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筷子大文化,中國筷子的前世今生

近日,義大利奢侈品牌Dolce&Gabban(杜嘉班納)在社交網站釋出了幾條廣告,內容是“起筷吃飯”,裡面的模特展示瞭如何用筷子吃Pizza、義大利甜卷、義大利麵等,因片中的傲慢語氣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勢引發巨大爭議。

筷子這一司空見慣的用餐工具,也激起了強烈的共鳴。某媒體隨後發表微博,“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一雙筷子,承載著中國人的情感和記憶”,並附帶了關於筷子的公益廣告影片,轉發人數輕鬆超過百萬。

小筷子大文化,中國筷子的前世今生

毫無疑問,筷子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餐具——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至少已有三千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以筷為食的母國。筷子被譽為中華文明的精華。不過,筷子對於中國人來說,既是最熟悉的,卻可能也是最陌生的。

一、筷子的歷史溯源

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茹毛飲血”,自然是用手抓著吃的,自從“人猿相揖別”之後,人們發現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時代,人們吃飯一般不用筷子。可見當時是用手把飯送入口內的。先民們在燒烤食物時,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藉助木棒、枝條或竹枝、竹片來放置和翻動食物,進食時為了避免燙傷手指,聰敏的祖先也就利用它們代替手指進食。

以後筷子經歷了工藝化的過程,製作也日趨精美。夏商出現牙筷、玉筷。春秋戰國,莊重古樸的銅筷、鐵筷,漢魏六朝,光亮秀麗的漆筷,精緻名貴的銀筷和金筷出現,近來質料各異的筷子名目繁多,有象牙筷、犀角筷、烏木鑲金筷和各種玉筷。可以說筷子的產生是和用陶器烹煮食物的方法密切相關。所以它也成了以粒食為主的東亞農耕民族最具特色的進食工具。據考證,筷子在中國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小筷子大文化,中國筷子的前世今生

目前出土最早的實物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侯家莊的銅箸和湖南省香爐石遺址的骨箸。文獻記載最早見於《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另據司馬遷在《史記》中就有“紂始為象箸”的記載。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有紂為象箸,而箕子唏”,說的是箕子認為紂王用象牙筷子吃熊掌,極度奢侈,乃亡國之兆。與殷墟的文物相呼應,都說明商代已經有了箸。既然商代就有銅箸、象箸和骨箸,那麼使用竹木材料製成的箸當早於商代。學者們都認為我國在新石器時代已使用竹木製成的箸,“其實,商紂王所用的象箸,並非中國第一雙筷子,箸的誕生應早於商紂若干年“。

《禮記》鄭玄注云:“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即把穀子以樹葉包好,糊泥置於火中烤熟。而更簡單的方法,是把穀粒置火灰中,不時用樹枝撥動,使其受熱均勻而後食之。先人大概是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啟發,天長日久,最原始筷子也就出現在先民手中。

二、筷子的古今名稱演變

歷史上,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對“筷子”都有不同的稱謂。從地域分佈來看,《方言》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箸筩,陳、楚、宋、魏之間謂之筲,或謂之籯。自關而西謂之桶楤。”

歷史上從時間順延上看,對“筷子”的稱謂也各不相同,先秦時稱之為箸、挾、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箸者,飯攲也。”“飯攲”即傾側之意。吃飯持著,自然傾側,故稱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箸,飯也。”……者傾側意,箸必傾側用之。《史記·世家·絳侯周勃世家》中有這樣的記載:“漢書作‘箸’。箸者,食所用也。留侯雲‘借前箸以籌之’。禮曰‘羹之有菜者用挾’是也。挾亦箸之類,故鄭玄雲‘今人謂箸為挾’是也。”另外,箸還被稱為“梜”。《急救篇》說“:箸,一名梜,所以夾食也。”《禮記·曲禮上》說:“飯黍毋以箸”。即吃飯粥不能用箸,應該用匕。又說:“羹之有菜者用木夾,其無菜者不用梜。”梜即是木頭筷子。《廣雅·釋器》:“謂之箸。”說明箸在古代是用來夾取羹湯中的菜食的。

東漢鄭玄注:“夾猶箸也,今人或為箸為夾提。”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聲。”而夾從木。北方多木,南方多竹,我們的祖先就地取材,故竹木成為我國最原始的筷箸原料是可能的,大約到了漢代以後,才普遍使用筷子。

秦漢時稱之為“箸”。隋唐時稱之為“箸”、“筋”。《舊唐書》中有這樣的記載:“食不匙箸,以手而撮。”那時的人們又因為兩根筷子一般長,故把筷子戲稱為“齊肩大士”。宋代的陶谷在《清異錄》中記錄:“張君亦有技也,彼曰夕差使齊肩大士,功力如神。”意思是說張君很會用筷子,遠近盤中之菜,皆能夾到口中。

