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估計大家都知道猴頭菇是什麼了,它是一種非常有名的菌類,而且做成的菜餚也非常的出名,有著堪比海鮮的營養成分。而猴頭菇實際上還是一種藥,有著提升免疫力的功效,所以多吃是很有好處的。現在的人們都非常的關注養生了,所以吃這種菇的人也在增多,那麼如何種植猴頭菇呢?

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猴頭菇是一種在合適溫度下才會生長,低溫狀態下就變成結實型的一種菌類,具體的生長溫度在十度以上,最合適的溫度是二十五度左右,如果高於這個溫度的話,生長速度也會變慢的,但是溫度太低的時候,子實體就會變色,並且停止生長。所以在種植的時候,就應該選擇最合適的當地氣候季節來種植,一般的話在秋季的時候進行接種,然後在冬季可以出菇一次,等到第二年的春季還可以再採收一次,這樣種植的效益是比較高的了。

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在栽培的時候,最主要的還是要配置好培養基,這是非常關鍵的,一般的情況下,培養基必須是沒有黴變,並且新鮮無毒的,裡面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新增劑,但是比例要控制好,不能超過百分之五。一般經常用到的配方有木屑、棉籽殼、麥麩和遮擋,這種配方的含水量一般在百分之六十左右,注意控制好pH值,一般在第一次滅菌操作之前測試好pH值,控制在6左右,如果太低的話,可適當的加入石膏粉來進行調節。在配置好之後,可以加入到已經準備好的袋子之中,一般袋子大概十二公分長,五十公分的周圍。

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在菌袋錶面上,一般需要保證有三個左右的接種口,可以預防病菌的進入,在接種的時候,要注意袋子的溫度需要降低之後才能操作,因為目前大部分都是使用高溫滅菌的,在滅菌的時候,內部的溫度是很高的,所以如果內部的溫度沒有降低下來的話,就可能會導致接種效果不好,可能會有很大的死亡率出現。在接種之前,菌種也需要進行一次前處理,需要把表面上已經開始老化的菌絲給去除掉,或者是已經形成瘤狀的子實體去除掉,避免給接種帶來危害。

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一般要選擇晴天的晚上或者是清晨來進行接種,接種的時候,嚴格的按照無菌要求來進行性,避免給內部的菌袋帶來汙染。接種前幾天,要求溫度控制好,不能有太大的波動,這樣可以讓剛剛接種的菌絲能夠在穩定的環境下快速的吸收養分,並且開始紮根,這樣可以形成菌落優勢,有利於減少雜菌的入侵。在播種半個月之後,因為菌絲的快速發育,內部的溫度就會逐漸的提升起來,帶內的溫度要比室內溫度高一些,所以就要適當的降低室內溫度,可以給菌絲提供一個代謝的旺盛期,還能促進菌絲的快速發育。注意如果在秋季,內部的溼度要控制好,不能太高了,而且要避免直接接觸到光照。

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猴頭菇是非常喜歡氧氣的,所以在種植室內要求有新鮮的空氣供應,保證有一定的流通性,所以在野外搭棚是比較理想的型別。菌袋內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發育,內部的菌絲已經進入到成熟期了,就會開始進入到生殖生長了。一般在菌絲還沒有完全的充滿袋子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分化,變成子實體了。所以要注意進行觀察,及時的做好處處理,誘導內部的菌絲可以定向的出菇。一般可以擺放在一排,然後把穴口都朝上,比較方便控制好出菇的方向,以後也方便採收。在雨季的時候,可能積水比較的多,而且通風也不順暢,很容易發生腐爛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去除室內的溼氣了,減少內部的水分。

猴頭菇要如何種植,怎麼培養好的母體,環境的調節最重要

在子實體發育的期間,需要管理好水分,根據大小和顏色來進行判斷,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補水。如果菇體還很小的話,基本上是不需要補水的,因為地面的溼度就足夠了。在出現黃色的時候,就說明溼度不充分,生長也比較的緩慢,就要在上面直接噴水了,但是不要噴的太厚,避免引起腐爛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