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和他的空鳥籠

詹姆斯和他的空鳥籠

許多人都會在自己心裡掛一個空鳥籠,然後不斷地往裡面塞東西。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女孩子新買了一條裙子,穿起來端莊大方,特有淑女範兒,可低頭看一下,鞋子配不上裙子,包包的顏色也不太合適,於是為了添置一身合適的行頭,這個月的開支就噌噌地往上漲了。

房屋裝修也有類似的道理。衛生間搞定,品質高雅、寬敞舒適,看看其他地方,整體風格要統一,顏色要相配,不能因為選錯了一套壁櫥而降低了整間房子的格調。於是,原本選好的物美價廉的材料全部推倒重來,幾個月忙活下來,貌似可以換一套更華麗的桌布,這時才發現,花銷已經嚴重超出裝修預算。回頭想想,一切事情都是那個高檔的抽水馬桶惹出來的。

生活中這類事情比比皆是,用一個心理學術語來描繪,就是鳥籠效應,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發現的。詹姆斯一生在哈佛大學工作,1907年退休時,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也退休了。一天,詹姆斯和卡爾森打賭,“不久之後,我會讓你養上一隻鳥”。卡爾森不以為然,“不可能,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這話先說到這了,卡爾森也沒有在意。在他生日那天,詹姆斯送給他一個精緻的鳥籠,卡爾森說:“這個也不會影響我的想法,我只當它是一個精美的工藝品而已。”卡爾森沒有想到,之後發生的事情完全不受他的控制。只要有客人來訪,看見卡爾森書桌旁空蕩蕩的鳥籠,就會問他:“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解釋說:“我從來沒有養過鳥,那只是一個禮物。”然而,每次客人來都會問他同樣的問題,他就將來龍去脈向人家解釋一遍,同時接受客人好奇而困惑的眼神。無奈之下,卡爾森只好買了只鳥放在鳥籠裡。他終於養鳥了,這正是“鳥籠效應”的結果。

卡爾森為什麼會屈從於“鳥籠效應”,改變自己的行為呢?那是因為買一隻鳥比解釋為什麼鳥籠裡面沒有鳥要容易得多。實際上,“鳥籠效應”就是一個邏輯問題。如果掛一個精緻的鳥籠在房間裡,主人面對的結果只有兩個,扔掉鳥籠或者在鳥籠裡養一隻鳥。

“鳥籠效應”起作用的原因,一是思維定勢,二是群體思維。人總是有思維定勢,即根據以往積累的經驗和已有的規律形成的思維方式。在做判斷的時候,人們習慣按照以往的經驗行事,極度相信經驗,害怕改變,擔心微小的改變都會帶來難以掌控的變化,因此每個人都會被思維定勢所左右,這種思維定勢並非總是能夠做出最佳選擇。

客人在見到卡爾森的鳥籠後,按照思維定勢進行主觀判斷。鳥籠是用來養鳥的,有了鳥籠沒有鳥就變成奇怪的事,人們無法理解卡爾森說的“鳥籠只是一件工藝品”這種例外的思維方式,一次次的疑惑和不理解之後,卡爾森也只好遵從思維定勢,以此打消客人的好奇和疑惑。

另外,個體總是會受到群體一致性的壓力,也就是從眾的壓力。雖然說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少數人對抗多數人時面對的壓力卻很少被人提及。群體成員總是會產生依賴性,同時對群體認同產生希望,即使像卡爾森那樣的物理學家,為了給自己減少麻煩,也只好表面上做出符合他人期待的行為——他自己心裡可能依舊這樣嘀咕:“那明明就是一件工藝品。”

仔細想想,“鳥籠效應”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左右著人們的生活。想一想,為了赴一次重要的約會,你花了多少時間,換了多少套衣服;為了一張健身卡,你改變了平時的作息時間,甚至連生活習慣都改變了;由於買了張高階書桌,就想給它配一把旋轉皮椅;買了十雙新筷子就會想再買十隻新碗。而事實是,沒有旋轉皮椅,實木靠椅也能用;沒有十隻新碗,吃飯也不會引起太大問題。

如果所有事情都按照“鳥籠效應”的邏輯發展下去,不僅會引起最大的資源浪費,還會將自己困在一個思維框架中,在“匹配”心理的驅動下不斷改變自己的行為,直到有一天發現,當下的結果離初衷已經非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