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在湘西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烽火、兵營、村寨、匪患……交織出了一個又一個頑強的、憂傷的、悲壯的邊城故事。也正是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卻奇蹟般地崛起了一座流金淌銀的商業大都會——洪江古商城。這裡千帆競發,是成就豪商鉅富的天堂,是貴族們紙醉金迷的樂土,是冒險者淘金創業的樂園。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洪江古商城處於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區,它起源於春秋、始建於唐代、鼎盛於明清,是我國唯一儲存完好的明清古商城,堪稱“中國第一古商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活化石’。懷化處於我國中南與西南交界之地,歷史上就是西南通往內地的咽喉、瓶頸之地,而洪江則有著“扼西南之咽喉而控七省”的特殊地位。在歷史上,洪江古商城是滇黔與滬漢之間水運的必經之地,西南山區的木材、桐油、藥材、山貨由洪江經水路外銷,從沿海運回的食鹽、布匹、百貨則由此散往湘、黔、鄂、桂、滇邊遠山區。特別是清朝康熙(1662年)以後,中國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各類商業形態在這裡已初具規模,洪江古商城成為當時中國大西南最繁榮的商業重鎮。當是之時,“商賈雲集,店鋪林立,千帆競發,煙火萬家”,全國18個省、24個州府、80多個縣的商賈、遊客和流寓之人紛至沓來,行商流動,來往返復,坐商久居,子孫繁衍。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清末時湘西就流傳一句諺語:“漢口千豬百羊萬擔米,比不上洪江犁頭嘴。”洪江地處沅江與巫江的交匯處,巫水入沅的地方形似犁頭,因此得名“犁頭嘴”,這是洪江最早形成的碼頭。而漢口是長江的一個重要口岸,明代時,漢口在史書上記載已是我國商業的重鎮,是中原、關陝與西南、南方商業貿易的樞紐。在中國歷史上這麼重要的商業樞紐漢口,在當時卻不及湘西洪江——可想而知,洪江古商城在歷史上的繁華是多麼耀眼。有關資料記載,清朝洪江人口多時,“寄命於商,全城3。76萬人,經商的就有1。5萬人。”人們每天能聽到洪江的“三響”:數銀子的響聲、碼頭上劃篾片包木材的響聲和唱戲的響聲。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著名作家沈從文在散文《沅江上游的幾個縣份》中寫道:“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的中心……通常有‘小重慶’的稱呼。”在《常德的船》中他又這樣描繪:“在沅水流域行駛,表現得富麗堂皇,氣象不凡,可稱巨無霸的船隻,應當數‘洪江油船’。這種船多方頭高尾,顏色鮮明,間或且有一點金漆飾……下行可載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載兩千件棉花,或一票食鹽。用櫓手二十六人到四十人,用纖手三十到六七十人。”據1938年的《湘水道查勘報告》,經常聚集在洪江的這種木帆船便有511艘,可見市面之繁榮。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洪江古商城的興旺依賴水道,但隨著近代陸路交通的發達,洪江開始衰敗了。湘黔鐵路從北邊經過,造就了一座鐵路運來的懷化城,而冷落了洪江;國道從西邊透過,成就了黔江的大片新市區,又遺落了洪江。不過,倒是被冷落在交通要道旁的洪江,僥倖沒有被開發的大潮將它的古舊席捲而去,留下了前人創造的一片遺蹟。正因如此,歷盡千年風雨滄桑的洪江古商城至今仍完好地儲存著明、清時期的各類古建築近30萬平方米,堪稱我國江南民居古建築之經典。在古商城“七衝八巷九條街”的整體格局中,380餘棟明清古窨子屋建築呈“井”字型佈局排列,10大會館、18家報館、23家錢莊、34所學堂、48個半戲臺、50多家青樓、60餘家煙館、上百個店鋪,近千家作坊,以及數不勝數宮、殿、寺、堂,蔚為大觀。其規模之大、氣勢之雄、建築之奇、儲存之好為國內罕見。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窨子屋是湘黔贛地區的特色傳統建築,是洪江乃至全國最具特色的建築群之一。這種既有徽派建築風格,又具有沅湘本土特色的建築群,至今有1000多年曆史。其建築格局具有明顯的商業特性,窨子屋形似四合院,多為兩進兩層,也有兩進三層或三進三層的,三層上南北間有天橋連通。它的總體結構是外面高牆環繞,裡面木質房舍,屋頂從四圍成比例地向內中心低斜,小方形天井可吸納陽光和空氣。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洪江古商城是一座用完整的商業語言來詮釋其歷史與發展的商業古城。勤勞智慧的洪江人,大膽突破了重農輕商的傳統束縛,高揚起“經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儒商旗幟,透過“水上絲綢之路”,進貴州,入雲南,經緬甸,過印度,到西域各國,銷售木材、洪油、百貨、絲綢、藥材、瓷鐵。洪江商人以其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精神,演繹了一個又一個“一個包袱一把傘,跑到洪江當老闆”的傳奇故事,在近千年的商海激戰中,開創了堪與晉商、徽商比肩高下的宏偉大業。悠久的重商傳統,發達的商業文明孕育了洪江獨特的商道文化。“魚龍變化”的太平缸,“外圓內方”的警示柱,“義方恪守”的門聯,“吃虧是福”的家訓,“對天勿欺”的警語……這些元素讓人感受到洪商文化中艱苦創業、誠信為本、靈活多變、精於籌劃、注重商德、回報公益的核心理念。走進洪江古商城,就是一次中國財富朝聖之旅,就是重讀一本中國商業文化的百科全書。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洪江的早期資本家透過與外面世界的接觸,再加上自己的悟性,在無意間萌發了一些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元素:他們在洪江設立總號,武漢、鎮江、上海等地設有分號,類似現在的集團公司與分公司,他們也聘請職業經理人——掌櫃,並且有了初步的股份制雛形。洪江建立了一個運轉自如的商業系統,涵蓋了運輸、稅收、金融、服務、教育等現代商業社會所必需的各個行業與部門,其中尤以先後存在的錢莊、銀號最為突出。當年洪江城內最著名的大富豪“永泰商號”老闆劉永泰在洪江發行並流通的“號票”,可以算是比較早的企業債券。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觸控著巷子裡那些斑駁的文字和雕刻,500年的商業文明史彷彿就出現在眼前。漫步在洪江古商城光滑平整的青石小巷中,似乎聆聽到了悅耳的叫賣聲,朗朗的吆喝聲;穿梭在風格迥異的會館之間,似乎走進了“中華商業文化的大觀園”,各地不同的民俗,不同的風情,不同的文化,在這裡交融、激盪;流連於豪門巨宅的深處,似乎感受到了洪商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氣魄;徜徉在青樓高院的大堂裡,似乎又看到了昔日的燈紅酒綠,紅粉佳人……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

洪江古商城,明清古建築群的典藏標本,中國商道文化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