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軍武定製戰術鉗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米開朗琪羅》

近日,一個韓國大叔親自驗證一個有趣的問題“中國有沒有炸醬麵呢?”,對此韓國人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這位大叔親自吃了一回,用行動給爭論畫上句號。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小編定眼一看,這位大叔就是在韓國經常作為嘉賓或主持出演的廚師白宗元。作為韓國為數不多比較冷靜的職業——廚師,白宗元在吃中國的炸醬麵時,還是比較中肯的,一直在講關於炸醬麵的東西以及和韓國炸醬麵的區別。既沒有大呼小叫的吃驚,也沒有世界都是韓國發明的無名自信。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說起這位白宗元大叔,可不簡單。他除了是廚師、美食家還是企業家,是相當成功的連鎖餐飲經營者,目前旗下有30多個餐飲品牌。品種包含中餐、韓餐,西餐等覆蓋了韓國人所有最喜歡吃的飲食品種。白宗元出演的電視綜藝最具有代表的就是SBS的《白宗元的三大天王》。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可是這位白宗元大叔吃炸醬麵時加了醋,吃著蒜,看錶情甚是滿足。不知各位小夥伴怎樣看?

話說讓小編邊寫邊流哈喇子的這位韓國人吃的老北京炸醬麵,這是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流行於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水麵”。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如果說大白菜是北京人的當家菜的話,那麼炸醬麵就無疑是北京人的當家飯了。在北京胡同裡的大雜院裡,街坊四鄰在吃飯口聚在一堆兒,很有老北京的四合院文化氣息。

老北京都有關於炸醬麵的順口溜:

“青豆嘴兒、香椿芽兒,

焯韭菜切成段兒;芹菜末兒、萵筍片兒,

狗牙蒜要掰兩瓣兒;豆芽菜,去掉根兒,

頂花帶刺兒的黃瓜要切細絲兒;

心裡美,切幾批兒,

焯江豆剁碎丁兒,小水蘿蔔帶綠纓兒;

辣椒麻油淋一點兒,芥末潑到辣鼻眼兒。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麵碼兒。”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北京炸醬麵是由早期的魯菜館帶入當地,後經傳播推廣後逐漸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一道名吃。而韓式炸醬麵起源於中國山東地區的特色小吃“炸醬麵”,是由來自山東的華僑們由19世紀80年代中期傳入韓國。1882年,韓國爆發壬午兵變,很多清朝商人隨清兵進入韓國,中國飲食也因此被介紹到韓國。朝鮮王朝末期,仁川開埠,大批山東人民進入仁川地區。他們在那裡生活、經商,隨之產生的中國餐廳開始製作炸醬麵。在此過程中,中國人民在本土炸醬麵里加入韓國產的洋蔥和胡蘿蔔一起翻炒,還加入春醬作為調料,韓式炸醬麵就這樣慢慢產生了。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1905年,第一家清朝餐廳“共和春”在仁川開張,首次使用“炸醬麵”的名稱銷售改良後的中國炸醬麵。韓式和中式炸醬麵比較而言,韓式炸醬麵口味較甜,中式炸醬麵口味較鹹,顏色也更深。共和春首開銷售炸醬麵的先例,生意一直不錯,直到1984年關門停業。2006年,共和春的紅色2層磚房因獨特的建築價值和生活價值被認定為第246號近代文化遺產。韓式炸醬麵的靈魂是春醬,看上去黑乎乎的,別具風味。 1960——1970年代,因政府大力推廣麵食,炸醬麵和春醬一起進入普通百姓家,成為韓國國民食品。

快,收攤關門!韓國人來吃中國炸醬麵了!

店家,不用跑了,炸醬麵是中國的,這位韓國人在中國吃麵時還是比較理智的,雖然韓國人總給人一種什麼都能申遺,世界都是他們發明的感覺。

參考資料:

TSKS韓劇社

互動百科

滬江韓語

百度百科

中國的麵食博大精深,各省各地又大不同,諸位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