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非遺傳承人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杜德光

杜德光,雲南省德宏州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絲吹奏和製作技藝傳承人。

葫蘆絲定製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定製內容:葫蘆絲定製

技藝:葫蘆絲製作技藝(純手工)

推薦定製款:紫竹葫蘆絲

材質:原生態紫竹、原生態葫蘆

(可聯絡匠人老師瞭解更多葫蘆絲作品哦!)

葫蘆絲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髮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常用於吹奏山歌、農曲等民間曲調。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整個葫蘆做氣室,葫蘆底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中間的竹管最粗,上面開著幾個音孔,稱為主管,兩旁是附管,上面只設簧片,不開音孔(指傳統葫蘆絲),只能發出與主管的共鳴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發“3”音,右邊附管不發音(或發低音“6”音)。

葫蘆絲起源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葫蘆絲是由中原的笙逐漸演進、改造而來的。笙,歷史久遠,發源於中原,後傳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其兩支副管不開音孔與古簫一樣,可用於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後來的簫、笛非常相似,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激進。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民族音樂工作者對葫蘆絲進行了不斷的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舞團首先把音域擴充套件為14個音。北京的一些文藝團體又製成兩種新葫蘆絲。其中的六孔葫蘆絲,可吹奏單音、雙音、單旋律加持續音及兩個和音旋律加持續音。既保持了原來樂器特有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大了音量、擴充套件了音域、豐富了音響色彩和表現力。

杜德光與葫蘆絲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杜德光在14歲時開始學習葫蘆絲的吹奏和製作,曾師從葫蘆絲王子哏德全,沙永明學藝。後以製作,傳承,銷售葫蘆絲為主。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一進入到杜德光的工作室中,就會看見各個地方都堆滿了大大小小的葫蘆,在杜德光工作臺上,堆滿了各種刀子和錐子,它們都整齊的排列在。選擇葫蘆一定要選擇成熟的葫蘆,這樣的葫蘆皮厚結實,不容易損壞……每當一個葫蘆絲作品成型後,他都會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彷彿是在看自己親手撫育長大的孩子一般。

推廣與傳承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在杜德光的不斷努力傳承創作下,他終於小有成就,曾到5省8市進行非遺展演,經常出國參加文化交流,共計參加了60餘場國內外和省內非遺文化交流與展演。

尊享定製 | 葫蘆文化經久不衰,“吹”出來的非遺民族風!

收穫的榮譽有多少,肩上的責任就有多大,而杜德光要讓國內外的遊客真正地感受到葫蘆絲文化的別樣魅力,在婉轉曲折的甜美音色中傳承中國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