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美的追求從未止步,但是完美的事物往往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正因為生活中的種種缺憾與不滿足才指引著人們不斷的奮進與拼搏,更加學會珍惜。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月滿盈虧,水滿則溢”說的都是人生常態,“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當思之一二”生活不可能盡善盡美 人生因為有了缺憾,才更加飽滿與真實,生命才更加多姿多彩。從某種意義上講,殘缺也是一種美。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將這種殘缺美,透過藝術手法放進作品裡,因殘缺折射的內涵美與整體造型美相映襯,則迸發不一樣的藝術效果。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潘葵在作品中將這種殘缺美刻畫的淋漓盡致。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潘葵,男,壯族,1986年出生於廣西龍勝,現為桂林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因家境貧寒,潘葵初中畢業後便放棄了學業,就跟隨父輩學習傢俱製作。直到2009年一次不經意間路過桂林根雕市場,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那些令人嘆而觀止的藝術品,從此與木、根雕結緣,從而開始了漫長的雕刻學習、創作之路,於2014年創立了潘葵木雕工作室。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作為民間新生代藝術大師,潘葵吸取南北藝術的精華,貫通學院與傳統風格,又敢於大膽突破銳意進取,思索人與木的關係,化腐朽為神奇,採自然之物,將國畫水墨與山間朽木相融合,使作品更具空間感的同時又具有水墨畫般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形成頗具個人特色的木根雕作品 。使觀者在咫尺間傾聽木語,體驗一種由物及心的玄妙,藉以定心增慧、明心見性,又或醍醐灌頂、頓悟新生。所謂“精益求精,極致追求,是為匠心”。

他的作品原料多以緬甸進口金絲楠朽木為主,題材以刻畫人物為主,以朽木為創作為基礎,加以人工鏤空,主題突出,意境深遠,傾注於每一件作品以生命力。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多數作品對人物外形的設計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只追求外形美,而透過一些很自然的殘缺映襯著整體熠熠生輝,而面部表情的刻畫讓整體造型更加生動飽滿,生動,與殘缺美又交相呼應,賦予作品以內涵。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觀他的作品,你會被他刻畫的人物所吸引,透過外形上的殘缺,我們會聯想到其作品人物所歷經的滄桑與波折,但即使身體飽受摧殘,心裡已千瘡百孔,透過其堅毅的目光,仍能感受到其堅定的信念與踽踽獨行的決心……每件作品都彷彿在講述一段人生,訴說一段故事,讓人感嘆其人物所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情,最後昇華為一種人生意義。

從藝十多年來,潘葵設計出很多優秀的作品獲得業界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木雕作品之殘缺美——記木雕工藝美術大師潘葵

2015年作品弘一法師入選2015廣西壯族自治區藝術作品展(廣西美術館),並獲2015年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八桂天工獎”金獎。

2016年作品不朽入選2016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創作工程獲金獎(廣西美術館),同年不朽獲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7年作品千年夢圓在今朝入選2017廣西壯族自治區藝術作品展精品獎(廣西美術館);作品齊白石第十二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獲特等獎;作品水墨系列·詩中聖賢在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獲2017“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作品“和”之舞入選2017臺灣國際木雕競賽作品展。

2018潘葵木雕入編《中國當代雕塑名家》,以其獨具匠心的特色雕刻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