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概況

江西地區就目前所發表的普通墓葬材料來看,筆者共蒐集了江西地區元墓34座、明墓15座,其中紀年墓88座,非紀年墓105座。在這篇文章中從墓葬形制,隨葬品,年代分期三個方面來介紹了江西元明時期墓葬的總體情況。

01

墓葬形制

筆者能力有限,在所蒐集的不多的墓葬材料中,由於年代的久遠加上盜墓賊的猖狂,其中很多資料都破損不完整了,這就導致了這些墓葬材料中並非所有的形制都能被判斷出來。

透過梳理,最後共有136座形制可判斷的元、明墓葬,其中主要可分為磚室墓、石室墓、磚石混築墓、土坑墓、石灰撐墓和三合土澆灌墓

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概況

磚室墓,墓室主體由磚砌而成,磚室墓在所有墓葬型別裡面的數量是最多的,共有82座,超過總數的60%,可見在江西地區元、明時期墓葬中磚室結構的這種墓葬形式十分受歡迎

在這些墓室中根據其數量的不同可以被分為兩型。A型:單室磚室墓,在這種形制下又有三種小的形制。Aa型:長方形單室磚室墓,之所以稱其為長方形,是因為從平面上看,整體呈現長方形,但是墓室結構又不完全相同。如鉛山元代紀年墓,它的墓頂是用麻石條平封,我們看上去就是很平整的,它以磚砌墓室四壁與底,石灰漿塗抹四壁與底,石灰漿厚約5釐米。有的是彎窿頂加券頂,比較特殊,僅見於高安漢家山元墓,距墓底高1。 1米用磚平迭砌成,橫砌成券頂,墓室前壁距墓底22釐米處也築有一個頭完,完內放置陶朱雀。

還有的為券頂,這種墓頂結構的墓例數量較多。其中墓室結構略有不同,有些墓的前中或者底部這些地方都建有特殊裝置,從而到達防水防腐的作用,這樣有助於墓葬的儲存完好,如大餘縣明彭廷欽墓、玉山縣夏浚墓、宜黃譚綸墓、廣豐鄭雲梅、撫州夢港河後龍山明墓等等。

另有出現一個墓室內兩具棺木的夫妻合葬墓現象,如廣昌明代布政使吳念虛夫婦合葬墓,左壁墓磚上陰刻“廉憲吳公墓磚”六字,右壁墓磚上陰刻“吳大淑人何氏墓磚”八字。又比如贛粵高速公路吉水段,它也是長方形的,但是墓頂如何後人並不清楚,吉水段這座墓總共由六塊三土板砌成,而在墓中,棺槨的存放由石灰包裹。

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概況

石室墓是由石材構築而成

,需要注意的是尚未見有江西地區元代石室墓的材料報道,目前只發現8座明代石室墓,且多數未發表墓葬形制圖。首先根據有無壁畫裝飾,可分為兩型。A型:該型別的墓有很多種,每個墓都有 自己的形狀,但總的來說他們的彎窿頂都較高,外形相似。此類墓例比較特殊,此三座墓葬形制結構基本一致,均為下挖墓擴,B型:無裝飾壁畫,可根據墓室的數量分為兩個亞型。

磚石混築墓,僅見兩例磚石混築墓葬,且均未發表墓葬形制圖,單室墓和雙室墓各一例,可分為兩型

。A型:單室磚石混築墓。萬載延裕四年紀年墓,花崗岩石砌成墓壁,平磚鋪底。墓室形狀比較特殊,由長方形和半月形墓室組成。

B型:雙室磚石混築墓,如臨川縣徐瓊夫婦合葬墓,墓室外壁用大石板豎砌,內壁以青灰磚疊砌,室內分兩室。磚室上覆蓋長方形石板,石板鑿成拱形,且有子母樺可相互鉚住。

土坑豎穴墓,共30例。元代僅見兩例,其餘土坑豎穴墓年代皆為明代晚期左右,有些出自家族墓地,非紀年墓佔絕大多數。

現可根據墓室形狀的不同分為兩型。A型: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甲可根據有無地上建築分為兩個亞型。B型:梯形土坑豎穴墓,可根據有無墓上建築分為兩個亞型。

