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勐梭回來多日了,那如畫的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從勐梭回來多日了,那如畫的山水,如詩的風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龍潭邊漫步,佤族城堡中瀏覽的情景,時不時地浮現在眼前難以釋懷……。勐梭是雲南省西南部一個邊境小鎮,屬普洱市西盟縣管轄,也是如今西盟縣政府住地,或者說是西盟的縣城。勐梭距省會昆明675公里,距普洱市222公里,與相鄰的瀾滄縣城54公里,孟連縣城58公里,西南距中緬國境線62公里。他山之石可攻玉,參觀學習和考察交流是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更新觀念解放思想的好方法。我到去是隨滄源縣人大民族文化與生態旅遊建設考察團,前去勐梭學習取經的。

​從勐梭回來多日了,那如畫的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二十多年前,我曾經到過西盟,那時的縣城還在勐卡。西盟與我的生活工作地滄源是中國佤族的兩大主要聚居地,自然也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不僅地理位置毗連,二者有許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西盟和滄源有一個共同的俗稱叫阿佤山。兩地的佤族同根同源,民間都流傳說著司崗裡的故事,都把牛作為圖騰,都有以個傳說中的英雄江山木落。在我的印象裡西盟和滄源生產與生活習俗也相差無幾,一樣的的黑面板一樣的民族,一樣的邊疆一樣的山地,最為相似的是一樣的欠發達。可自從十多年前,縣城遷來勐梭河谷後我再也沒到過西盟。

​從勐梭回來多日了,那如畫的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幾天的實地參觀學習讓我對西盟新縣城勐梭鎮,有了些初淺的瞭解。縣城勐梭鎮就在盟梭河谷的裡的勐梭村,人口約六七千人,面積不足三平方公里的縣城,街道很少不過十條,寬敞街道行人稀少,是個名符其實的袖珍小城,但勐梭是目前我所到過的生態環境最好的縣城。其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佤文化韻味,每幢房屋都突出佤族幹欄式建築風格,佤族圖騰牛頭和葫蘆,菱形圖案,農具,弓弩,日常生活器具等應有盡有。紅、黑、白三底色的過度處理的非常恰當,使整座小城與河谷兩面的青山、樹林渾然一體。當我走在小城中四處遊蕩的時候,卻產生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就象自己來到了童話中的阿佤王國。

​從勐梭回來多日了,那如畫的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勐梭鎮總面積252平方公里,地處西南橫斷山末端,地形起伏較大,山高坡陡谷深,海拔在803米至1955米之間,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5℃,年平均氣溫19。6℃,年降雨量在2558至3200毫米之間。屬全年無霜的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和正南風。勐梭鎮下轄勐梭村、里拉村、班母村、他朗村、王莫村、秧洛村6個村委會及一個社群居民委員會,7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459人,是一個以佤族、拉祜族、傣族等10餘種少數民族雜居的農業鎮。勐梭是一片神奇美麗的土地,當地土著居民認為萬物皆有靈的原始宗教或圖騰,對整個河谷的生態植被保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她至今青山常綠、綠水常流。在延綿的幽谷中,孕育出常年飛瀉的的裡坎瀑布,神秘靈秀的勐梭龍譚,更令人稱奇的是西盟阿佤山多為石灰岩地質,整個勐梭河谷也為石灰岩地質為主,唯有縣城周圍約百餘平方公里的區域卻是紅砂岩地質。

​從勐梭回來多日了,那如畫的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縣城南面有一天然的水塘,名叫-勐梭龍潭。她總是伴隨著種種離奇傳說故事,披著神秘面紗。其實她離我寄宿的司崗裡大酒店直線不過五十米,沒有太多的人工雕鑿,是大自然的造化。形似蘑菇狀,面積約六七百畝畝。潭水清澈見底,四面環抱的秀麗青山倒映湖中,景色靜謐、秀美。潭邊森林茂密,古木參天,潭邊苔蘚遍地,龍潭邊有一環形道路供人們遊覽觀觀,至今仍保持著原始自然的生態景觀。相傳很久以前龍潭是一個寨子,有一天,一條鯉魚進入寨子的水井裡,寨民們把它撈出來煮吃了,只有一個寡婦和她的孩子沒有吃。寨民們那裡知道他們分吃的鯉魚是龍王的小女兒,第二天,整個寨子陷落了,滔滔大水淹沒了整個寨子。

​從勐梭回來多日了,那如畫的山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裡

龍潭周邊林木繁盛,一陣清風吹來片片樹葉和花瓣落入水面,但不多時就不見了,據說是那些勤快的小鳥用嘴叼走的,它們把湖面打掃得乾乾淨淨,所以水明如鏡。我曾細心觀察龍潭水面確實不見枯枝落葉,只見幾朵睡蓮花和遠處戲水的野鴨,還有樹木和蘆葦的倒影。更有意思的是勐梭龍潭與緬甸弄曲龍潭會同時出現渾濁或變清的神奇現象。據說勐梭龍潭與境緬甸80公里之外的弄曲龍潭互為夫妻,平時就算下多大的雨勐梭龍潭都是清澈的,但到了4月11日木鼓節前後,就算不下雨,也會變渾濁三天天。許多傳說故事和難解的自然之密,把我帶入美妙的幻景之中,更增加勐梭龍潭的神雖然已是冬季了,在勐梭這方天地裡,卻依然春意盎然。她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生態植被很好,清幽的山谷,不見村寨,潭中有林,潭在林中,城在林中,城中有林。勐梭美在人和自然的和諧,靈在龍潭的水,秀在山林,妙在極富佤文化特色的城堡。山水生風景,風土育人情,和諧是大美。用這句簡單的話語,來概栝我勐梭之行的感受和體會是最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