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在北宋時期,遼國是北方絕對的霸主,在與北宋不斷交戰的同時,也壓迫著其統治範圍內的其他少數民族。此時,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勢力逐漸興起,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開始武力反抗遼國暴政,隨後建立封建政權,國號為大金。在滅掉遼國之後,金朝一統北方,對偏安南方、物產豐富的北宋垂涎欲滴,開始逐漸向南擴張勢力。

宋徽宗昏庸無能,膽怯畏戰,戰鬥力低下的北宋軍隊也同樣難以抵擋驍勇的金人騎兵。北宋節節敗退,金兵長驅直入攻到了汴京城下,徽宗嚇得直接讓位給兒子,於是宋欽宗繼位登基。宋欽宗卑躬屈膝地與金人議和,許以賠款割地,金人方才領兵退去。直至靖康二年,金人再次南下入侵,一舉攻破了汴京,俘虜了徽、欽二帝及數萬的皇室、官員和平民,史稱“靖康之難”。接下來,我們就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奢靡享樂之風盛行

後世人評價“靖康之難”成因,大多認為宋徽宗趙佶需要負主要的責任:他身為皇帝卻不務正業,導致朝政混亂,奸臣當道。加之金人鐵騎驍勇善戰,不可阻擋,才最終導致北宋遭此大劫。明朝思想家王夫之曾評價徽宗,有錢不知道如何花,有兵不知道如何用,有人才卻沒有任,又怎能不會亡國。而南宋人有著另一種態度,他們認為造成“靖康之難”的內因遠遠要大於外因,也就是說朝廷內部的諸多隱患,遠遠要大於金人崛起帶來的外部隱患。

在南宋人看來,奢靡享樂之風盛行是造成“靖康之難”亡國的主要原因。宋徽宗追求奢侈,生活糜爛,他命手下從全國各地進貢花石,並常年大肆修造宮殿園林。這大大消耗了北宋的國力,勞民傷財,使得天下百姓怨聲四起,統治根基出現了動搖,這才給了金人南下一個可趁之機。上行下效,皇帝平日裡窮奢極欲,官員自然也會爭相效仿,甚至以此為榮。而北宋商業手工業發達,經濟發展較好,民間富饒之家甚多。因此,席捲官場的奢靡之風也吹入了尋常百姓家,百姓也隨之追求奢侈生活。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一詩中寫道:“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這一句反映了北宋社會的另一個不良風氣:貪圖享樂。北宋時期很多詩詞中,都喜歡錶達出縱情山水、沉溺遊樂的情感,這就反映出當時社會上至皇室官僚,下至平民百姓都沒有一點危機意識。與遼國多年的頻繁交戰,長期處於下風的不利形勢都沒有影響到北宋人遊玩的興致,直至金國將遼國滅掉,對北宋之地虎視眈眈之時,北宋人才開始恐慌起來,但為時已晚。

北宋統治階級帶動了奢靡享樂這種消極風氣蔓延至全社會,這就為以後的亡國奠定了基調。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當時那個群雄爭霸,弱肉強食的年代,缺乏憂患意識必定會導致被其他政權所吞併,“靖康之難”的發生就是這句話最有說服力的證明。正如王夫之所說:“有財而不知所施。“北宋統治者不是將國庫錢財用於鞏固邊防、訓練軍隊,而是大肆揮霍於玩樂之事,最終導致了屢屢戰敗。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禦敵策略的失敗

首先要說的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一點——缺乏憂患意識。南宋人認為,金人之所以能夠舉兵南下,攻佔汴京,本身的軍隊戰鬥力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挑準了時機。最初北宋沒有意識到金人也是潛在的敵人,還答應了與金人共同攻遼,這無益於養虎為患。等到金人第一次攻到汴京城下之時,欽宗決定同金人議和,金人答應了這個要求就此退兵。但是北宋在遭受到如此沉重的打擊之後,還是沒有吸取教訓調遣兵力、加強防備,這就導致金人第二次南下勢如破竹,一舉攻破汴京。可見,憂患意識的缺失,導致了北宋統治者對金人假意的停戰協議深信不疑,這才導致失去了交戰的主動權,只能被動挨打。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而對於抗金之事,北宋大臣分為主戰派和投降派。金人第一次攻到汴京時,主戰派大臣李綱領兵守城,金人久攻不下,便開始威逼利誘投降派。在投降派的大肆勸說下,宋欽宗奪取了主戰派大臣軍權,重用投降派,導致了金人從汴京撤退之時宋軍沒能把握住機會順勢追擊,為金人的第二次南下儲存了大量實力。李綱在南宋時期說道:“靖康之間,唯其國是不定,且戰且和,議論紛然,致有今日之禍。”可見大敵當前,北宋大臣不能同心協力,朝廷內部反而引發了尖銳的矛盾,而欽宗舉棋不定,最終支援投降派,這正好給金人攻佔汴京提供了方便。