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概況

石灰撐墓,此類墓葬墓室四周均用石灰包裹棺木,形成撐層

。根據墓室形制的不同可分為兩個亞型。A型:長方形石灰撐墓。石灰撐厚約6-8釐米,外壁較直,內壁依棺外形狀而弧凹,墓內填土為淺紅色,內含少量碳屑。

三合土澆灌墓這裡所包括的三合土澆灌墓指的是直接在土擴內澆灌的墓葬,不包括有磚墓室和石墓室結構,可能有少許的磚、石輔助建築材料為撐,以三合土澆灌填充成封固型墓室結構。

可根據內外是否澆灌三合土分為兩型。A型:土擴內,撐內棺外都澆灌三合土。

長方形墓室,一般用青石板或石灰板覆蓋,在這之下用三合土澆灌,凝結牢固,注重防腐防潮。B型:撐內是用三合土澆灌。在棺木四周砌一道條石包裹棺木,條石墓壁條石與棺木間用石灰、沙石、糯米漿和桐油的攪拌混合體填充,上方覆蓋紅麻石蓋,蓋上又澆築一層石灰混合物。

02

隨葬品

江西地區元、明墓葬出土的隨葬品以瓷器居多

,其中主要分為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黑釉瓷等。還有陶器、釉陶也出土較多,此外銅錢、銅鏡、金銀器等不詳細介紹。

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概況

青瓷中以碗、瓶數量居多,佔青瓷總數的三分之二。碗、盤類最大特點是流行厚圓唇,另外還有較多仿龍泉青釉的產品。

青瓷瓶大部分為明代墓葬中出土,其中以堆塑瓶數量最多,但是其數量明顯少於青白釉堆塑瓶。

總體上堆塑瓶的堆塑紋飾從明代開始呈逐漸減少的趨勢,到明弘治時期完全消失了,並且隨著明代後期青花瓷等其他器型的流行,這種宋至明初時期最為流行的堆塑瓶己不再在江西地區墓葬中出現。

青花瓷是江西元、明墓葬中出土數量最多的一類,數量達到百餘件青花瓷,但元代墓葬僅發現12件,其餘全都出土於明代墓葬。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青花瓷到明代才真正繁盛遍及起來,成為明代景德鎮瓷器中的主流產品。

03

年代分期

本地區的元代紀年墓有25座,明代紀年墓有63座。根據有明確紀年墓葬的墓葬形和隨葬品的變化和特點,並參考其他非紀年墓的材料,大致可將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分為以下四期。

第一期:元代至明代前期,即十三世紀七十年代至十五世紀三十年代,相當於元朝統治江西之時到明代宣德年間。第二期:明中期,即十五世紀三十年代至十六世紀初,相當於明代正統至弘治年間。

第三期:明後期,即十六世紀初至十六世紀八十年代,相當於明代正德至萬曆前期。第四期:明末期,即十六世紀八十年代至十七世紀四十年代,相當於萬曆後期至明朝滅亡。

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概況

透過前兩節對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的型別式劃分,可以對不同時期的葬俗有了初步的認識,再在分期的基礎上,亦可將典型器物和墓葬形制分為四期,從而進一步梳理元至明這段時期的江西地區普通墓葬隨葬品的種類增減、型式演變的發展脈絡。並嘗試從不同時期器物和墓葬形制的變化的背後來探析當時社會生活、埋葬習俗等方面的現象和原因。

04

結語

首把江西地區元、明普通墓葬分為四期,並討論了不同時期內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的變化趨勢。

總體上來看,江西地區元、明時期普通墓葬並無火葬墓,也極少有壁畫裝飾的墓葬,從墓葬形制數量上來看以磚室墓為主。其次是土坑豎穴墓和石灰梓墓或三合土澆灌墓,最後是石室墓,主要以以非裝飾的單室墓和雙室墓組成。到後期墓葬形制趨於簡化,從實用性考慮,墓室內使用石灰或三合土澆灌防腐防潮的埋葬方式,己成主流。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