綜觀歷史,“箸”的使用時間相當長、範圍相當廣,在《爾雅》、《釋名》、《說文解字》中都只有“箸”字,沒有“筷”字。到清代以後,才逐步有了“筷子”的稱呼。

清代趙翼在《陔餘叢考·呼箸為快》中有這樣的記載:“俗呼箸為筷了。”可見那時已經有了“筷”的稱謂,但是,這是一種俗稱“箸”又演變為“筷”,這與我國古代江南地區水鄉民俗諱語言有關。明人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說:“民間俗諱……。行舟諱言住,住箸同音,故謂箸為筷兒。”從字音上聽、稱“筷”,是希望船快的意思忌諱語變成了吉祥語,從此“箸”改稱“筷”,但還有少數地區至今仍叫“箸”。

小筷子大文化,中國筷子的前世今生

清代的金鏨八寶龍紋叉筷

明人《推蓬寤語》書載:“世人誤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為筷子,今因流傳之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筷子者,忘其始也。”民間行船最忌“住”和“蛀”,故反其道而改箸呼為筷(快)。而日本則沒有這種禁忌的,自唐代傳入至今仍稱“箸”。當然,開始將“箸”稱“筷”只不過在行船、打魚人中流傳,書面語中不見“筷”字。

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文人的著作中仍用“箸”。郁達夫《北國的微音》中就有這樣的句子:“舉起箸來取菜,提起杯來喝酒。”現在普通話中已普遍地使用“筷”的稱謂,但在方言中仍然有古風的遺存。比如在吳語、粵語、閩語、徽語、客家話中都保留有“箸”這樣的用法。“莢”(挾)則在吳語的蘇滬嘉小片中轉變成了與筷子密切相關的一個動詞,意為“用筷子夾”。

三、筷子的文化內涵

筷子包含著天地、陰陽、兩性的種種哲理性變化道理,所謂“合則利、分則傷”,講的是統一協作的精神。由於筷子“直(筷身筆直)、齊(兩根筷子長短劃一)、和(兩根款子必須協同才可使用)”的形象特點,使得人們常常把“筷子”和“正直、和睦”等品質相聯絡,歷史上就有過“賜箸表直”的典故。

小筷子大文化,中國筷子的前世今生

使用筷子時,手指指法必須正確。兩根筷子一定要密切配合,同步動作,協調一致,做到“正直、團結、合作”,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因此啟示人們做人做事都要向“箸”學習。

筷子代表的思維方式。筷子雖是簡單的就餐工具,但有著豐富的文化內蘊,與思維方式有著互為因果的關係。有人根據就餐工具的不同,把世界文化劃分為筷子文化圈、手指文化圈和刀叉文化圈。筷子文化圈屬於陸地農業文化,是合一自然派,在思維方式方面,綜合思維突出,注重人文精神和價值理性,重視人際關係,德治突出。

筷子文化圈的思維方式明顯有別於屬於山地沙漠文化的手指文化圈和屬於海洋工商文化的刀叉文化圈,後兩者各屬於親證自然派和分割自然派。比如刀叉文化圈在思維方式方面表現為分析思維突出,科學精神和工具理性發達,重視個體,宣揚自由、民主、人權。

筷子對為人處世方式的啟示:

一要正直。筷子本身必須挺直,不能彎曲,否則兩根筷子無法併攏。做人要忠誠無私,剛正不阿。

《秦饌古今談》及五代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載:宋璟當宰相,朝野上下稱讚他德高政廉。有一次,唐玄宗在曲江舉行御宴。在御宴中,唐玄宗突然將手中的金箸賜給宋璟。這位宰相受寵若驚,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賜金箸是表彰宋璟像筷子一樣耿直的高貴品質。

小筷子大文化,中國筷子的前世今生

《新唐書·於琮傳》載:於琮“擢第,授左拾遺。初尚永福公主,主未降,食帝前,以事折匕箸。帝知其不可妻士大夫,更詔上廣德公主”。永福公主因不願嫁於琮,便“折匕箸”以明其志,表示的也是“寧折不彎”的意思。

二要團結。兩根筷子的長度要一致,若參差不齊,則無法使用。做事要團結一心,並肩前進,同心同德。一雙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易折。團結就是力量,團隊的力量是戰無不勝的。

