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

::

創辦於 2005 年的《Design 360°觀念與設計》,有著比市面上多數設計類雜誌更悠久的歷史。然而它並非專為設計師而生:在詮釋「設計」這件事上,它有一套獨屬的選題視角和語言體系,讓普通人也能發現好設計在生活中留下的線索,帶來靈感與創意的啟發。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好設計」不僅存在於我們使用的物品和所處的空間當中。我們每個人也不僅僅是「好設計」的享用者,而是在某種更宏觀的設計架構中,扮演著重要而不自知的一員 —— 比如城市改造與環境治理。

但我們對「好設計」的認知,許多時候只停留在外觀與功能上的

10%

把有形或無形的設計理念,用影象和文字表達出來,讓我們對潛藏在「好設計」背後的事物有所感、有所知,正是

《Design 360°》

雜誌

14

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01

設計是跨界的,也是「無感」的

從創刊之初,

《Design 360°》

就明確提出跨界整合的概念,主張弱化學科與門類,把「設計」與「生活」連結在一起。

從字型的品牌定製,到公共空間的創意策劃,與設計有關的一切都可以被

360°

地探討、剖析。

這也許是「

Design 360°

」這個名字的來歷。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360°

象徵圓融、完滿,它意味著

如果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 ,那麼切入的角度越完整、看待的角度越全面,問題就解決得越細緻。

每期雜誌都聚焦一個特定的議題。當期所有的人物專訪、設計理念和資訊介紹,都圍繞著這個議題展開,帶來不同視角下的解讀,其中不乏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跨界案例。

很多年來,

《Design 360°》

都是國內唯一一本中英雙語設計雜誌。為了挖掘每一個議題背後的設計思考,平均每期要採訪超過

30

個設計師或設計工作室。迄今為止,邀訪物件已經遍佈全球

150

多個國家,

中西方設計理念的跨界融合,

也在這本雜誌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這些受訪者,可能來自設計、產品、空間等領域中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如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也有可能是某個小眾品牌創始人,堅持著自身獨一無二的設計美學。

設計是一種教養。

」原研哉曾說。

他認為,設計師不應該是社會中的特殊行業,更不應該讓人難以親近。它應該像公德心和禮貌一般,能夠隨時掛在嘴邊、環繞在日常之中,無聲無息地影響我們。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這也是為什麼「

無感

」始終是好設計的標準之一:潤物細無聲,能夠與生活無縫接軌。比起爆炸性的感官衝擊,其往往蘊涵著對人和物更深刻的洞察。

《Design 360°》

所擅長的,正是

講述這些好設計背後的故事,讓「無感」的美妙之處具體可見,幫助普通人獲得設計的「教養」

。它就像為讀者戴上一副設計師的眼鏡,讓我們能在日常視角之外,看到一個更深邃而廣闊的世界。

02

用影象傳遞資訊

對於已經習慣線上閱讀的當代人來說,紙質雜誌本身的設計感往往比單純的資訊獲取更有吸引力。

從行動式電子裝置尚未流行的年代一直到今天,

《Design 360°》

作為傳統紙質雜誌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它在

2009

年和

2014

年先後兩次改版,一直探索著自身獨立的生存空間。

保留原生創作理念的同時,以多元視角呈現設計在不同場景下的美感

,是

《Design 360°》

在內容製作上的一貫風格。而它的裝幀印製也與之保持了一致:

從早年的斜邊設計變成如今的「

露脊

」裝訂,書脊上貼上與切割的痕跡,製造出一點恰到好處的粗糙;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三本尺寸不一的小冊子,在畫面上和諧地融為一體,卻又印在手感不同的紙張上,這是這本雜誌神秘感的來源。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三本冊子從大到小分別命名為「觀念」、「行跡」和「實驗場」,各自為當期主題的詮釋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

主要採訪和深度文章集中在「觀念」冊子裡,「行跡」和「實驗場」則分別收錄一個與主題相關的典型人物、城市或案例。與「觀念」中的專題文章相比,它們往往更具有社會性。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對於喜愛紙質閱讀與紙張觸控手感的讀者來說,

《Design 360°》

的裝幀不僅適合翻閱、充滿誠意,還時刻保持著新鮮感。

封面幾乎沒有多餘的文字資訊,所有主題的呈現都

以影象為主軸

,只有真正翻開的那一刻,你才知道里面講述了什麼樣的故事。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無盡的想象。

03

用設計思考可持續生活

插畫、攝影、建築、手工藝,都能最直觀地體現設計元素。

但設計並不只侷限在平面、立體作品,或是人與物的聯結中。

《Design 360°》

同時也在關注著那些

更具「使命感」與未來意義的問題

,以及它們的解決方案:比如設計如何改善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關係。

在第

73

期「

Design × Ideal City

」中,

《Design 360°》

就探尋了設計師與藝術家們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他們如何用作品來具象化自己的城市願景?如何在空間設計中以小見大,表達對烏托邦式生活的嚮往?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布魯塞爾、華沙、馬德里、東京、臺北……中西方的代表性大都市,或多或少地完成了某種形態上的「理想化」,並且在不斷摸索著更加高效智慧的「

未來城市

」。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而在這個命題下,不同城市之中,那些獨特的

文化意象的設計與運用

,也變成了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緊接著在第

75

期的「

Organic City

」中,

《Design 360°》

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如何在複雜的生態系統中,協調好人、城市與自然三者的關係?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360° 探討設計與生活:讓「無感」的設計留下線索

打造一座生態融合的

有機城市

,整合景觀設計、建築空間與各種資源,也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把人本思維與可持續性融入到對設計的思考中,是我們十分欣賞

《Design 360°》

的一點。

好設計不僅意味著好看、好用,也是社會價值的對映:

它能為我們與生活創造一種共生的美好聯絡,並以之替代對環境的掠奪和消耗。

從個體生活的便利,到公共空間的有序運轉、資源的高效利用,好設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等待我們去發現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