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頁,真的存在一個科學結構嗎?

落地頁,真的存在一個科學結構嗎?

一、如何獲得科學的落地頁結構?

一個做「落地頁策劃指導」的專業諮詢團隊,總結 “如何做出行業裡最棒的落地頁” 時,分享到:我們通常會分7個步驟來完成一個落地頁的設計。

落地頁,真的存在一個科學結構嗎?

(1)線上充分調研(2)現場的客戶調研(3)團隊範圍的頭腦風暴和高強度策劃會議(4)效果圖的具體設計(5)效果圖的客戶確認和修改(6)落地頁的開發實現(7)驗收效果和評估改進

平均下來,一個落地頁推進過程要根據品牌的內部狀況,持續3-4周不等。專業的諮詢指導方式,儘管嚴謹、有效,但卻很少被品牌主採用,因為面臨很多現實的尷尬:

前期充分的使用者調研費時費錢;中間的開發成本屬於很難被複用的資產,從而提升了落地頁的整體成本;後期驗收和評估節奏慢,無法直接和一線業務同步節奏。。。

二、老牌兒探索方式給新營銷的啟發

這種高成本、較厚重的最佳化方式也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啟發——之所以這樣複雜的最佳化落地頁流程會效果顯著,其核心原因總結下來有3點:

(1)對落地頁有足夠的重視

我們在拜訪一個品牌使用者時,營銷部負責人坦誠地說:“行業裡流行一句話,落地頁是第一生產力。但實際情況是,大家只是嘴上說說而已,真正做到重視落地頁的品牌,真不多。”

過度寄託於網路媒體和廣告技巧的營銷部門,如同不願意修煉內功的習武之人,會的招兒挺多,遇到真正高手,卻難以招架。這和那些肯找專業人士為落地頁做最佳化的團隊相比,其對內功的重視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2)汲取同行競爭者的養料

專業的落地頁策劃團隊在進行方案頭腦風暴前,會將所有同行競品的落地頁扒一遍,從中學習好的方法,加以借鑑。這個學習的過程是不斷重複的一個過程,同行雖然是冤家,但良性競爭也是進步最大的驅動力。

不斷去學習競品做得好的地方、新鮮的創意、有效的元件、促轉化的誘餌,同時融入自己品牌的亮點。總之,就是不斷刺激策劃人員的大腦,產生更多落地頁的洞察和靈感,並能夠快速行動。

(3)科學可靠的效果驗收

落地頁最讓人抓狂的一點——使用者看到落地頁的

反應是動態變化的、

而營銷人對落地頁的要求是

產生穩定的轉化。

為了解決這對兒冤家,落地頁專家們會選擇不停地驗證各種假設,根據效果做出決策。

如果要保證「假設-驗證-改進」模式的即時性、充分性,需要耗費的成本是一般品牌主不願意承擔的,或從功利的角度看,這種做法雖然很科學卻並不一定划算。

透過以上一通梳理,我看到的是:如果採用一板一眼的傳統路子,落地頁的科學結構還真不好總結出來——費時費力不說,且,所謂“科學結構”總在變,需要不停地假設和驗證,才能獲得較好的營銷收益。

你說扎心不扎心~

三、落地頁結構的終極邏輯存在嗎?

你聽完別上手打人——我覺得,也存在也不存在。落地頁結構確有一些粗線條的規律,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搭建一個框架,如下圖。

落地頁,真的存在一個科學結構嗎?

一般地,

落地頁區塊可以總結成這6大型別,

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資訊傳遞責任——頭圖的精華前置、產品優勢展現、產品證言例證、品牌實力彰顯、明確適用受眾、行動號召刺激。

同時,落地頁作為一個合格的說服力載體,還需要具備以下5個轉化核心要素,分別是

價值感、稀缺性、重要性、適配性、可信度。

落地頁,真的存在一個科學結構嗎?

當然,我們在策劃落地頁時,以上這6種區塊和5大要素不是一定要包含的,而是靈活選擇、自由組合的模式。每個行業、每個品牌,都需要去測試、總結出在一個時間段內、最優的組合方案,這需要時刻對市場和消費者保持敏銳洞察。

舉個例子,如果我在做一個教育行業的落地頁,我可能會先根據業務的需要和競品分析,搭建一個這樣的結構出來。

落地頁,真的存在一個科學結構嗎?

如上圖,整體結構可以拆分成有邏輯關係的區塊結構,每個區塊都承載著相應的表達/互動功能,且隱含著一個最主打的轉化要素。但是,這個只是策劃落地頁的第一環,這個雛形必須在實踐的大潮中摸爬滾打,然後我們會發現:

1。區塊展現順序可能還有很大最佳化空間,調整優先順序會改變結果嗎?

2。區塊是否需要做增減?有的資訊是不是沒充分表達?而有的資訊卻過於囉嗦?

3。即使區塊的功能定位不變,如果改變視覺、文案的表達方式,區塊具備的轉化屬性也可以跟著改變——比如,同樣是一個刺激轉化的CTA,既可以讓使用者感受到緊迫、稀缺,也可以讓使用者感受到重要、必須去做。

落地頁,真的存在一個科學結構嗎?

4。當然,每個區塊的長短、佈局,也都會影響到整體的傳達效果,從而讓轉化效果收到或好或壞的影響。

總之,粗顆粒度的落地頁結構可以形成一些科學規律。但在實際業務中,能落地的結構,除了要結合業務經驗,還要隨著市場行情、熱度、消費心態的變化,對區塊的取捨、位置、表現形式進行多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