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手上的“四號井底槽清(青)”真嗎?

上期回顧

上期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下非常稀有少見的“本山綠泥”,並對他的產區、泥性、泥料特色、泡茶口感等做了詳細的分析和介紹,包括原礦本山綠泥和本山段泥的區別,等等。(詳細請檢視往期文章),今天則和大家詳細聊一聊紫砂界的另一位寵兒——四號井底槽清!

何為“四號井底槽清(青)”?

四號井底槽清一般特指在1972年至1997年之間,開採於黃龍山四號礦井的底槽清泥料。

四號井:

就是特質四號礦井,於1972年在黃龍山西側開採,最大開採深度-80米,一直持續到1997年10月因開採成本過高等諸多因素而停止開採。(今主、副井已經埋於地下)

底槽清:

則特指紫泥類礦料中比較純正的一類紫泥,存量較少,因開採時通常處於紫泥最下層底部位置,故稱為

底槽青

。而後期煉泥,會直接把碾碎的底槽青泥放入清水中沉澱,一段時間過後泥料會呈現明顯的分層,砂比重最大的沉在最下層,是為“底槽清”,砂比重相對小一些的為中層,是為“中槽清”,砂比重最小的浮於表層,是為“上槽清”。(歷史上關於底槽清的說法很多,這個是現今最普遍認可的說法)。

你手上的“四號井底槽清(青)”真嗎?

四號井底槽清礦料

底槽青泥料特性

底槽青礦料外觀呈紫褐色緻密塊狀,比較堅硬,含有一定比例的雲母碎片,礦料上有青綠色的豆斑狀(俗稱小的為“雞眼”大的為“貓眼”)。熟料的可塑性一般,成型時略酥,製作時帶有一定砂性。底槽青礦料也有老、嫩之分,礦料越老白色雲母碎片含量越多,雞眼貓眼會隨之越小。同時泥料越老,砂性越重,成型時也越酥。燒成後一般呈現紫紅色調,胎質呈細梨皮狀,砂質細密,質地堅結。

你手上的“四號井底槽清(青)”真嗎?

四號底槽清燒製後展示

你手上的“四號井底槽清(青)”真嗎?

一號底槽清燒製後展示

而其他礦井從一號井到五號井(臺西村、湖父等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底槽清出產,但產量稀少,質地較不純。)等都有出產底槽清泥料,只是受制於不同時期的開採環境,開採時間等限制,泥料開採量及純正程度均有不同!四號井因開採時間最長,出產量最高,加之其大規模出現的時期又正值紫砂文化高速發展時期,故而四號井底槽清之間為世人所知,併成為現今的“明星”泥料!

底槽清的泡茶口感

底槽清泥料屬於紫泥,所以他的泥料特性和紫泥非常接近,但較之一般紫泥又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他的透氣性、解析度、回甘程度相較於一般紫泥是有綜合提升的。對於一些喝茶種類比較多,口感要求不高的壺友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日常使用,只要稍加泡養就飛有非常漂亮的光潤感,可玩性極強!

你手上的“四號井底槽清(青)”真嗎?

四號底槽清——平蓋石瓢

你手上的“四號井底槽清(青)”真嗎?

一號底槽清——漢風壺

結尾

底槽青泥料作為一款“明星”泥料,有商家稱這款泥也是顧老生前最喜愛的泥料(有待商榷),故而底槽青泥料也是最常見到的造假泥。常見的造假方式有直接拿燒成顏色接近的紫泥冒充底槽青以賣高價;有以紫泥調配其他泥料(可能外山、可能化工)以達到底槽青的燒成顏色,等等。大多是都是以燒成顏色指鹿為馬,可惡至極!所以奉勸各位紫砂壺愛好者,自古以來泥料的命名大部分都是根據礦料的顏色或形態命名,不要一味地以顏色去認泥料!

小知識

1、紫砂泥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有儲量上的稀有和普通的差異,物以稀為貴!

2、各泥系之間沒有高下之分,各有千秋

3、切忌不要以燒成後的顏色辨認紫砂泥料,不同溫度、陳腐期、礦層位置等等都會影響燒成顏色。

4、珍愛生命。遠離假紫砂

下期給大家所以說我們家的明星產品——摹古壺

問題思考:原礦泥是紫砂泥嗎?請在留言區寫出你的想法(下期公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