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分享幾個鑑別手工拉坯和壓坯的方法

有很多人分不清什麼是手工拉坯什麼是壓坯,接下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拉坯又稱走泥。走泥最初被中國古人指稱陶瓷鈞窯的釉紋,有“蚯蚓走泥紋”之稱。後被用為日本現代陶藝流派“走泥社”的稱謂中國陶輪“走泥社”的成立來自徐先生的一個夢想:總有一天中國家庭想擁有一臺陶輪就像想擁有一臺鋼琴,並且更多人可實現,更多人家不是擺設。到那時“走泥”就像拉小提琴、彈古琴。“走泥”和燒窯的關係就似彈琴唱歌和錄音灌碟的關係,兩者是單向可分的,前者是可獨立存在的。拉坯作為獨立藝術形式又稱走泥藝術。“走泥”作為拉坯的藝術專業術語和雅稱將使走泥藝術走向如拉小提琴彈古琴鋼琴的獨立藝術表現形式。

給大家分享幾個鑑別手工拉坯和壓坯的方法

手工拉坯

工藝流程,拉坯之前,需先將泥房內經過陳腐的泥料取出踩煉,踩煉的第一步踩泥,俗稱;“踩蓮花墩”。然後再以手工揉泥,景德鎮稱“挪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將泥料中殘餘的氣泡以手工搓揉的方法排出,並使泥料中的水分進一步均勻,以防止燒成過程中產生氣泡、變形或開裂。揉泥大約有兩種方式:一種類似揉麵,泥形呈旋渦狀;另一種形似羊頭,俗稱“卷羊頭”,景德鎮大都採用此方式。摟泥操作一般是在一條長板凳或平整的青石板上進行,泥凳前低後高,便於用力。操作是與凳面上墊一塊白布,操作者騎坐在凳上雙手用力揉壓泥團,依次將空氣排擠出。搓揉成長條形後,豎起壓短,進行第二次搓揉。如此反覆數次即可。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由於景德鎮瓷泥的柔軟性,且需內外修坯,拉制的坯體均比其他黏土要厚。拉坯不僅要注意到收縮比,而且還應注意到造型。根據不同的造型,較大的製品還要分段拉制。從在哪個部位分段,可以看出拉坯師傅的技藝好壞和水平高低。

給大家分享幾個鑑別手工拉坯和壓坯的方法

手工拉坯

粉末壓坯,粉末成形過程中,由粉末壓制得到的未經燒結的坯件,又稱生坯。對粉末壓坯有形狀、尺寸和效能的要求。壓坯的形狀和尺寸應使最終產品能符合圖紙要求。壓坯的效能有密度、強度等。合格的壓坯還不應存在如分層、裂紋等各種缺陷。粉末成形過程中,由粉末壓制得到的未經燒結的坯件,又稱生坯。對粉末壓坯有形狀、尺寸和效能的要求。壓坯的形狀和尺寸應使最終產品能符合圖紙要求。壓坯的效能有密度、強度等。合格的壓坯還不應存在如分層、裂紋等各種缺陷。

給大家分享幾個鑑別手工拉坯和壓坯的方法

機器

機壓坯與手工坯,顧名思義,機壓坯就是指做一個模具然後批次壓出來的坯。手拉坯就是手工製坯修坯。分辨機壓手工並沒有一個準確答案,只通過外形來判斷是機壓還是手拉,是不準確的。只通過盞底修刀痕跡來判斷是機壓還是手拉,也是不準確的。只通過盞的重量去判斷是機壓還是手拉,也是不準確的。手工拉胚產品一般手感較重。由於是手工製作的成果,所以即使是同樣的產品,高低、大小、輕重、形狀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因為如此,手工拉胚器形富於變化,可以特殊訂製,而且製作出來的胎體密度更好,更不易變形。由此可以看出,手工拉胚的建盞會更加理想。手工拉胚首先更具有藝術價值,傾注了匠人們的藝術靈魂。其次,大多數人喜歡建盞手拉胚的壓手感,給人宋代歷史文化的沉澱。

給大家分享幾個鑑別手工拉坯和壓坯的方法

手工拉坯

接下來劃重點了,首先看手感,是否壓手,手拉胚手感重,沉,機壓輕薄看底部,下面配圖為機壓的底部平整光滑,無輪盤轉痕。接下來看手拉的,手拉的底部自然帶有輪盤轉痕,有些明顯,有些細看也能發現。手工拉坯的瓷器,內部也有不規則的手工拉坯紋,有的是一圈一圈、有的是深淺不一,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到。機器壓模成型的,瓷器上一般找不到拉坯紋,或者是很規則的深淺一致的拉坯紋。用手摸,盞壁,看看是否有手指拉胚起伏的痕跡。手拉的盞型有靈氣,機壓的呆板。有無更靠譜的方式去挑選?找到值得信任的賣家,挑選閤眼緣的作品後,直接詢問賣家是否全手工製作,賣家一般是會如實告知的。有些工藝師只會燒製全手工作品,如果玩時間久了也就都瞭解了。看價格。一般同一位工藝師機壓盞與手工盞出廠價格就會有比較大的區別。你看的多了、玩的深了,手中建盞是手拉的還是機壓的,往往一拿便懂、一看便知。有不同意見的朋友歡迎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