器了。步兵也沒有騎兵快速進軍的速度,可以時刻握緊刀柄,掌控腰刀的控制權。

清代腰刀的佩戴方式有什麼講究?為什麼有的正戴,有的反戴呢?

正向佩刀的將軍

大內侍衛反佩腰刀的原因

根據《侍衛瑣言》的記載,清朝康熙、雍正以及乾隆早期,大內侍衛佩刀方式也是刀柄在前的,但到了乾隆後期,出於“太平”腰刀的考慮,佩戴方式改變了。

侍衛一般是保護皇子皇孫或重臣一類的人物,反向佩刀講究的是一種禮儀了。正因為步兵反向佩刀不便拔刀,以示對人的尊重。尤其到了乾隆時期,清朝承平已久,作為禁軍侍衛不需要過多的考慮突發情況,如果正向佩刀,反而有“殺王刺駕”的嫌疑。

這種佩戴方式更多考慮禮節,而忽視了實戰問題,差點在嘉慶時期釀成大禍。

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天理教二百餘名教徒衝進皇宮,守衛森嚴的大內禁軍竟然不堪一擊,最後還是皇三子綿寧(即後來的道光皇帝)在關鍵時刻用鳥銃斃敵數人,力挽狂瀾控制了局面。

清代腰刀的佩戴方式有什麼講究?為什麼有的正戴,有的反戴呢?

反向佩刀的侍衛

為什麼大內侍衛如此不堪一擊呢?究其原因就是太平的日子過得太久了,而且反佩腰刀的方式不適合面對突發情況。當天理教徒攻進皇宮的時候,侍衛們發現面對如此緊要情況竟然拔不出腰刀來,反向佩戴需要先將佩刀解下,再將刀柄朝前抽出腰刀。經過這一系列動作就比敵人慢了很多,失去了作戰的主動權。

結語

關於清朝腰刀不同的佩戴方式,正是出於不同目的而設定的。

清朝前期,出於戰場實用性考慮,騎兵反佩而步兵正佩。

但到了後期,大內禁軍出於“太平”腰刀、禮節性的考慮,就出現了完全不合常理的反向佩刀方式。

參考文獻:《清史稿》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從詼諧的角度解讀歷史,關注剛子聊歷史,瞭解更多歷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