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流最佳化師最容易忽視的一點,不知道答案的說明你肯定忽視了

做資訊流最佳化做得越久,有時候反而越容易走偏,或者說忘記了初心,甚至會有迷茫的感覺。

就像進入一個迴圈週期,時而興奮,時而豁達,時而迷茫,時而困惑……

資訊流最佳化師最容易忽視的一點,不知道答案的說明你肯定忽視了

有時候就會聽同事說,現在做的做的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做優化了,

其實,我也碰到過這樣的時刻,就會特別苦惱,客戶的賬戶突然沒了效果,也不知道該怎麼最佳化,陷入思維的瓶頸中。

後來,我就發現,其實這是因為平時缺乏思考,只知道一味的做賬戶,按自己習慣的方式去搭建賬戶,很少會就花時間去做思考和沉澱,所以不同的客戶也就做成了一樣的,有些賬戶效果好可能是恰好因為這個行業適合這種方式,或者說這個行業或品牌本身的受眾就很廣,在客戶中就家喻戶曉的那種。但是有些賬戶如果行業太偏,往往效果就不好了。

就像我現在的一個客戶—一個第三方檢測機構,做了一個多月,都沒有表單,客戶都要放棄這個渠道了,後面跟客戶溝通許久,客戶才同意繼續做,只不過預算減少。

然後我就沉下心來,仔細地分析客戶的業務,看客戶的產品手冊等,發現其實很多東西自己之前都沒有注意到,沒有很好地去抓住客戶產品賣點,特點以及優勢,也沒有去分析客戶的受眾是一群怎樣的人群,他們懟這個行業的痛點是什麼,怎麼才能去解決他們的痛點,而文案又該如何去寫,圖片怎樣去展現資訊,落地頁落地頁該如何製作,甚至細化到 落地頁頭圖該怎麼去體現,放哪個產品,用什麼字型,什麼背景顏色等,這些才是平時該去總結沉澱的東西。

但是平時卻幾乎很少這樣去總結,原因有很多:

1、對接的客戶太多了,每天光處理三四個客戶賬戶就要花很多時間,沒有了自己的思考時間;

2、總是有其他事情進來插一腳,比如有些領導就喜歡要求反饋這個,反饋那個,這樣一弄,很多時間就沒了;

3、歸內因則是太懶,有時候賬戶沒效果了,調整一下,賬戶又有效果,於是就覺得自己可以了,不需要做過多的思考和總結,這樣今天拖到明天,日復一日,處在一種惡性迴圈中。

so,其實最容易最佳化的一點就是:忘記思考或者來不及思考,可怕的是懶於思考= =

學會思考並保持思考是最佳化師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