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要求“最好”終將一事無成

凡事都講究把握尺度,在對待“最好”上也一樣,雖說追求“最好”能讓們動力十足,但倘若過度苛求、不達目的誓不甘休,那“最好”非但不能賜予我們動力,反而會讓我們一事無成。

一些人對生活的要求毫無止境,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毫無止境,好了還想要更好。但是,比爾?蓋茨也不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是最有錢的,因為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更有錢的人。既然永遠都會有更好的生活,你怎麼追求?口口聲聲要最好的、完美的,但怎麼樣才算最好、才算完美誰都不知道。與其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如腳踏實地地做事。

想想看,我們有必要苛求最好嗎?每個人都是有一定極限的,只要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就好了,何必對“最好”如此苛求呢?更何況,究竟什麼是最好尚無定論。就拿生活擺設來說,最初,你心想:“如果家裡有個很大很漂亮的魚缸就完美了。”後來,又大又漂亮的魚缸有了,你並沒覺得它是最好的,又在心裡琢磨:“如果有那種帶夜光裝置又能自動換水的魚缸就好了。”後來,這一願望也實現了,你本該歡天喜地,但在網上看了比爾?蓋茨的客廳後,你又鬱悶了:“只有比爾?蓋茨家裡那個養著一條瀕臨絕種的鯨鯊的水族館才是最完美的。”可想而知,就算你真的擁有比爾?蓋茨家的水族館,你還是會覺得不完美,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事物根本不存在。

事事要求“最好”終將一事無成

因演唱《yesterday once more》而聞名全球的著名女歌手卡本特(Carpenter)本應是個快樂的人,名利雙收、受人敬仰,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然而,成名後的她因為有一次被媒體戲謔是“肥婆”,就開始嫌自己胖了。她拼命節食,為了減肥幾乎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最後患上了嚴重的厭食症,草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卡本特不那麼在意媒體的評論,不那麼苛求完美,又怎麼會過早地付出生命呢?

事事要求“最好”終將一事無成

還有一個女孩,自從無意間在廚房發現一隻死耗子後,就開始變得愛乾淨到近乎潔癖。每天她都要把家裡徹底打掃一遍,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洗手要抹三次以上洗手液、刷牙至少刷兩遍、飯前飯後都要把碗筷放在鍋裡蒸煮半個小時、客人喝過的杯子馬上扔掉、客人坐過的椅子馬上拿消毒液清洗。因為每天有幹不完的家務,女孩索性把工作辭了,她從來不在外面吃飯,迫不得已也要自帶飯盒餐具;坐公共場合的椅子一定要墊上自帶的坐墊,否則哪怕再累也堅決不坐;付賬時為了避免手指接觸“骯髒”的錢,一定要拿紙巾包住……女孩本來是個十分樂觀的人,但自從對衛生要求的越來越完美、越來越苛刻,她也逐漸變得越來越憂鬱,她把絕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做清潔上,就算看電視也忍不住拿著帕子擦來擦去。因為過度潔癖,女孩很不喜歡朋友來她家做客,而朋友們也識趣地不再和她來往,久而久之,她身邊幾乎沒了朋友。而此時,她已經乾淨到不願走出家門半步,在她眼裡,外面的一切都是骯髒的。最後,她終於在自己潔淨到近乎完美的房間鬱悶而死。

事事要求“最好”終將一事無成

由此看來,一旦你對某種事物的追求過了頭,那麼,它不但不會讓你產生動力,反而成了你前進道路上的羈絆。假如你一味苛求“最好”,如果達不到就沮喪、鬱悶、發牢騷甚至採取某些偏激行為,那麼,你最終不但不會得償所願,反而會碰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