三要合作。“孤雁難飛,孤掌難鳴”,兩根筷子在使用時必須密切配合,同步動作,協調一致,不然,相互磕碰,行動不一,那飯菜就難以送到口裡。如果在品德上不能正直,在信念上不能心齊,在行動上不能配合,那就任何事情也做不成功。

箸的歷史源遠流長,因此它也是歷史的見證。歷史上不少帝王從筷子開始,享樂腐化而不顧百姓疾苦,最後被人民所唾棄。筷子立身正直,親見舊社會貧富懸殊。有民歌唱道:“帝王盛宴金滿堂,象著一動銀千兩。貧民破碗舀清湯,竹筷難撈幾粒糧。”

利用宴會這種場合,借用筷子籌劃謀事者,歷代傳說甚多。“張良借箸”說的便是張良用筷子代兵器,布戰圖,替劉邦籌劃抵抗項羽的故事。還有凝禮曾用箸預卜唐玄宗進京平亂之得失,趙達借箸預言吳國興盛衰亡。五代有用筷子選宰相的笑話,說的是唐廢帝選宰相不知選誰好,就別出心裁地把候選人的名字寫好放在琉璃瓶裡,用筷子挾著誰的名字,就由誰來擔任宰相。

明人徐禎卿《翦勝聞》載:翰林應奉唐肅,初以失朝,坐免官歸鄉里。太祖重其才,再召入。嘗命侍膳,食訖拱箸致恭。帝問曰:“此何禮也?”肅對曰:“臣少習俗禮。”帝怒曰:“俗禮可施之天子乎?”罪坐不敬,謫戍濠州。“拱箸致恭”本為民間俗禮,明太祖以為不可施之天子。古代宮廷筷禮和民間筷禮大不相同,唐肅不分場合以民間筷禮拜向天子,獲不敬之罪。

小小的“箸”,也常常與國家的盛衰興亡聯絡在一起,在政治風雲的風頭浪尖上“遊蕩”。

四、筷子禮儀民俗文化

《禮記·曲禮》:“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中國的筷子禮俗中有很多禁忌。筷子要成雙成對、長短一致才能發揮其作為餐具的作用,筷子禮俗是依照筷子成雙成對的形狀或者使用筷子時的形態來表達它的內涵的,因此筷子也是一種禮俗的象徵符號,反映著人們降福避災的心理。

中國在三千多年使用筷子的歷史過程中積澱形成了內涵厚重、豐富的筷子禮俗文化。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禮俗:人們總是依照筷子成雙成對的形狀和使用時的形態,來表示降福避災的願望。

小筷子大文化,中國筷子的前世今生

生活中使用筷子時需注意的禁忌也與此直接相關。

比如:筷子一長一短,表示客人或主人夫婦必有一個人要早逝。因此,禁忌一雙筷子使用時長短不一。一雙筷子兩支是兩種不同的顏色,叫雜色筷,預兆家庭不和睦。斷筷,預示凶事降臨。因此,用餐時忌諱把筷子折斷。

使用筷子的動作也有禁忌。

比如,兩個人用四支筷子接取食物,這叫截筷,它與收納骨灰時的動作相似,是一定要避諱的。辦喪事、供奉死者時,筷子直插在上供的祭物上,被視為供筷。因此,用餐時禁忌將筷子直插在食物上。出席喪葬活動,吃飯用的筷子一般是白色的,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同時寓意著這種白事不再重演。

婚姻文化禮俗是民眾婚姻生活經驗的積澱,筷子也是傳達民眾婚姻生活智慧的一種民俗文化象徵符號。中國人歷來有討口彩的習俗,筷子就有快生貴子、快快樂樂、五子登科等等好意頭。

我國陝北農村,男方迎親時須帶一個內裝米的寶瓶。到了女方家,由新娘的父親把寶瓶裡的米炒熟,再裝進寶瓶並封好瓶口,用紅絲線在瓶口拴上一雙紅筷子,出門時抱給新娘。整套儀式的寓意是祝福女兒女婿生活幸福美滿、成雙作對、永不分開。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的婚俗中,女方的陪嫁中都會有十雙筷子,以此表示對新婚夫婦的祝福。土家族有“新娘出門把筷甩”的婚俗,新娘出門跨過門檻時,用手把兩把筷子使勁向身前身後撒去。這裡“筷”與“快”諧音,含快快“早生貴子”之意。筷子文化源遠流長,看似平淡無奇的筷子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五、結語

筷子作為文明的產物,承載著人類飲食及社會文化。這兩根七八寸長、細如小指的簡簡單單的小竹棍兒,絕妙地應用了物理學中的槓桿原理,靈活地在餐桌上大顯身手,生動地詮釋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東方文明的象徵,被譽為中華文明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