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在智化寺做志願者的時候,總要指給觀眾看一道獨特的風景:透過屋頂上的飛簷,不遠處銀河SOHO大樓如同一隻白色巨獸匍匐在那兒。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屋頂上的脊獸好像正排隊看著SOHO大樓

智化寺是明朝大宦官王振的家廟,這座官式建築始建於明英宗正統八年(1443年)。而銀河SOHO大樓則是英國解構主義大師扎哈·哈迪德的作品,自2012年底建成以來,一直是遊人們拍攝留念的絕佳去處。這一黑一白,一中一外,一古一今,傳統與現代的對撞顯得針鋒相對又和諧一致。

兩座建築相隔不過五百多米,卻跨越了五百多年的時光。站在這兒,我們不禁想問:同是朝陽門附近的地標建築,是什麼導致了它們之間如此不同?

有一本書似乎可以解答這個問題,那就是帕特里克·狄龍所著的《建築的故事》。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建築的一千零一夜——房子進化史

如果把目光放到全球的尺度,我們會發現講述建築的故事是如此之難。世界上每一個文明都曾經建造起無數偉大而獨特的建築,如何在一本一百頁的彩圖書中將它們盡收囊中呢?本書作者狄龍選擇的方式,是以時間為軸,每個時期取樣一座建築作為代表,講述建築的演變史。

歷史從來都不是鬆散的集合,而是有機的整體。雖然本書提到的建築之間相隔著遙遠的時空,但作者依舊能夠把握它們之間微妙的聯絡,並以此為線,將不同的建築串聯起來。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例如我們翻到第38頁,這章標題叫做「世界各地的建築:從巴黎聖母院到紫禁城」。這一章節之前講述的是巴黎主教試圖打造一座讓信徒能夠看到天堂模樣的教堂——巴黎聖母院,後面銜接的章節則是中國明清時期偉大的皇家建築群——北京故宮。怎樣從擁有高高哥特式屋頂的教堂,跳轉到天子居住的莊嚴宮殿中來呢?我們看看作者是如何設計的轉折。

書中開篇寫道:

各地的國王和皇帝都希望建造宮殿來彰顯至高無上的權威,而神職人員都希望透過廟宇來表達他們對神靈的崇敬。

我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因為前一章節中,巴黎聖母院就是其中之代表。哥特式尖尖的屋頂直指蒼穹,正是表達了信徒對天堂的崇拜與渴望。那麼世界上其他國家呢?書中帶著我們做了一次小小的巡遊: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建造了高大的金字塔;東南亞柬埔寨的印度教徒修建了供奉毗溼奴的寺廟「吳哥窟」;北非和西班牙則到處都是阿拉伯人建造的清真寺……那麼中國呢?

中國的建造風格不同於歐洲、非洲和美洲,即使是最恢宏的建築,也大多是木造建築。而其中之翹楚,就是那座統治者可以向世界展現國威的建築。這座建築不是一間屋子或者亭子,而是一座城市——紫禁城。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日落下的紫禁城

在移步換景式的設計中,我們不知不覺就從教堂內部的彩色玻璃窗下,跳轉到太和殿前的三重臺基上了。在此做一個小小的停頓,看看作者是如何完成這樣的轉變:巴黎聖母院的建造故事(前一章節)——恢宏建築的象徵意義(本章節開頭)——美洲、東南亞、非洲等地的恢宏建築(本章節中間)——東亞建築及其特點(本章節結尾)——象徵中國皇權的建築紫禁城(下一章節)。

這樣巧妙的跳轉貫穿了本書的始終,我們不止是從巴黎聖母院跳到了紫禁城,還從紫禁城跳到了圓廳別墅,從圓廳別墅跳五步到了包豪斯建築學校,從包豪斯跳了四步,路過了悉尼歌劇院、蓬皮杜中心等建築,到達了本書的末章:2001年在倫敦建造的草磚房,它是現代環保理念的實踐者。

作者就是透過這樣的起承轉合,從建築之初的草房子和洞穴開始說起,在各大洲漫遊,在時空穿梭,將一座座建築如珍珠一樣串聯在一起,編織成一段美麗的建築進化史。我們甚至還可以發現一個巧合:在故事之初先民們用草和木頭搭建簡陋的居所;而在故事的末尾,建築師又開始用草磚等簡單原始的材料設計自己的理想家園。兜兜轉轉上萬年,我們好像看到了珍珠寶串首尾之間巧妙的連線。

穿牆而過 解剖建築

放眼望去,城市和鄉村中的每一座建築都充滿著謎題。摩天大樓周身都是玻璃幕牆,它是如何完成力學支撐的呢?古老的故宮角樓輕盈優美,又是如何依靠複雜的斗拱層層疊疊拼合而成?無論是現代大樓還是古代建築,我們都只能看到它們經過修飾的外表和遮擋嚴實的內部一角,而其中設計的奧秘正藏在屋頂之下,厚牆之內。

此時我們不禁想:要是可以像醫學生一樣,將建築的內部解剖成可以觀察的區域性;或者開啟一道口子,透過它看一看建築內部的整體構造,那將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啊!

這本書就把這個暢想變成了現實。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左塞爾金字塔

看一看這本書中提到的第一張解剖圖,也就是左賽爾金字塔。在常規印象中,金字塔好像都是沉默地矗立在沙漠之中,外表則是粗糙的巨石。那麼裡面是什麼呢?是不是仍然填滿了巨石,只是為法老的棺槨留了一方小小的墓室?

