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時不“麻煩”朋友,有事時,也別想朋友待見你

前幾日,因天氣原因,姥姥許久未犯的風溼病又復發了,膝關節處疼痛不已。二姨見此便拿出家裡的理療按摩儀,但因為許久不用,沒電了。

二姨本想充好電之後,再給姥姥使用。可誰知,姥姥像小孩子一樣堅持馬上要用,還開口讓二姨去隔壁李嬸家借。

本來等一下就可以自己解決的事,還要特意麻煩別人,二姨有點不情願。但經不住老人家一直叫疼,便厚著臉皮去借了回來。

用完之後,二姨便想立刻還回去。還沒出門,便被姥姥叫了回來,從抽屜裡拿了20個口罩,讓二姨一起送過去。

這時,二姨才知道,原來李嬸家的孫女急著要復工,但又買不到口罩,一家人正在焦急。姥姥是故意去麻煩李嬸借東西,再以送口罩為由還人情。

沒事時不“麻煩”朋友,有事時,也別想朋友待見你

不得不說,老人家活到現在,在人情交往這方面,真的是很通透了。

現在的人都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麻煩別人”為人生信條。總覺得向別人求助,就是給別人添麻煩,心裡過意不去。這看似是自食其力,實則在生活中好關係就是“麻煩”出來的。你沒事時不“麻煩”朋友,有事時,也別想朋友待見你。

正如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霍曼斯說的:

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彼此所需要的。而相互麻煩,其實也是一個互惠互賴的圈子經營原則。

01

最好的關係永遠是彼此需要

網上有一句話叫:“

世上最動人的情話是我愛你,但比我愛你殺傷力更大的一句話,是我需要你。”

沒事時不“麻煩”朋友,有事時,也別想朋友待見你

愛可以讓兩個人相互靠近,但彼此需要卻是將兩人捆綁在一起的繩索,誰也離不開誰。

比如生活中家人之間,常常會出現以下這些對話:

“媽,我加班剛到家,好想念你做的飯菜啊!”

“閨女,你上次在網上給媽媽買的面膜很好用,再幫媽媽寄些回來。”

“ 老公,忙活一天累死了,幫我放下熱水洗澡!”

······

這些家人之間的相互求助,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雖然偶爾會相互嫌棄,假裝抱怨,但在被求助的那一刻,心中卻也是充滿了“被需要”的幸福感。

“被需要”是一個人存在感的價值體現,也是一段關係的增稠劑。

沒事時不“麻煩”朋友,有事時,也別想朋友待見你

不僅是夫妻之間、母子(父子)之間,還是朋友之間、同事之間,乃至陌生人之間都需要建立這種“被需要感”。因為一個人只有感覺到對方需要自己,才會願意為對方付出。然後在相互付出中,建立親密關係。

相反,你如果怕麻煩別人,不願跟對方承認自己的需要。就等於也切斷了別人對自己的需要,彼此之間也就難以建立關係,慢慢的都退回了自己的孤獨圈。

02

我們透過“互相麻煩”靠近彼此

富蘭克林說過:“

如果要讓某個人喜歡你,那就請他幫你一個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