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VS大乘佛教!兩千年前的兩派相爭,試問孰優孰劣?

公元1世紀前後,在貴霜王朝的滋潤下,印度佛教煥發新生,再一次昌盛,一些佛教高僧重新整理佛教教義,並進行仔細考究,著出了一批《般若經》《法華經》等佛學經典。但是,這時期卻出現了佛教的分化,小乘佛教的形成和大乘佛教的出現,展開一波角逐,爭出個孰優孰劣。

小乘佛教VS大乘佛教!兩千年前的兩派相爭,試問孰優孰劣?

佛教有王朝的支援,部分佛教徒過上條件優裕的生活,並與統治階層有著密切關係,這些屬於上層的佛教徒逐漸脫離一般群眾。這些僧侶逐漸改變清苦、精進、普渡眾生的形象,住進舒適的佛寺中,進行繁瑣考證,或冥思苦想,走上獨善其身的道路,這就是佛教當時上層僧侶分裂出來的部分教派,其只講自我解脫,不講普渡眾生,猶如一隻小船,只能搭乘少數人,故而被稱為“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VS大乘佛教!兩千年前的兩派相爭,試問孰優孰劣?

小乘佛教走獨善其身的道路,這引發下層佛教徒的不滿,部分下層僧侶則開始掀起了一股佛教改革的浪潮。這些要求改革的僧侶逐漸團結一起,他們強烈批判獨善其身的佛教部派,貶稱其為“小乘”;同時強調在自己到達彼岸前,要先拯救眾人,把眾生救出苦海,走一條普渡眾生的道路。這些僧侶稱自己的教義主張比作一艘大船,能搭乘更多的人,因此稱為“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VS大乘佛教!兩千年前的兩派相爭,試問孰優孰劣?

小乘佛教只信仰釋迦牟尼佛,認為世間萬佛不過是釋迦牟尼的化身,大乘佛教則認為,佛不止一個,過去、現在、未來以及十萬世界有無數個佛,釋迦牟尼只是其中之一。小乘佛教有“諸法實有”的觀點,偏向樸素唯物主義;而大乘佛教則提出“空”,“一切諸法”(萬事萬物)都不是真實的,沒有固定的實體,皆為虛空。

小乘佛教VS大乘佛教!兩千年前的兩派相爭,試問孰優孰劣?

小乘佛教,另一個稱呼是傳統教派,尊奉著較接近釋迦牟尼時代的佛學經典,忠實於釋迦牟尼原來的教導;而大乘佛教則主動創作出新的佛學經典,這些是更為適合民眾所接納的教義。一舊一新,小乘佛教與上層有密切聯絡,而大乘佛教的基礎在民間,兩者長久相互較量,結局似乎早已冥冥註定。

小乘佛教VS大乘佛教!兩千年前的兩派相爭,試問孰優孰劣?

獨善其身多自滅,普渡眾生永長存!新事物註定戰勝舊事物,何況大乘佛教有群眾的支援,其勝於小乘佛教則是必然。故而後來的大唐玄奘,更是有千里迢迢去西天取經的故事。當然,大乘與小乘,皆是同一家,兩者一直長存,相互影響與促進。

大乘與小乘,兩者孰優孰劣?佛心像虛空一樣寬廣,兩者都能平等共存,這便是佛的答案吧…

朋友們會覺得怎樣呢?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