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在入口外距離巨石陣中心,大約70多米的地方,還有一個超級大的石頭,名字叫腳跟石(Heel Stone),重量估計有將近40噸,是整個巨石陣中最重的石頭,這個石頭並不是隨意擺放的,站在巨石陣石圈的中心,向腳跟石望去人們發現,這個方向剛好是夏至日日出的方位,而日出時腳跟石的影子。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則剛好透過立石之間的空隙能夠到達石圈的中央,如果從腳跟石反向望去,則剛好就是冬至日落的方向,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學者認為:巨石陣的功能之一就是觀測天象,以上這些就是巨石陣的全貌了。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研究表明:它的建造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公元前3000左右,人們最先建造了外圍的壕溝、土堤和56個奧布里洞。直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這些巨大的砂岩才被豎立了起來,再後來的幾百年間,藍砂岩被多次重新排列,並且出現了外圍的兩個土坑環,所以巨石陣的整個修建過程,足足經歷了有1000多年。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對於這樣一項巨大的工程,如果它是人類建造的,那在它周圍就一定會存在著,其他的遺蹟,後來的考古工作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們把目光移到巨石陣的北部。不知道大家能發現什麼,這裡隱隱約約有一條長條形的區域,它就是巨石陣Cursus,單從這個名字,我們是不可能知道這是什麼古蹟的,Cursus來自於拉丁文‘Racecourse‘,意思是賽馬場,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最早發現這個遺蹟的人,錯誤的把它認為是,羅馬人留下來的賽馬場,當然這不是賽馬場,這是一個比巨石陣還要早,將近500年的史前建築遺蹟,遺蹟被一個土堤圍繞,土堤外也是挖有壕溝,整個遺蹟長2。7千米,寬100-150米,在東西兩側,各有一個直徑將近5米的土坑,在中部偏東的位置上有一個開口,應該是遺蹟的進出口。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由於對這個區域的發掘工作,還很不充分,所以關於這個遺蹟,我們知道的資訊很少,根據現有的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不列顛島上,這種建築方式曾經非常流行,島上最大的cursus,位於英國的多塞特郡,長度達10千米,一般情況下,其內部都會有一些,與喪葬有關的紀念性地標,所以它應該不是用來居住的

,更像是舉行某種儀式的地方,這是藝術家們透過想象畫出來的還原圖,對於其用途有一種解釋是,它或許是巨石陣的前身,因為最初的巨石陣,與這裡很像,也是隻有土堤和壕溝。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我們順著巨石陣cursus,繼續向東移動,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奇特的結構,它也是圓形的,看起來與巨石陣很像。但實際上,它不是一個石陣,而是一個木陣,我們稱它為巨木陣(Woodhenge),巨木陣最初被發現時,是六個同心的土坑環,大部分土坑內埋的都是木樁,木陣的最外圍,同樣是土堤和壕溝的結構,只是壕溝在內土堤在外,巨木陣的大小與巨石陣石圈部分的大小相似,兩者的出口也朝著相同的方向。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良渚遺址(四)

令人驚奇的是在巨木陣的中心位置,竟然是一個男孩的墓葬,男孩的頭骨已經裂開,至於頭骨是埋葬時就已經裂開了,還是後來由於土壤的壓力,導致其破裂,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可惜的是當時遺體被帶到倫敦後,由於戰爭的原因遭到了毀壞,所以這個男孩是被供奉的物件還是被獻祭的祭品,或許我們永遠也不能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