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據說,每到冬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南方人羨慕擁有暖氣的北方人,因為屋外北風飄飄,屋內卻溫暖如春。在坐擁暖氣、空調的今天,你有沒有想過在沒有高科技設施加持的古代,人們在寒冷的日子裡都是怎麼取暖的呢?

最原始的取暖方式當然是烤火,可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需求的提升,煙熏火燎、圍火而坐的取暖方式顯然不太體面,沒見過哪個大戶人家是圍著一堆火過日子的,更別說什麼皇上妃子、王公大臣。為了對抗嚴寒,聰明又智慧的古人早就學會了在建築和器物上做文章。

我們先來說說建築上的取暖措施。

01 地龍

在清宮戲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管事太監說到一個詞,叫做地龍。一到冬天,太監們就說今年的地龍該燒起來了。這裡的地龍就是古代一種非常有力的取暖措施,有點類似於今天的地熱。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對,你沒看錯,早在古代我們的先輩們就已經會使用地熱取暖了,只不過取暖的方式和現在比略顯傳統。古代的地熱是在宮殿下面挖出火道,然後將燃燒的木炭倒入坑口,燃燒的木炭帶來的熱空氣順著火道流通,慢慢就將室內的地面烤熱了,烤熱的地面又帶動了室溫的上升。而且為了防止煙霧產生,古人還貼心的將火道的坑口都設在室外,火道盡頭的排煙孔也放在室外,設計的非常精巧。

以前伺候過慈禧起居的宮女在回憶錄《宮女談往錄》中就曾評價過古代宮中使用的地龍,她說:“宮殿建築都是懸空的,像現在的樓房有地下室一樣。冬天用鐵製的轆轤車,燒好了的炭,推進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裡像在暖炕上一樣。”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但是地龍雖然好,可是成本很高。它不僅前期需要施工在宮殿下挖好坑道,後期使用起來也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非一般人家能夠支撐,即使在皇宮裡,也只有主要的宮殿有,比如皇上的心殿、皇后的坤寧宮等等。現在北京故宮坤寧宮的暖閣裡就還 保留著有關地龍的展示,如果你有心尋找的話,還能在一些建築臺基上見到坑口和排煙口。

02 火牆

和地龍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取暖設施叫做火牆。提到火牆可能很多東北的小夥伴都不陌生,至今在東北的很多平房裡,仍然保留著冬季使用火牆取暖的方法。

所謂火牆就是在屋內建造一些空心的“夾牆”,牆下面留有火道,在炭口點火之後,熱氣就會順著夾牆提升屋內的溫度。火牆往往與灶、炕聯通,屋內不僅牆面是熱的,供人休息的炕也是熱的。在《東韃紀行》一書中,就有關於火牆的記載:“屋內四周壘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於兩端之近門處從上鑿孔修灶。故炊煙不外溢, 均經炕洞達屋之四周後,從屋外之木煙筒中冒出。因此,嚴冬積雪季節,屋內亦感溫暖,不穴居亦可過冬。”

和地龍相比,火牆的建造相對簡單,不用巧思冥想的設計坑道的走向,也不用大興土木的挖掘地下坑道,取暖的成本一下就降低了。清軍入關前皇上居住的瀋陽故宮裡,大多采用這種取暖方式,現在去參觀,依然能看到火牆、火炕的痕跡。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除了建築取暖,古人還有很多取暖神器,比如說火爐、手爐、湯婆子。我們先來說說火爐。

03 火爐

在古代,火爐是一種最常見的取暖工具。無論是豪富之家還是平民百姓,都會在寒冷的冬季生起一爐火取暖。有條件的就用精緻點的火爐,沒條件的一個火盆也足矣。

在電視劇《琅琊榜》中,我們的梅宗主就常坐在火爐邊取暖。白居易也曾經寫詩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被引為冬日飲酒會友、紅塵瀟灑的佳話,那麼取暖的火爐有多大呢,能發揮多少取暖的威力?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這全要看你的選擇,古代的火爐可大可小,大的可達數百斤、一米多高,小的隨手可提甚至可以藏於袖中。

與火爐有同等功用的還有炭盆、熏籠。這三者大體都是一個能夠盛裝木炭的容器,上面覆著鏤空的爐蓋或是金屬網蓋,既能防止物品跌落引燃,又能防止火星外濺、煙霧四溢。

為了美觀好看,火爐和熏籠等取暖裝置也逐漸附帶了一些工藝設計,想想我們看過的電視劇,大多書房或者閨房裡的火爐都造型精緻、用料考究,什麼青銅鎦金的、掐絲琺琅,立在房間一隅,好似一個裝飾品。

