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薯藤和麻繩絞著,他才從菲律賓帶回甘薯,而這竟救了無數性命!

400多年前,一個人窮思苦想,將紅薯藤和麻繩絞在一起,才把甘薯從菲律賓帶回國,而這竟救了無數人的命。

這個人就是後來被稱為“甘薯之父”的陳振龍。

明萬曆年間,福建人陳振龍不到二十歲就中了秀才,卻在鄉試中敗下陣來,這讓他備受打擊就索性放棄學習改為從商。

他抓住“隆慶開海”的機遇,隨一眾商隊從福州臺江乘船偷渡至呂宋,也就是現在的菲律賓。

在這裡,陳振龍生平第一次見到一種植物——甘薯(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紅薯、番薯),它像拳頭一樣大小,生熟都能吃,而且耐旱、高產、容易種植。

把薯藤和麻繩絞著,他才從菲律賓帶回甘薯,而這竟救了無數性命!

陳振龍不禁欣喜萬分,因為福建多山地,少耕地,鬧災荒時人們常食不果腹,如果能把甘薯拿回去種植,豈不是造福百姓的好事。

於是,陳振龍就留了心眼,他默默觀察當地人的種植方法,一一記在心裡,並等待時機回國。因為,當時的統治呂宋的西班牙殖民者,不允許將甘薯的種植傳去別的國家。

考慮到甘薯塊頭比較大,貿然攜帶很容易被檢查發現,但是,陳振龍觀察發現,甘薯藤蔓扦插也可種活。

於是,1593年5月的一天,陳振龍到田間,偷偷地扯下一些甘薯藤蔓,將薯藤和船上麻繩絞在一起,再抹上一層泥巴,就這樣,黑乎乎、溼漉漉的麻繩裡藏匿著薯藤,一路上闖過層層關卡,歷經7個晝夜的航行,他們才回到福州。

把薯藤和麻繩絞著,他才從菲律賓帶回甘薯,而這竟救了無數性命!

當時,福建全省正遭遇著“旱魃為虐,野草無青”的大旱災,百姓顆粒無收、無以為食,福建巡撫金學曾也是乾著急卻沒有好辦法。

陳振龍趕緊讓兒子去找巡撫,獻上《獻薯藤種法稟帖》,建議種甘薯救荒。

當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巡撫就讓陳振龍試著種植,於是,在自己家附近的紗帽池邊隙地,陳振龍小心翼翼地把薯藤種下去,和兒子日夜看護養育,幾個月過去了,他們挖開土壤,看到一個個大小不一的胖乎乎的甘薯。

巡撫大為高興,就立即提倡福建百姓們大面積種植,就這樣,甘薯讓福建百姓填飽肚子,緩解了饑荒缺糧的問題。

為紀念紀念陳振龍引進薯種和金學曾推廣種植之功,閩人曾先後建立“報功祠”“先薯祠”,因巡撫金學曾姓金,人們就將甘薯稱為“金薯”,又因其由外國引進,也稱“番薯”。

把薯藤和麻繩絞著,他才從菲律賓帶回甘薯,而這竟救了無數性命!

而陳振龍的後世子孫、一家七代人,不遺餘力地推廣傳授甘薯的種植,甘薯就這樣被推廣到長江流域、東北等地。

清代時期,紅薯傳到京城,變名為“白薯”,一躍成為“御膳”專用食材。

據說,乾隆皇帝品嚐之後,大為讚賞,還給甘薯賜名為“土人參”,沒想到,這白薯治好了皇帝晚年的“便秘”,白薯一下子身價陡增。

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同好友,向百姓贈送薯種、傳授技法,動員百姓們廣發種植甘薯,這義舉得到當地百姓的稱頌讚揚,他們也整理出版我國第一部甘薯專著——《金薯傳習錄》。

有專家認為,正是因為甘薯的廣泛傳播和大面積種植,讓百姓得以飽食,從而為“康乾盛世”的人口與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薯藤和麻繩絞著,他才從菲律賓帶回甘薯,而這竟救了無數性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甘薯又被稱為“地瓜”“紅薯”,它的的栽種與食用,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四萬萬同胞的人口基數增至八億,但當時的糧食收成很低,大多數人是吃不上白饅頭白米飯的,而甘薯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

甘薯生能食、熟能吃,人們還研究了新的食用方法:把甘薯蒸熟後再曬乾,儲存起來,方便一年四季食用。在那艱難的歲月,有很多百姓就是靠著甘薯捱過來了。

1978年改革開放時,據考察,甘薯產量佔全世界的38%,中國一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甘薯生產國,而中國人口,當時也將突破十億大關。

郭沫若先生曾特意去福建圖書館查閱《金薯傳習錄》,透過已泛黃的紙頁字行,紅薯傳種中國的經過一一映入眼簾,郭沫若激動地詩興大發,乘興寫下《滿江紅——為紅苕傳入中國370年而作》的篇章: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甘薯之父”陳振龍,不惜冒險從菲律賓帶回薯藤,並大力推廣種植,竟救了無數國人的性命,為中國這人口大國鋪墊基石,他就像已去世的農學家袁隆平爺爺一樣,都做出了造福後代、利在千秋的功績,他的名字——陳振龍,應當被廣知、傳頌!

參考資料:八閩文脈·人物 | “中國甘薯之父”陳振龍一家七代引種推廣甘薯的故事

新華網:一隻紅薯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