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伴隨著北方大陸冷空氣南下,又是歲末年關,氣溫逐漸下降。人們總有疑問,既然冷空氣從北方來,越往北是不是就越冷,越往南就越熱。從地理上來說,地球兩極是冷的,越靠近赤道越熱。

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地球溫度帶分佈

但是,到了我國卻“不一樣”,我說的不一樣是指冬天。我國的北方是有供暖的,外面再冷,進屋就是天堂,吃冰棒、飲料。而南方過冬就全靠抖了,南方本就多雨潮溼,冬天氣溫驟降,外加沒有暖氣,基本就冷到骨頭縫。我一東北的同事基本天天坐空調前面,地道的北方老爺們幹不過南方的冬天。

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我國溫度帶分佈

回到正題,冬天除去空調間的溫度,最愜意的時候莫過於隔著玻璃窗,躺在小沙發上曬太陽了,陽光透過玻璃窗,直射在身上,既溫暖又舒服。

在享受這溫暖陽光的時候,看著這透明的窗玻璃,我在想現代的我們有玻璃襄在窗戶上為我們擋風擋雨,已經成為了日常必不可少的建築家裝材料了。那麼在古代,人們的窗戶上鑲嵌的是什麼呢?

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沐浴陽光

提到這個,大多數人腦海中的畫面肯定是來自各種古裝劇(此時此刻你是不是在腦補畫面)。無論你是從電視中還是史書上,第一印象古代的窗戶大都是紙糊的,手指一搓就破了(此處再腦補一個畫面,手指沾點口水,一戳窗戶紙就破)。那麼他們颳風下雨怎麼辦,特別是這寒冷的冬天,想想都冷!

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戳破的紙糊窗

那麼古代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在紙沒出現之前,古人大多用其他東西遮擋窗戶,有錢人家用的是一種天然的礦產-雲母。打磨成薄片,襄在窗戶上,據說效果和玻璃差不多,當然沒親眼見過。而且可以想象,古代生產力不高,雲母產出更少,基本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

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雲母片格窗

那麼普通人家用什麼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他們用一些竹草捲成簾子遮擋,這種只能起到遮擋的作用,不能透光,天氣好的時候基本上是捲起來,或者竹竿撐住,這樣不影響屋內採光。

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竹草捲簾

再後來,紙張發明了出來,人們才開始用紙糊窗,但是開始的時候紙張也很貴,普通人只能用使用過的再造紙張,這種紙張粗糙,也影響採光。

再回到文章開頭,為什麼我們固有印象中古人的窗戶為什麼都是用紙糊的,那就要說到紙張的特性,比較保暖,冬天糊紙保暖,夏天在外面掛紗透風。是不是有點現代窗戶的雛形了。

但是,即使是這樣,紙張還有一個特性,遇到水肯定就浸溼了,那麼糊紙肯定不頂用啊。沒關係,我們有現代人的智慧,古人也有,在窗紙上塗油,就是油紙,這樣雨水的問題就解決了。

古代沒有玻璃,窗戶上用什麼遮風擋雨呢?

油紙糊窗

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和創造力,那麼,你們還知道古人用過哪些方法遮擋窗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