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官佩戴玉象徵身份,玉帶原來只有這幾種官員草能佩戴!

大家好我是小好說說說,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講解古代百官佩戴玉象徵身份,玉帶原來只有這幾種官員草能佩戴!

古代百官佩戴玉象徵身份,玉帶原來只有這幾種官員草能佩戴!

人物神態、動作皆生動傳神,細部的紋樣、衣褶線條爽利,氣韻生動。深目高鼻、窄袖高靴的胡人樂師在唐代頗為流行,敦煌壁畫中更是常見他們的身影,可見“龜茲樂”、“西涼樂”果然是成為整個國家的風尚了。 金 春水玉飾 遼金皇帝不忘祖先遊牧的習俗,故而有“四時捺缽”的制度。所謂“四時”即指春夏秋冬四季,而“捺缽”即契丹語中行營的意思。根據四季交替變換“行在”之所。“春捺缽”放鷹、狩獵、鑿冰鉤魚捕天鵝,“秋捺缽”則狩鹿、捕熊,看似輕鬆愉快,其實並非純粹的遊樂。遼代的“四時捺缽”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金的“捺缽”,重要性雖不及遼,但仍集中體現了女真民俗和文化的許多特質。

古代百官佩戴玉象徵身份,玉帶原來只有這幾種官員草能佩戴!

“春水玉”即以表現“春捺缽”的場景為主,構圖上常以海東青捕天鵝或者天鵝、大雁穿行於荷花蓮葉中為主。《金史》:“金人常服,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其從秋山之服,則以熊鹿山林。”雖然遼代也有四時捺缽,但是金人始以“春水、秋山”題材制玉的。海東青是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常用的撲捉天鵝的猛禽,極為珍貴,與天鵝同為遼金時代人們最為尊崇的兩種動物形象,撲殺、噬咬天鵝的瞬間看似暴力,實則在表現矯健的海東青之外,天鵝也並非一味束手就擒,而危難來臨時仍不失其優雅,即便是最優秀的獵手大概也不免要動容的。 這件春水玉飾巧妙地利用玉材的色澤,將藍黑色的部分雕刻成海冬青,與溫潤的白色天鵝形成強烈的對比,讓人過目難忘。金 秋山玉爐頂 爐頂還是帽頂,這是一個問題。明人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近又珍玉帽頂,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者,價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蓋上嵌飾也。問之,皆曰:此宋制。又有云:宋人尚未辨此,必唐物也。竟不曉此乃故元時物。

古代百官佩戴玉象徵身份,玉帶原來只有這幾種官員草能佩戴!

元時除朝會後,王公貴人俱載大帽,視其頂之花樣為等威,嘗見九龍而一龍正面者,則元主所自御也。當時俱西域國手所作,至貴者值數千金。本朝還我華裝,此物斥不用,無奈為估客所昂,一時競珍之,且不知典故,動雲宋物。其耳食者從而和之,亦可哂矣。” 沈德符生活之時代雖距離蒙元已經有距離,但是《萬曆野獲編》史料的價值還是很高的。沈德符認為所謂的玉爐頂實際上就是蒙元時所用的帽頂,只是明以後服裝樣式有所變化,帽頂沒有了用處卻被調劑用來當鐘鼎彝器蓋子上的爐頂了,豈料效果不錯便意外地流行起來,連其價格也順帶著扶搖直上了。 問題是,考古發現從未見到過所謂的帽頂,元人畫像中看似帽頂的裝飾則難以成為信服的例證。好不容易在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中同時出土了爐頂與官窯的鬲式爐、獸耳爐、三足爐等幾件看似相關的瓷器,但群眾挖掘致使出土時的位置不明,可能為木質的爐蓋更是不見蹤影,難以確定這爐頂是否就是用在爐蓋上面了。

古代百官佩戴玉象徵身份,玉帶原來只有這幾種官員草能佩戴!

總之,究竟是爐頂還是帽頂,沈德符的記錄是否準確,有待於討論了。 這件爐頂上飾鹿群出沒于山林中,正屬典型的“秋山玉”。 “乾坤有精物,至寶無文章。 雕琢為世器,真性一朝傷。”玉佩飾或懸掛於身上或者用作杖頭、扇尾的墜飾。在明代,“螭龍”這種頭似虎、爬行狀的神獸寓含著吉祥之意,故而民間極為推崇。螭龍攀附在玉環之上,身體從玉環中穿過,構圖設計、鏤雕工藝皆極為精巧。相較而言,環左上部的鳳比較簡單,造型上略有粗率之感。 明 持荷童子 明代制玉業相當之發達,從皇家到民間,日用、配飾、陳設、文玩等玉器品類、數量均遠超前朝。此外,出現北京、南京、蘇州等碾玉中心,尤其是蘇州,碾玉之規模與水準為全國之冠,更難得的是湧現出如陸子岡這樣的名工巧匠。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玉器在民間大為流行,富裕階層的普遍收藏帶動了市場,而文人的喜好更是直接提升玉器設計與製作的水準。

古代百官佩戴玉象徵身份,玉帶原來只有這幾種官員草能佩戴!

好了,今天的精彩文章就為大家講到這裡吧,關注小編,每天為大家分享精彩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