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梆子的起源和形成過程

談談中路梆子

王易風

山鄉廟會流水板整天不息

村鎮戲場梆子腔至晚猶敲

這副來自晉西的戲臺對聯,真實地描繪了舊時中路梆於在晉西、晉中廣大農襯的興盛狀況,中路梆子,亦稱山西梆子,筒稱晉劇。它形成於晉中一帶,是山西主要劇種之一。它與蒲劇、北路梆子雖屬一個派系,但又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路梆子的起源和形成過程

中路梆子的起源和形成過程

關於中路梆子的起源,老藝人有種種傳說:一說是,蒲州梆子向北發展,為了適應中、北兩路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逐漸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乃至河北梆子。另一說是,中路、北路實為一個劇種,至今仍能相互轉班演唱。後因各自向地方化發展形成為中、北兩路梆子。音樂唱腔,各具特色還有一種說法是,它是在晉中祁太秧歌等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吸收了蒲劇等梆子腔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的。以上諸說,都有一定道理。至於何說準確,尚待進一步研究對於中路椰子的形成過程,書本上記載很少。在《柳崖外編》第五卷中,有徐昆所寫《青主先生》一文,內雲“餘在陽城,得先生壽毛首卷一軸,仙品也。開首一書札雲:老人家甚是不待動,書是兩三行,眵如膠矣。倒是那裡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漢都坐在板凳上,聽什麼《飛龍鬧勾欄》,消遺時光,倒還使得。姚大哥說:十九日請看唱,割肉二斤,燒酒煮茄,盡是受用,不知真個請不請?若到跟前無動靜,便過紅土溝吃兩碗大鍋粥也好。””徐昆是清乾隆時平陽人。得先生壽毛首卷書札中所云三倒腔,雖不能肯定是中路梆子中的“三倒腔”,但可以說明,清初在太原郊區紅土溝附近,有此唱腔,恐非外地流來班社的唱腔。是否中路梆子前身之一種腔調,待繼續考察。

中路梆子的起源和形成過程

清代劉廷那《長留集》中的一首詩中雲:“孤笛橫吹南部曲,悲笳頻咽幷州腔。”劉廷璣是清康熙時人詩中所說的並腔”與《柳崖外編》中所說的“三倒腔”連起來看,可以說明清初太原一帶民間確有一種本地唱腔。清徐縣孟封公社堯城大隊奶奶廟戲臺上,以“留言”的形式,記載下一些戲由班社到此演出日期。例如:“咸豐元年四月東昇班到此一樂。提筆人郝三付。”“大清咸豐元年四月十一日立,榮頓班。”“同治十二年,四月初八、初九、初十日,祁邑上聚梨園到此一樂。”東昇班與榮順班尚不知是哪個縣的班社。祁縣上、下聚梨園,乃晉中馳名的中路梆子“字號班”,它在同治年間,遠涉百餘里到清徐鄉村演出,可以說明當時中路梆子已進入飛躍發展時期。中路梆子在發展過程中,除吸收兄弟劇種的可用部分外,為了適應當地人民的藝術欣賞要求,即從地方秧歌、說唱藝術中,收了大量的營養,突出了地方特色。現在流行在晉中一帶的《張公子回家》、《算賬》、《割田》等秧歌節目,其中一些腔的旋律與中路梆子相近。汾陽、孝義介休等地的幹板秧歌唱曲調和過街唱的四六句秧歌,其下句和中路梆子“二性”的下句唱法十分近似。

中路梆子的起源和形成過程

晉中一帶秧敬的音樂大部分是微調式的,一般都用G 調演唱,這與中路梆子相同。中路梆子中有一種打擊樂鼓點,叫“勾錘子”,即“皮且皮且光”,與晉中祁太秧歌打擊樂鼓點相同。鉸子、鐃鈸、馬鑼的調門音響及演奏方法也基本相同。汾陽、孝義、介休的幹板秧歌在廣場演唱時,男角各執兩條花棒,一邊相互擊打,一邊作出各種舞蹈姿勢,花棒的擊打,是舞曲的節奏,亦是歌唱的節拍,類似中路梆子中的梆子。此外,晉中“蓮花落”的唱法,亦與中路梆子有相近之處。這說明中路梆了與當地其它民間藝術有著相當密切的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