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為秋殤

深秋時節,當一場接一場的寒霜,吻向萬物的時候;秋的心跳便不再那麼有力,而是加速走向衰竭。

對於曾經的蔥鬱與喧鬧,此時的秋無疑是哀傷的。既然謝幕無法避免,何不走的熱烈一點呢?

如此,人們在別的季節裡,自然會常憶秋的美好了吧?

何必為秋殤

恐笛音驚了秋夢

草木正枯萎著,即使掙扎,也漸漸失了力氣。所有的落葉喬木,即使無風,也不時有葉子在飄落。

漸而光禿的樹椏,堅守的信心漸至於無,連風中的低泣,都變得尖刻起來。

此時,“秋風掃落葉”實在是意境最貼切的寫照。而它們佝僂的身影,不正是秋的縮影嗎?

何必為秋殤

動物對於氣候變化的感知,要遠比人類敏感的多。所以,對於粗心的人來說,你根本發覺不出它們的變化。

比如情緒的躁動,鳴叫聲的急迫。甚至,你會忽然發現家裡的燕巢空了,幾日不見它們的影子。

就連什麼時候大雁已經飛走,也茫然不知。

何必為秋殤

葉落時,燕已歸

而如果你再稍加留心,自然也會發現很多小動物的變化。比如蝴蝶已經不見蹤影,蜜蜂也是如此。就連螞蟻,都很少出來活動了。

所以,寒秋是很多生命集體大退場的時節。處處“風蕭蕭兮易水寒,綠色一去兮不復還”,讓人平添許多哀愁。

而對於人來說,面對這無法改變的自然法則,也只能被動地用舊有的方式,迎接季節的轉換。

何必為秋殤

君欲去,留不住!

不過,雖然此時此刻,主基調是蕭瑟的。但還是有熱烈及嬌豔存在,她們是才寒秋的亮點,是秋逝前的明燦。

從而讓我們遠離了秋老的憂傷,卻陶醉在寒秋的美好與精彩中。

其實,這又何嘗不是秋終結前的奉獻,不是其生命的拼命一搏呢?

何必為秋殤

低頭思,已豁然

那漫山楓樹的紅,不是早已經讓先人吟出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了嗎?

那片片金黃誘人的杏葉,不是也有“秋深凜風漫繞枝,滿天鴨腳盡金黃”嗎?

至於嬌媚的秋菊,更是給我們提供了無數的視覺盛宴。也讓多少文人墨客,欣然詠贊呵!

何必為秋殤

抬頭望,希望在

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就極力讚美了菊花不與百花爭的性格。

以及“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更是惟妙惟肖地描繪出菊花獨特的性格。

因此,即使是寒秋,也值得銘記。因為,荒蕪中有堅持;凋萎裡,有綻放。

何必為秋殤

此番秋逝去,春歸已不遠

由此可見,冬日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君不見冰雪中,梅花依然熱情似火嗎?

而那一株株擎雪的山松,又有那一次沒有等來春暖花開呢?

20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