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冬穀米 捉馬頭魚!昌寧勐統鎮響起人工收谷的“嘣嘣”聲

時下,昌寧縣勐統鎮小勐統社群的冬谷成熟了。走進這片山窪,一眼望去,金黃的稻浪隨著山窪起起伏伏,在綠色的山間格外顯眼。“冬谷飄香鄉愁濃”,每年這一時節,打冬穀米,喝魚氽湯,舂米粑粑……品嚐收穫的快樂,是當地種田人最美的享受。

收冬穀米 捉馬頭魚!昌寧勐統鎮響起人工收谷的“嘣嘣”聲

冬谷飄香秋收忙

小勐統社群下芒德村民小組村民茶袁國忙得滿頭大汗,他滿臉笑容地說:“我們這個地方叫舊寨,祖祖輩輩都種植冬谷,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產量雖然低,但品質好。”

茶袁國說的舊寨,其實就是一個小山窪,兩山一水間,30多畝水田呈梯田狀分佈。冬谷成熟了,村民們相互幫忙打穀子,不用收割機,也不用打穀機,人工收割,人工脫粒,打穀子的“嘣嘣”聲和人們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成為了窪子裡最動聽的交響樂。茶袁國家有兩畝多稻田,這兩天,左鄰右舍的村民來幫他家收割,今年能收500公斤左右。

秋末冬初才成熟

據《昌寧縣誌》資料記載,冬谷又分大冬谷和小冬谷。小冬穀米粒更細小,香味更濃郁,其特點是稻稈較高,最高可達1。4米,穀殼赤色,米粒細小呈蠟黃色,生米有清香,煮熟後香味濃而持久,食之潤滑可口,回味悠長。

“我們種冬谷,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吃到純生態的米,另一方面也是傳統。”茶袁國一邊擦拭額頭的汗水,一邊介紹冬谷的來歷。冬谷是當地的一種傳統稻米品種,種植歷史悠久,延續至今有幾百年了。過去,是當地有錢人家和長壽老人吃的米。這種水稻品種,生育期比較長,比一般的稻穀晚熟50多天,每年秋末冬初的時候成熟,因此,當地人叫它冬谷。

冬穀米和馬頭魚伴生

“我們的冬谷,因為長得高,對種植環境的要求相當高,不能施用化肥農藥,如果用了米粒就會‘糠’,不好吃。另外,我們的田本身是冷箐田,又不施化肥農藥,所以稻田裡還有很多馬頭魚。馬頭魚跟冬穀米伴生,是我們這裡的特點呢。”說話間,茶袁國一邊割水稻,一邊盯著田裡的動靜,時不時就能抓獲一條馬頭魚。

據介紹,小勐統社群所在的勐統鎮海拔1010米至2175米之間,年均降雨量1361毫米,立體氣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勐統壩素有“魚米之鄉”“白鷺之鄉”“甜龍竹之鄉”的美稱,“冬穀米飯魚氽湯”一直是勐統的特色美食,承載著許多人的鄉愁記憶。看到這樣純手工收割冬谷的情景,許多人都會想起兒時收稻捉魚的場面,還有香噴噴的冬穀米飯和酸爽可口的魚氽湯。

打造“冬穀米”品牌

茶袁國說:“過去為了吃飽飯,儘管冬谷單產低,也不得不種。如今生活好了,喜歡吃冬穀米的人越來越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是祖祖輩輩吃的米。現在,因為是生態種植,大家覺得很珍貴。”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堅持種植,冬谷才得以儲存和延續。

小勐統社群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張江介紹:“今年全社群種植冬谷50多畝,冬穀米品質好,是原生態的,老百姓過年舂粑粑就用這種米。雖然產量低,但是能增加百姓的收入。現在的價格是13元1市斤,以前曾經賣到過20多元1市斤。”過上了好日子的人們,忘不掉記憶中的米香,紛紛委託親友購買。市場越來越大,售價也令村民滿意,冬穀米的香味越飄越遠。

張江說:“我們準備把種子留好,打造一個原生態種植基地。”社群將引導村民合理佈局產業,在適宜的農田逐步恢復擴大冬谷種植,打造特色“冬穀米”品牌。

編輯:莫開井

編審:吳晨萍

終審:錢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