當繪者展開金字塔的內部圖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原來外表單調的金字塔,竟然有這麼多“花花腸子”。穿過外牆的假門,路過禮拜堂和庭院,來到葬祭殿,透過下行的坡道可以抵達金字塔內部。法老的居所則深埋地下,由堅硬的花崗岩建成。它的周圍則環繞著瓷磚走廊,裡面裝滿了法老的財寶。而通向其他家庭成員墓葬的豎井,則位於法老墓室的東側,好像在另一個世界也要依附在君主的周圍。

金字塔的秘密就這麼從裡到外地展現在了讀者眼前,而書中涉及到的其他建築,也常配有這樣的解剖圖。我們穿牆而過,在屋頂和磚牆中隨意遊蕩,觀察著工程的細節,也觀察著設計的精妙。建築不再是封閉的整體,我們不僅可以讀到關於它誕生的故事,也可以讀到關於它建造的故事,兩個故事同樣得精彩。

按圖索驥——發現身邊的建築史

每一座既古老又現代的城市,本身都是一座建築博物館,例如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我們捧著這本書做參考,就可以嘗試著對遇到的各種房子分分類,梳理出這座城市的建築史。

輕盈的石頭屋頂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房山·石片屋頂

你能想象嗎?沉重的岩石也可以像瓦片一樣搭成屋頂。北京房山地區至今還可以看到這樣奇妙的構造,人們用薄薄的板岩堆疊成結實又防水的屋頂,遠遠看過去,大大小小的板岩就像是鱗片一樣,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為什麼房山地區的人們會使用板岩做屋頂呢?翻開《建築的故事》,序章部分說到:

山上的居民把薄石板架在椽木上,來覆蓋屋頂。板岩是最好的屋頂材料,因為它可以分割成比手指還薄的薄板……無論身在何處,他們都因地制宜,建造出最適合當地環境的房屋。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各種不同材質的屋頂

房山地區盛產石材,紫禁城氣勢磅礴的丹陛石就來自於此。老百姓們也就地取材,將板岩做成屋頂,這樣的方法或許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

「巴洛克」橋遺夢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方外觀石橋

北大未名湖上有一座石橋通往湖心島,這座石橋本屬於圓明園方外觀。圓明園中有一片西洋樓景區,它由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郎世寧參與設計,建築具有明顯的巴洛克風格,這座石橋也是如此。

巴洛克原指「形狀不規則的珍珠」,在建築上則表現為繁複多變、造型奇特的風格樣式,與以圓形和方形為主的傳統對稱風格截然不同。《建築的故事》中說到:

“不同於文藝復興時期分風格簡單的建築物,新的建築風格非常華麗。人們稱這種風格為巴洛克……巴洛克式建築師人們見過的最奇特的建築物……歐洲的國王們也開始希冀巴洛克式的宮殿能夠震懾他們的臣民。”

前往東方傳教的耶穌會士們,也將這種華麗風格帶到了清朝宮廷,並受到乾隆皇帝的讚賞,他下令在圓明園中大規模修建巴洛克式的建築。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殘存的石構件流散到民間,其中方外觀前的石橋就來到了燕園,併成為未名湖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最後的包豪斯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798藝術區一角(圖片來源於網路)

798藝術區原先是國營電子工業產區,後來改建成藝術園,是北京有名的文化地標之一。在2003年的一次展覽上,來自英國的伊拉克裔建築師扎哈·哈迪達驚喜地發現,原來這片廠區是包豪斯建築群。而即使是包豪斯的故鄉——德國,也很難再找到這樣一片完整的建築群了。

那麼什麼是包豪斯呢?這個影響了世界設計史的名詞,來自於同名的一所學校。《建築的故事》中,花了一整個章節來介紹它。

精心設計的建築,乃至傢俱、食物、用品,向來是權貴和富豪們的專享,而平民的生活沒有人關心。一戰之後,德國設計師開始反思這種狀況,他們開始思考如何能夠讓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好的設計,居住上舒適的房子。

“好設計不應該只是讓富人炫耀,”設計師們說,“它應該可以幫助每個人。”……一批德國設計師們建立了一所名叫“包豪斯”的學校,包豪斯的意思是“蓋房子”……他們計劃創造一個新世界,在那個世界,一切都具美感,事物的設計都符合其功用。

建築的故事:從建金字塔到造摩天大樓

包豪斯學校

後來隨著納粹的上臺,包豪斯學校只開放了幾年就被迫關閉了。但是包豪斯的平民化設計理念,卻傳播到世界各地。民主德國援建我國時,就幫助設計建造了一座實用至上的廠房,也就是798電子廠。一排排齒輪狀的廠房採用一種現澆筒殼結構,樑柱形式為弧形Y狀結構。北側屋頂則採用橫向天窗,窗面向外傾斜,可以使得結構更加穩定。而北側採光設計也充分利用了天光和反射光,使得光線均勻穩定。即使是供工人們勞動的廠房,也不乏設計的美感與便捷,這不正是包豪斯思想的最好體現嗎?

我們回顧北京的這三座建築,可以發現它們其實也代表建築設計理念的演變:早期人們因地制宜地使用當地材料製作民居——權貴們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奢華的宮殿和府邸——現代的設計師將關注的目光重新聚焦到平民身上。城市的歷史、建築的故事、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與演變,我們從書本之中和書本之外都可以讀出來。

讀完這本書後,朋友告訴我它其實是一本童書。這真是讓人很吃一驚,因為在閱讀時並未感受到作者對讀者年齡的遷就,他使用的語言或許並不複雜,卻淺白利落,其實也適合大人去讀。或許一本好的童書正是如此:家長在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他們都能收穫等量的知識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