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保持敬畏,多一種美感

首先,現在心理學家有明確的定義,“敬畏”,就是看到一種比自身偉大得多的事物,你所產生的情緒。這個東西可能說特別大、特別美、特別高水平,或者特別重要,而你的體驗就是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觀都需要改變才能理解它。

對世界保持敬畏,多一種美感

比如說,人生第一次面對一片空曠的大平原,很高的山,一望無際的海洋這些壯麗的景色,人會感到敬畏。再比如說,目睹自己孩子出生,這是生命的奇蹟,你也會感到敬畏。

心理學家之所以研究敬畏,是因為感到敬畏,會讓人的思想和行為有一些變化。

敬畏能讓人更迷信。你會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也許世界有一個更大的主宰,你可能更容易相信上帝存在。

對世界保持敬畏,多一種美感

敬畏能加強人的集體認同感。你感到自身的渺小,就越發願意成為某個集體的一員。

敬畏能讓人更願意與人合作。有實驗表明產生敬畏感之後,人會更願意捐款和幫助他人。

敬畏還能讓人更熱愛和平。有調查研究發現,凡是上過太空的宇航員,都會表示在太空看地球的時候,那種敬畏會讓他強烈地感到整個人類是一個整體,人與人之間都是有聯絡的!搞什麼爭鬥呢?

對世界保持敬畏,多一種美感

而且我們喜歡體驗敬畏。有研究發現《紐約時報》刊登的那些壯觀的宇宙照片特別容易被轉發,人們是在分享敬畏感。

以我之見,所謂敬畏,就是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他的認知範圍之外的“恐慌區”的事物產生的情緒。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美好體驗!沒有敬畏之心並不代表一個人很厲害,只能說明這個人的格局太小,只關心自己身邊的一點事情。

但是,敬畏,應該是探索未知的開始,而不應該僅僅是一段旅遊式體驗的結束。

特別高的科技,特別漂亮的明星,特別牛的學者,都可能讓人敬畏。我們面對這些東西人很可能迷失自我,就好像五十年代目瞪口呆地盯著電視看得觀眾一樣。一旦進入這個狀態,你就成了“行為設計學”的操縱物件。

對世界保持敬畏,多一種美感

可是如果你敬畏夠了以後,能跳出來一步,你才能把這次敬畏體驗變成認知升級的機會。

以上就是今天的精選內容,對於感覺有啟發的文章,還是建議你按照索引目錄,回讀一下原文。

現代世界複雜、熟悉又陌生,探究它不僅是為了得到它,探究本身就是一種樂趣,有句話說:

對世界保持敬畏,多一種美感

“用遊標卡尺測量美感,才是通往星辰大海的終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