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的時代特點

國的考古學家在北京、江西、湖南、河北等地的一些墓葬和窖藏中出土了元代青花瓷。然而,這些出土器卻並非是元青花的主流,最為典型的元青花瓷仍然是以中東一帶傳世器為主,這些元青花瓷很多是中國專為外銷而燒製的出口瓷,現存的元青花瓷中以土耳其和伊朗為最多,而且器型獨特,多為大器。

元青花瓷的時代特點

在發現的元青花器中,至正型的瓷器都帶有幾個特點:一是施青白釉,而非至正後期的透明釉;二是青花呈色灰暗,沒有後期的深藍色調;三是紋飾較簡單。所謂“至正型”青花瓷器名稱來源主要根據英國大維得基金會所藏的一對元青花雲龍紋象耳瓶。此瓶身繪有纏枝菊、蕉葉紋、飛鳳、纏枝蓮、海水雲龍、波濤、纏枝牡丹及雜寶蓮瓣紋等八層圖案。其首先由中國傳出,後被美國的波普博士發現並認定為至正型元青花的標準器。之後將景德鎮14世紀生產的符合此標準的青花瓷,統稱為“至正型”青花瓷。

如何區分元代早、中、晚期的青花瓷器呢?首先從國內外幾個墓葬出土的遺物去探討。例如在河北定與縣窖藏出土的元青花梅花紋高足碗碗內紋梅花彎月紋,這種紋飾在南宋吉州窯碗內有同樣的花紋。這種青花彎月紋高足碗的胎體,形制和紋飾而言,都早過至正型的青花器。在1978年杭州出土的三件元代觀音像,都是在青白釉下用青花描繪的眼、眉、發及身上的服飾。據考證,這三件青花觀音像的年代應在大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前。在1979年江西景德鎮一帶發現了四件成組的青花釉紅瓷器,這其中還包括俑兩件,塔四靈蓋罐一件及閣樓式穀倉一件。後兩件均帶有“元戊寅年”款,可斷定為公元1338年所燒製的瓷器。這些早於至正型的瓷器都帶有各個特點;一是為青白釉,而非如至正型的“青花透明釉”。

外罩的不同釉層,是區別至正前期青花的特點,不能出現後者之青花透明釉;二是青花呈色灰暗,不如至正型青花髮色,深藍而靚麗;三是早期的青花紋飾簡單。那時的青花瓷還沒被國人認可和取代流行多年的單色釉器。在至正朝之後,青花器已被國人和世界認同,其制燒水平已達成熟的高峰,在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已譽滿全球。在元代之時已有大量青花瓷遠銷阿拉伯國家。一些器型都是國外的定燒器,精美、秀麗、端莊、罕有,在內地及中國臺灣地區等各大博物館都沒有見到。

下面從青花瓷的胎體重量來分析年代。青花瓷瓷胎是從宋代青白瓷中發展而來的。為了使瓷胎在燒造較大器時不變形,當時的窯工、瓷匠創造了“二元配方”,就是瓷石加高嶺土,這樣瓷胎中的氧化鋁的含量明顯增加。元瓷胎色及質的特點是:“胎體較白,有粗糙和不吸水的特點”,經高溫時,器大而不變形。但也有胎質較細密的器物。

從元青花瓷所用的鈷料方面研究,可發現當時所有的鈷料有國產和進口兩種。國產青主要來自雲南、浙江、江西等地。國產鈷料含錳量高,含鐵量低。進口青料其鐵、錳含量與國產青料剛剛相反,即含鐵量特高,含錳量很低。在放大鏡下細察,其表面髮色濃豔,釉面有黑褐色鐵鏽斑,鐵鏽斑點深入胎骨。這種青花髮色泛微青,光潤透明而非常精美。

元代青花器的造型非常豐富,其品類有各種造型的罐、玉壺春瓶、香爐、象耳瓶等各種式樣;碗有斂口和敞口,前者口沿內斂,這種造型僅見於元代青花碗。當時元代燒造的盤,多有折沿、菱花和圓口兩種,體積頗大,氣勢雄渾,看來很適合波斯人席地而、“大把抓食”的習俗。

在器型之後再談元青花瓷的各類紋飾。元青花共分兩類:主要紋飾和輔助紋飾。主要紋飾多在瓶、罐腹部和盤心等部位。餘下的部位則繪上其他紋飾。我們常見的紋飾有動物,如龍、鳳、鴛鴦、獅子、海馬、昆蟲等。植物紋飾包括牡丹、蓮花、菊花、山茶、靈芝、芭蕉等。其他還有八寶紋、回紋、卷草紋、蓮瓣紋、波濤紋,而且一器之中分多層紋飾。在此時人物故事紋才出現,如“三顧茅蘆” “蕭何月下追韓信” “昭君出塞” “唐太宗故事”等紋飾,為明代紋飾奠定了紮實基礎。

元青花瓷的裝飾最突出的特點是畫面非常複雜,紋飾之間層層相接,填滿整件瓷器的畫面,但之間主次分明,給人以華麗、渾厚的感覺。這是元代青花器的裝飾特點。那時候又創新了青花釉裡紅以及單燒釉裡紅一色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