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伯奢的教訓,面對是非分清善惡,不要做東郭先生!

曹操殺了呂伯奢

面對陳宮的質問說出了那句驚世駭俗的

名言

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

天下人

負我

”。

從此曹操的負面形象

像顆螺絲釘被釘在了歷史書卷中,

只是可惜了呂伯奢全家。曹操自然是殺錯了,

但呂伯奢的做法更是一錯再錯。他就像東郭先生一樣救了狼卻被狼吃了。遇到壞人和危險的時候要分清善惡、明辨是非、區別物件,幫助那些應該幫助的人。

呂伯奢的教訓,面對是非分清善惡,不要做東郭先生!

故事回到數個小時前。

曹操和陳宮一路逃竄,提心吊膽如驚弓之鳥。回鄉的路上經過呂伯奢家,曹操說呂伯奢是家父義兄,可暫去他家住宿一晚也好打聽下外邊的訊息。於是來到呂伯奢家見到賢侄來了。

呂伯奢滿腔

熱情賓入如歸

疲於奔逃的曹操和陳宮瞬間放鬆警惕,都感覺自己來對了地方。

但是接下來呂伯奢所做的一切似乎沒有對過,且看他說了什麼,我聞朝廷便行書

捉汝甚急,

汝父已避陳留去了。把知道曹操的事情說得明明白白,一開始就點破曹操的身份,得知他刺董失敗逃命的大秘密,這種不避嫌的態度令人感動。但曹陳兩人已經起了疑心。面對殺人忙命天涯的事情最好還是裝作不知道,知道別人的秘密是很危險的事。

曹操既是義弟之子又是逃犯,

義弟之子是安全一面,但逃犯是危險的一面。

怎能因一重身份而忽視另一重逃犯的身份。

從客觀上來講呂伯奢已經打破了自己的底線

再說曹操和陳宮陳兩人身負重罪,

一個敢刺董一個敢私放逃犯,

可以說是十足危險的人物。

再加上精神上的緊張警惕,

怎敢以尋常客人來對待

而忽視其危險的一面呢!

只可惜呂伯奢只念義弟之子情面,

對危險毫無察覺,

危險不爆發但並不代表不存在。

這就像危牆雖然未倒,

但比正常的牆倒的機率要大很多。

所以有句話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想要避開危險,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遠離危牆,

如果萬不得已在危牆之下,

就要謹言慎行。

呂伯奢的教訓,面對是非分清善惡,不要做東郭先生!

再看呂伯奢是怎麼做的,

留宿二人之後便交代家人殺豬帶客,

無奈家中無酒,便告知二人去集市打酒匆匆上驢而去。呂伯奢帶客太於熱情,卻不知引起二人的重重疑慮。在點破曹操逃犯身份的前提下,起身入後院許久,後又以無酒為理匆匆騎驢外出。

我們可以理解為入後院是商量如何抓人,

外出是報官求援。原本的好意只要引起別人的懷疑,變成了危險的導火索。呂伯奢已經制造了重重疑點,由不得曹陳二人懷疑。

而危牆之下又是個高壓環境,

疑心好比導火索一觸即發。這時再來一點兒意外的火星,便瞬間起爆。

此刻曹操和陳宮的心態正是高壓環境,作為逃犯二人如驚弓之鳥,當年淝水之戰的潰兵逃跑時風聲鶴唳,都以為是追兵。對於敏感的人來說,是非對錯並不重要,疑神疑鬼才是事實。

此時導火索已經形成,

但是沒有意外的火星就不會起爆,但意外這種事兒誰又能保證呢?

只聽後院的磨刀聲聲聲入耳,

本是殺豬對方卻誤判為殺己。

於是曹操和陳宮立刻拔劍衝進後院兒,

連給人一句解釋的時間都沒有,

懷疑加高壓心態加意外一觸即發,

高壓狀態下敏感的人對任何事物都敏感,

你真不知道哪一點兒會戳中對方的敏感神經。

所以高壓無法控制意外也無法控制,

片刻二人緩過神來才發現磨刀是為了殺豬但大錯已經鑄成。

曹操和陳宮大開殺戒的同時,

呂伯奢正在做什麼呢?

正在高高興興買酒而歸的路上。

這又是他做錯的一點,呂伯舍明知二人是逃犯還去打酒做什麼,雙方引起誤會的時候,他本可以以熟人的身份進行解釋居中化解。呂伯舍的走開讓家裡人徹底放下了危險的意識。,所以他不僅不應走開,還應多與曹陳二人敘舊。

深處其亂世之中,

不是做個熱情待客的好人就能保全自己的,呂伯舍顯然不符合生活在那個時代的條件。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不要隨便幫助人,尤其是是非之人,牽扯到別人的是非裡面而遭無辜之災。同時深刻的揭示了人一旦在謹慎的情況下,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考慮對方的冤枉與無辜,後面曹操明知冤枉了呂伯奢,卻仍殺了他杜絕後患便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