更有一些雅緻的才子佳人,在取暖的同時,還在火爐中放入一些香料,既能中和木炭燃燒的味道,還能別出心裁的為自己的屋子添上一縷馨香,藉著那爐火的溫度,為枯燥又寒冷的冬日增加一點清新和別緻。在這裡,火爐不僅發揮了取暖的功能,也兼具了裝飾、薰香等功用。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據說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就曾發明一種“炭蜜鳳凰”,他將炭屑、香料用蜂蜜調和,壓制成鳳凰的形狀,拿白檀木襯在爐子下焚燒,味道清甜,聞之慾醉。《甄嬛傳》中,雍正賞給華妃的歡宜香,也是添在火爐裡。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04 手爐

雖然火爐是古代取暖最常見的工具,越大的火爐取暖效果也越好,但大的火爐畢竟不便移動與攜帶,於是暖手寶的前身——手爐上線了。

手爐多為銅製,造型小巧,內建炭火,內有爐罩,外有提柄,因為可以捧在手上,藏在袖中,又叫做捧爐和繡爐。在明清時期的女子間最為流行。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為了討女子的喜歡,手爐的製作都非常精巧,常見的有圓形、方形、花籃形、南瓜形、八角形等等,爐身上也會刻有福祿喜壽、梅蘭竹菊等喜慶花紋,為了避免燙傷,手爐外還會有一層製作精美的爐套,《甄嬛傳》中安陵容就曾送給過嬛嬛一個手工製作的爐套,還用的是一種價格不菲的料子以表盛情。

不同樣子的手爐捧在手裡既小巧又溫暖,幾乎是古代夫人小姐們外出、居家伴手的標配,所以在很多影視劇中,你總能看到它的出現。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05 湯婆子

除了用碳取暖,古代還有一種更為廉價、廣泛的取暖材料,那就是熱水。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湯婆子”這種說法,總有丫鬟對小姐說“天冷了,我給您灌個湯婆子吧”,這裡說的湯婆子就是一種用熱水取暖的工具。

湯婆子簡單說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使用的熱水袋,只是比起熱水袋,湯婆子的成本可就要高多了。古代的湯婆子大多是金屬製的,多用銅和錫,其中以銅製為優,紫銅優於黃銅。湯婆子的長相和手爐差不多,常見的有圓形和橢圓形,其中橢圓形便於放置,使用起來效果更佳。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使用時,我們將熱水注入湯婆子中,擰緊閥口,裹上一層布料,放在床鋪裡,隔一段時間移動一下位置,就能在就寢前收穫一個舒舒服服、熱熱乎乎的被窩了。人睡覺時,再將湯婆子置於腳下暖腳,自是一宿安眠。大文豪黃庭堅就曾經寫道:“小姬暖足臥,或能起心兵。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這裡的腳婆,說的就是湯婆子。

說來,湯婆子這個名稱也確實有趣,大概古代的文人墨客總愛給器物起一些別名,比如說錢叫孔方兄、納涼工具叫竹夫人,古代的熱水叫做湯,這個取暖工具又是放在腳邊的,索性便取了對女子的賤稱叫做湯婆子。婆子雖老,卻總能熨貼人心。

宋代詩人顧逢也寫有詩作《湯婆子》,其內容如下:“皤然一器微,有用在冬時。永夜寒如許,孤衾暖不知。少年皆見棄,老者最相宜。卻恨無情處,春來便別離。”

因為熱水的成本低,所以湯婆子一直是古人冬日取暖的良伴,到了明清時期幾乎走進了每家每戶。現在南方的很多地方也依然保留著使用湯婆子的習慣,在淘寶上隨意搜一搜,你會發現不少販賣湯婆子的賣家,我們熟知的“王大隆”和“張小泉”這兩家做刀剪出名的老字號,也還在出售著各種款式的湯婆子。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

好的湯婆子用料講究,對金屬的厚度和密度要求很高,而且精美耐用甚至可以傳家。即使現在我們有了成本更加低廉、使用更加方便的熱水袋,湯婆子攬在懷裡既不用擔心她漏水燙傷、也不用擔心她有橡膠的氣味,端得是一個可以依靠的好物,這或許也是婆子的體貼的溫柔。

看了這麼多,不得不感佩古人的奇思妙想與生活本領。想來即使在古代的冬天,處在設有地龍和火牆的暖閣裡,屋子中間再擺上一個焚著香的火爐,哪怕外面天寒地凍,屋裡的人也能度過一個閒適的冬天吧,就算是沒有地龍與火牆,擁上一個暖暖的湯婆子,裹上厚厚的棉被,也是一場冬日好夢。

歷史很長,文章很短,這裡是大語文博館,小編願帶大家在腦洞中看歷史。喜歡的朋友請點個關注呦

地熱火牆暖手寶,古人對抗嚴冬,也有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