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人類社會的每次進步都與利用工具息息相關,石頭、木棍、火、銅器、鐵器……但是在基本生存需求被滿足後,人們對工具的利用也就不是僅出於“生存”,而是“生活”。大福想,這應該就是應了孔老夫子所說的“衣食足則知榮辱”吧。而茶也是這樣,從一開始只做治病用,到後來喝出了“精神氣”,這些都是人們生活質量提升的一種體現。

而茶這種由基本需求到文化需求,在茶具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所以今天大福要和大家講講茶具,讀友們準備好接下大福這又一波的茶文化“安利”吧。

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吹蕭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這也就側面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而正所謂“好馬配好鞍”,好的茶好的水,同樣也需要好的茶具。古往今來,大凡講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品茶韻味,崇尚意境高雅,強調“壺添品茗情趣,茶增壺藝價值”,認為好茶好壺,猶似紅花綠葉,相映生輝。所以對一個愛茶人來說,不僅要會選擇好茶,還要會選配好茶具。不過今天大福不是要和大家聊如何選擇好的茶具,而是要和大家講講茶具的發展史。(畢竟大福的學識有限,對茶具好壞的辨別能力有限,所以也沒辦法和大家講這些啦,不過文章末尾會貼一些專家總結出來的經驗哦)

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大家應該知道茶具的選材是十分廣泛的,金、木、竹、陶皆可,且由於製作材料和產地不同而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屬茶具、竹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幾大類。茶具,在古代又稱茗器,同其他飲、食具一樣,它的發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的過程。

不過需要一提的是,古代的“茶具”和現在的“茶具”所指的內容是有所不同的。舉個例子來說明,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這樣一看應該就很直觀了吧,“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這和我們現在所說的“茶具”顯然是不一樣的。當然,大福今天是要從現代意義上來和大家介紹茶具滴,畢竟我們都是現代社會人不是?

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

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中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裡出現的次數就比較多了,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蕭疏桂影移茶具”等等。到了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等,大福在此就不一一贅述啦。

用現在人的觀點來看,飲一杯茶用那麼多複雜的茶具似乎難以理解。但用古代人觀點來說,則是完成了一定的禮儀,是飲茶至好至精的必然過程。用器的過程,也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其實,現代烹飪所用器具較陸羽二十四器更為複雜,只不過廚師作,客人吃,不知其中艱辛而已。中國古代茶人,用這樣細膩的描述體味自煎自食的樂趣,也從中表現實踐精神。陸羽當時便說明,所謂“二十四器必備”,是指正式茶宴,至於三五友人,偶爾以茶自娛。

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先講講茶碗。我國唐代茶碗重古樸,而宋代由於鬥茶的出現,以茶花沫餑較品質高低,需要碗色與茶色和諧或形成鮮明對比,所以重瓷器色澤,而明清以後,茶之種類日益增多,茶湯色澤不一,壺重便利、典稚或樸拙、奇巧,碗則爭妍鬥彩,百花齊放。所以,現在僅僅明清壺碗就能組成一個大型展覽也就不費難啦。

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接下來說說茶托。茶托又稱“茶船”,民間相傳為唐代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所造,始為木託,後以漆制,始稱茶船。但從目前考古發掘來看,茶托的出現肯定更早,所以崔寧之女創茶船之說也只能作故事傳說來看。益碗茶具有許多花樣,常繪山水花鳥,多出名人手筆。碗內又繪避火圖。有的連同茶托為十二式;也有的十二碗加十二託,為二十四式,以備茶會之用。清化茶托花樣繁多,有圓形、荷葉形、元寶形等等。北京氣 候高寒,茶具以保溫為要,所以蓋碗茶具一時風行,此風一起,影 響各地。尤其是四川等地,大街小巷,處處茶館皆備蓋碗茶,至今特色不減。

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最後說說茶蓋。蓋是在明代後才加上去的。其實宋以後,由於煎茶和點茶方式隱沒在歷史舞臺,當時盛行厚實黑釉茶盞也從江湖消失,變成了更加輕快明朗的青瓷,白瓷等等薄壁瓷器,這類瓷器不如黑釉瓷保溫,那就加個蓋吧,又保溫,又防止塵埃的侵入。品飲時,一手託盞,一手持蓋,並可用茶蓋來拂動漂在茶湯麵上的茶葉,更增添一份喝茶的情趣。蓋就來了。漸漸的,匠人們因需要就開始成套生產。

又一波茶文化“安利”,快來看看今天講的啥

最後就是大福兌現承諾的時候啦,下面是關於如何挑選茶具的幾條建議,讀友們可以瞭解看看。

專家指點一:美感。

茶壺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選擇茶壺的造型及外觀方面。只要依個人喜好、個人感受選擇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滿意。

專家指點二:質地。

泡茶用的壺,一般是以砂為主,因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較瓷器渾親和,在上面提款也別具韻味,所以大致上砂壺比瓷壺受歡迎。至於茶壺的質地,主要是以胎骨堅、色澤潤為佳。

專家指點三:壺味。

在選購新壺時,應嗅一嗅壺中味,新壺有些也許會略帶瓦味,這倒還可選用,但若帶火燒味或其它雜味,如油味或人工著色味則不足取了。

專家指點四:精密。

壺的精密度是指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則茗香散漫。

茶壺的體積要小、裝水淺、材質要老舊,不管是什麼款式、什麼色澤,在選擇的時候都要滿足“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這個規律,如果太大,就體現不出茶的味道。

挑選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是有標準的,主要注意這四個要點:小、淺、薄、白。精緻小巧的茶杯可以一飲而盡,水不留底,充分體現出品的要求;而白色的茶杯可以很好的襯托出茶湯的顏色,材質薄的能更好的品味出淡淡的茶香。

挑選茶盤

茶盤的選擇以寬、平、淺、白為主,不管選擇什麼款式的茶盤,盤面一定要寬,以滿足多人的需求;盤低要夠平,這樣放在上面的茶杯才夠穩,不易搖晃;盤邊要淺,最好選擇白色的,可以更好的襯托出茶具,達到一種視覺美。

挑選茶洗

還有就是茶洗,它的形狀像一個大碗,我們在泡茶時要準備三個,一個用來浸茶杯,一個用來浸衝罐,一個用來盛杯中的水和泡過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