南宋人並不承認宋金軍隊戰鬥力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他們認為金人本不會如此順利就攻佔汴京。在金人第一次攻宋時,主戰派代表李綱、韓世忠等人率領宋軍也曾屢次擊退金兵,取得了顯著的戰果,金人並不是不可戰勝,相反宋金之間的實力應該是勢均力敵的。北宋之所以發生“靖康之難”,完全是禦敵策略的失敗。先是缺乏憂患意識,遼滅亡後沒有正視金國這個潛在的大敵;在金人兩次攻宋時,朝廷都沒有做到未雨綢繆,調遣兵力,守城佈防的戰前準備工作也不夠及時;最重要的就是內部官員意見不合產生了矛盾,抗擊金人的態度不夠堅決,最終投降派的得勢導致了北宋的覆滅。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統治者親小人遠賢臣

南宋人認為,北宋的滅亡主要緣於“本於君子小人之混淆,君子常不勝。”意思是滅亡的根本原因是朝廷之中賢臣與奸臣並存,並且往往賢臣被打壓,奸臣當道。南宋人口中的小人,指的就是蔡京、童貫等北宋重臣。

南宋人認為蔡京“鉅奸老惡”,他身居宰相要職,統領百官,卻敗壞朝綱,排除異己,打壓忠臣,是北宋“六大奸賊”之首。宋徽宗本就不喜歡處理朝政之事,在蔡京的蠱惑下,更是縱情玩樂,大興土木。蔡京利用給皇帝進貢花石為名,大肆斂財,下層官員也藉此機會壓榨百姓,導致民間怨聲載道,階級矛盾愈發尖銳。加之徭役沉重,政治黑暗,造成了嚴重的內部積患,而統治者此時仍不以為意,殊不知國破被俘之日已越來越近。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另一大奸臣便是童貫。童貫掌握北宋軍權,在邊境與遼國交戰多年,戰功寥寥無幾,卻深得皇帝寵信。童貫此人好大喜功,然而卻對領兵作戰之事一竅不通。在宋金協同攻打遼國之時,童貫率領二十萬宋軍進攻遼國都城燕京,卻大敗而歸,讓金人徹底看清了北宋的真正實力,為日後的靖康之難埋下伏筆。童貫治軍無能,還嫉賢妒能,導致其他有能力的將領大多遭到排擠。他甚至主動在邊境對金人進行挑釁,引發爭端,也為金人舉兵南侵提供了藉口。而童貫多年邊境的佈防此時卻不堪一擊,根本無法抵擋金人的進攻。因此,南宋人認為,北宋“兵制敗壞”童貫罪不可赦。

北宋末年政治混亂,奸臣當道,正是造成靖康之難的根本原因。北宋統治者親小人、遠賢臣,導致國家積患已久,而金人的南下只是加速了它的滅亡。北宋並非無能人可用,只是這些有才能之人大多遭到奸臣排擠,鬱郁不得志,無法儘自己所能報效國家。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

南宋人將“靖康之難”的原因歸罪於王安石變法的失敗,甚至認為這是多方原因中最為根本的一點。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援下開始進行變法,本意是為了富國強兵,改善北宋外憂內患的艱難境況。但是變法牽動了很多人的利益,因此一經頒佈就遭到了多方勢力的阻攔,最終保守派代表司馬光得勢後,費盡新法。南宋人認為王安石的變法,非但沒有實現它最初的目的,反而還加重了北宋積貧積弱的程度,甚至說“未見其利,只見其害。”

不僅僅是朝中大臣極力反對,民間百姓也對新法的實行怨恨不已。起初,王安石的變法在農業方面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也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支援。但是後來北宋連年天災,糧食收成受到了極大地影響,農民甚至還沒有養家的口糧。地主階級趁機進一步壓迫農民,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而王安石本就主張“不敬天地,不宗祖法”,這就導致百姓將一系列的天災人禍全部歸罪於王安石的變法,認為這是上天給予的懲罰,甚至南宋人還認為“靖康之難”也是北宋不敬天地帶來的報應。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由此可見,儘管王安石變法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卻沒有收到好的成效,反而進一步導致了北宋社會階級矛盾尖銳,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不斷,嚴重破壞了北宋政權的統治根基。本就逐漸衰落的北宋政權由此更是雪上加霜,國力大不如從前,給金人提供了趁虛而入的大好時機。

從南宋人的評價中,分析靖康之難的多方成因

南宋人對“靖康之難”的多方原因,雖然也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和觀點片面性,但是也對後世人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靖康之難”在南宋人看來,無非就是這幾個方面的原因:奢靡享樂之風盛行使得北宋統治階級與平民百姓都缺乏憂患意識,沒有意識到金人興起會對北宋造成極大的威脅;禦敵策略的失敗,導致金人大舉入侵之時沒有遭遇強烈的反抗,最終攻陷汴京城,製造了“靖康之難”;統治者親小人遠賢臣,導致奸臣當道,為禍朝政,使得有才華之人難以發揮自己的能力,無法施展抱負;王安石變法的失敗,某種意義上也加重了北宋積貧積弱的情況,北宋面對金人的入侵更加無力抵抗,最終導致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