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中國上古神獸:龍。象徵著權利、高貴、至高無上,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誌。傳說龍有九子,其外貌不一,確各自有自己的本領。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囚牛:傳說龍之長子,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不嗜殺戮不逞狠,特別喜愛音律。耳音奇好,能辨時間萬物聲音。他常常蹲在樂器上欣賞音樂,因此現在很多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睚眥:傳聞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嗜殺喜鬥。傳說睚眥與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商紂滅亡睚眥不辭而別,武王唏噓不已。乃親自命工匠鑄睚眥雕像與刀劍龍吞口,世代相傳,以謝龍子睚眥輔周之恩。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嘲風:傳聞嘲風最喜歡登高,常在百丈礁石上旋身而舞。往來漁船經過必須鼓掌喝彩,才能順利經過。怎奈嘲風身材太小,遇到高聳礁石的時候,漁夫看不到嘲風。便會惹惱它把漁船打翻。後來漁夫聰明瞭,但凡遇到高聳的礁石就會鼓掌喝彩,以防不測。後便成一種風俗習慣,以求航道平安。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蒲牢:傳聞蒲牢形狀像龍但身材嬌小,喜好鳴叫。蒲牢害怕鯨魚,每當看見鯨魚就大吼大叫。後來東海一帶的鑄鐘工匠把蒲牢形象作為鍾鈕雄踞與鐘頂,鍾槌的前端做成鯨魚的形狀。每撞一下,彷彿借用了蒲牢的神通,洪鐘就格外響亮。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狻猊:形似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雲吐霧。傳說狻猊兇猛殘暴,以虎豹為食。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霸下:似龜有齒,喜歡負重,力大無窮。傳說上古時代霸下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被大禹收服,併為治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治水成功後大禹便搬來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在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績讓它一直馱著。霸下又稱龍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所以一些顯赫的石碑基座都是由霸下馱著。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狴犴:形似虎,平生好訟。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之上外,還附在官衙的大堂兩側。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上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負屓:傳聞和其父張的最像,溫文儒雅,滿腹經綸,是眾多龍子中的才子。傳說負屓化成人形在城鎮遊覽,正好遇見幾位飽學之士在點評碑文。負屓一眼便知碑文所講,確並未插話。在旁駐足半日之久,也未見人得窺門徑,不禁皺眉,忍不住一語道破天機。在場之人,無不震撼。其中一位心細之人看見負屓隱藏在長袍下的龍尾,驚到原來是龍子負屓,果然如傳說一樣學識過人。石碑工匠聽說了這個故事,便把負屓作為碑邊的文龍。

龍之九子,其外貌無一相似,卻個個神通廣大,本領通天

龍之子螭吻:傳聞龍頭魚身形狀像四腳蛇減去尾巴。螭吻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里有一種龍魚,能噴浪降雨,可避火災,去除魑魅。便令工匠打造螭吻。表面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做張口吞脊狀,背上插著一柄寶劍,利於建築的尾脊之上。喜歡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間被視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飾物。在古代九是虛數,也是貴數,用來表示極多,也是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龍並不只有九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