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三大勢力之馬斯洛的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新流派,被看作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之後西方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它以其獨特的研究物件和方法,極大的影響了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研究取向。

人本主義的歷史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人性論和文藝復興時代的人道主義思想。人性論是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們竭力思考的一個問題。中國的人性論著名的有儒家孟子的“性善論”以及荀子的“性惡論”。西方傳統哲學和倫理學在人性問題的看法上同樣存在相對立的性善論與性惡論觀點。

西方的性惡論認為,人性是由動物的本能所決定的,認識追求經濟利益的動物,只有透過法律才能制約人的行為,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而性善論觀點則認為,人具有潛在的善性和美德,透過教育和藉助理想的社會,完全可以發掘人的這種美好的天性。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多繼承了西方人性論中的性善論觀點。

同時布倫塔諾的現象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有很深的影響。現象學最主要的觀點就是強調沒“先入之見”,主張把人的心理活動的內部體驗作為自然呈現的現象來看待。注重對直接經驗和現象的描述和審視,而不是像實證主義哲學那樣重視對經驗的因果分析與實證說明。人本主義的方法論直接或間接的受到現象學哲學的影響。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馬斯洛的人本主義

布倫塔諾

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人之一,被譽為“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他認為,科學心理學的宗旨是要創造一種“闡述人的心理生活史的新方式”,從而為建立合理生活奠定普遍的理論基礎。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馬斯洛的人本主義

亞伯拉罕 · 馬斯洛

馬斯洛的需要動機理論是其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需要問題是馬斯洛人本主義思想中最受關注的內容,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支柱性理論。

馬斯洛將人類的需要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本需要,或缺失性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這些都是人生存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會需求,屬於低層次的需要。另一類是發展性的需要,也稱成長的需要或超越性的需要,主要指任職的需要、審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屬於個體健康成長和自我實現潛能的需要。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馬斯洛的人本主義

需要動機理論

馬斯洛認為需要各層次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及尊重的需要屬於較低層次的需要,而自我實現需要則是高層次需要。低層次需要是高層次需要的基礎。在一般情況下,只有滿足了人的底層的基本需要後,才會出現高層次的需要。發展人的高階本性最好的方法是首先實現和滿足人的低階本性。

一個人在餓著凍著的時候渴望吃飽穿暖(生理需要);吃飽穿暖後努力尋求安全和穩定(安全需要);之後渴望得到愛,避免孤獨感,尋求認可(愛與歸屬的需要);接著是對自身能力的期望以及對來自他人尊重的渴求(尊重的需要);最後渴望實現個人理想、抱負、追求,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強調只有堅持以健康的人、自我實現的人作為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才能有最好的生活”。他幾乎建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像人性本善論、需要層次論、存在價值論、自我實現論、高峰體驗論、超越自我論、教育改革論、Z管理學說等,他的眾多理論建樹在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中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