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為舊病復發,於5時25分逝世。

這則訊息隨即公佈在各大報紙上,比先生小11歲的郭沫若愣住了,這離他最敬重的文學家高爾基去世剛剛過了四個月

。他不願相信甚至無法相信這個訊息的真實性,內心壓抑的情緒突然爆發,郭沫若紅了眼眶。

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先生在世的時候,二者可謂冤家對頭,生前沒少用“筆”打過仗。郭沫若曾發文怒批魯迅是“

封建餘孽

”,早都應該被社會淘汰;魯迅則回擊郭沫若為“

流氓加才子

”,暗喻郭沫若的生活作風與行為舉止不端,引來了人們的稱讚:這才是真正的郭沫若。

兩人針鋒相對,讀者們看得甚是有味。一個話題也出現在人們眼前:

二人的文學水平誰更高一籌

?說到這裡,品史君想到了先生和郭沫若都曾寫過一首七律詩,那麼能否從他們的詩作中窺探出二人的文學水平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先生的《無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整首詩的內容: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這是一首七律,創作於1931年2月,當時國內環境風雨飄搖、民不聊生。

在那個黑暗的歲月裡,他棄醫從文,用筆桿子寫出泣血的文章,意在喚醒當時的國人

。因為他對自己與家國的命運有著無比清醒的認識,決定將唯一的光明給予這些人。

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1931年2月,魯迅先生在從報紙上看到左聯的柔石、殷夫等人被捕殺害的訊息後,痛心疾首。

此時先生也比較危險,因為一份檔案被國軍列為緝捕物件,他只得在一個旅館中進行短暫的避難

。心情愈發沉重的他,決定寫下這一首《無題》。

軍閥統治讓這個時代變得黑暗,可人們習慣了嗎?當然沒有。一些人仍然會為了革命的勝利殞命,就連母親眼中的熱淚也不會停止。

英雄們雖然離去,可春光仍然會照耀在大地上,黑暗與壓迫也變得不復存在

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郭沫若的《歸國雜吟》

又當投筆請纓時,別婦拋雛斷藕絲。去國十年餘血淚,登舟三宿見旌旗。

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四萬萬人齊蹈勵,同心同德一戎衣。

從嚴格角度出發去講,這首詩是郭老在讀完先生的《無題》後所作。當時國內戰爭爆發,郭沫若隨即選擇回國。在這次決定的背後,是他離別日本妻子安娜與五個子女的現實。

這樣的精神由衷地令人欽佩,畢竟愛國情深、報國心切

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開篇郭沫若點明瞭自己流亡日本的原因,因為之前的某些事情,他被國軍通緝。

在無奈之下,他選擇了前往日本避難,此番東渡也是一去十載

。可這麼多年來,他內心仍然心繫著祖國。在個人情感和民族大義面前,郭沫若選擇了後者。

在詩的結尾處,郭沫若表達了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期望。

為了救國願意犧牲一切,只要埋骨神州便已足矣,血淚情感全部糅合在了一起

。不知道諸位最近有沒有看過《覺醒年代》,這首詩讀起來真得令人感同身受。

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孰高孰低?

兩首詩都為七律,但在品史君看來,先生的意境或許更高。

短短几句,先生進行了多次情景轉變,虛與實之間完美的平衡,郭沫若的則沒有

遣詞造句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哪首詩用詞更為恰當,郭沫若的似乎稍顯通俗。

網際網路上很多人將

歸國雜吟

定義為

口號詩

,沒有一點文人的氣象

郭沫若讀完老“對頭”魯迅的七律,忍不住模仿,水平高下立判

人們常講“文物高低、文人相輕”,二人之間作品的高下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管諸位對二者水平的定義如何,但不可忽略的一點:

他們都是近代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存在,都為近代文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也對文化感興趣,不妨

我留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