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邊的老屋

洱海邊的老屋

古色古香飽含白族風情的四合院老屋位居大理喜洲古鎮,她背靠滄山,鄰近大理洱海,海風向岸邊陣陣吹來,院子外的向日葵忙著向遊客點頭哈腰,老屋的木門也向遊客發出清脆的“吱吱”歡迎聲,小院中間水井裡的水泛起了陣陣漣漪,這是我對洱海邊老屋最初的朦朧印象。

初次回到老屋時,離現在大概有十一年了。走在鄉間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上,每一步都是輕盈的。明媚的陽光灑落在種滿向日葵田野裡,它們舒展著自己的婀娜身姿,盡情的向遊客賣弄風情。洱海的風清新的,沁人心脾。推開“吱呀吱呀”的陳舊木門,一個寬敞的院子呈現在我的眼前:小院佈局呈白族風情的四合院;屋頂是飽經風雨一百多年的木架結構,上面雕刻著美麗圖案;牆面是象徵白族的主流色白色。當然,給我帶來了豐富樂趣的是這老屋的角落開放的小紫花,以及聞訊趕來的蝴蝶和蜜蜂。我的曾祖父時常坐在一個用檀木做的搖椅上,搖著一把棕色的蒲扇,給我講述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蟬在橘子樹上蟄伏著,發出低沉而清潤的叫聲。在沒有回去的日子裡,我掛念著我的老屋,我的蟬們,我的橘子樹……遇見老屋,我就擁有了快樂。

時隔大約四年,我又回到了洱海邊的老釐。這次將我吸引住的是雪白的瓦頂,像童話裡的城堡。牆角的青苔,開出小小的花。“吱呀吱呀”的木門發出它那沉重的聲響,水井裡的水承載著從近代到現代的血脈,一直延綿至今。一塊積滿灰塵的牌匾,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掛在堂屋的正中。一張小茶桌上,擺放著的茶杯,還冒著熱氣。那條黑白相間的狗,叼著球在屋裡裡跑來跑去……

洱海邊的老屋在我的朦朧記憶裡彷彿是一幅畫:畫中的我在這歷經滄海桑田變故的老屋裡慢慢成長。只可惜這樣的畫面沒有延續下去,不久,我的曾祖父母相繼去世,我們收拾完東西,搬出了老屋。老屋不在了,憂傷籠上心頭。後來,聽外祖母說,老屋是清代的一個祠堂,是我們先輩居住的地方,現在賣給了美國人,取名叫“喜林苑”,保留了老屋的原貌,被國家評為歷史文化古蹟。聞知此事,心中釋然。無形中彷彿童年時光、鄉土記憶、風土人情都有了穩妥而永久的安放之處。

洱海邊的老屋,是我成長的見證,給我留下了記憶猶新的回憶,讓我留連忘返。遇見老屋,遇見美好與傳承;遇見老屋,遇見溫暖與成長;遇見老屋,也就真正擁有了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