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昨日我見朋友圈,有關於與辛德勇教授的文章出現,然後很驚訝,居然頭條有關於此話題的產生,然而不知為何,直接以“嘲諷”冠之:然而我察辛教授文章下的留言,並無任何嘲諷,且看到不少讀者希望辛教授來自己所在的學校任教,並無看到“嘲諷”!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辛教授文章。)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1)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2)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3)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4)

(截圖了辛神讀者們的部分回覆,這裡有二十餘所地方院校的讀者留言歡迎辛神過去任教或者講座。)

但我也的確看到,知乎有些回答,談及學術上還有哪些人值得尊敬,談及一些社會關係與人脈,但鮮少談及辛教授本人的學問,至於辛教授是否可以爭取應有的榮譽,倒也有人支援的。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我向來不主張,在事情尚無定論之前,將一些東西或者事物或者人,直接給予“定性”,尤其在不夠了解對方的基礎上,我個人以為這麼做,並不妥當。

辛德勇教授,被不少喜愛他的讀者們稱為“辛神”

,這個稱號,坦白講,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因為對我而言,歷史屬於弱項,在辛教授講學之前,或者在我看到他作品之前,我從未想過,歷史學或者歷史課程的教授,也可以如此人性!……這當然不是說從前教授我歷史的老師,沒有人性,這肯定不是這個意思,過去我的歷史老師給我印象很深,我還挺喜歡的,但我並未觸及到歷史的本質,直到我看到辛教授作品後,我才認識到歷史可以如此美妙!……儘管一開始,其實我是被辛教授的文學語言所迷倒,他的文字展現出不一般的優美,一看就是真正讀書人的筆風,真正做學問的人應有的嚴謹態度,文字般若非常高明!

對於這類文字般若的出現,往往也需要實相般若的呈現

:也就是說,追尋客觀真實是第一要務,我既不願意聽“老生常談”而墨守成規,且我不願意“尋章摘句”卻不過“斧鑿”而人云亦云之句,有些歷史經不起考驗而妄斷。

可以說,

在過去的學習當中,我敬畏於錢穆的思想,但是辛德勇教授的出現,他的作品讓我意識到:倘若我多年前就看到他的作品,也許我會去讀歷史學,因為我真正認識到了它的魅力。

辛教授也講過,喜歡他作品的讀者,很多本身並非歷史學專業的,所以我認為這很了不起!(很抱歉無法引用原話,但大概意思如此。)這並不是說,非專業者屬於外行才喜歡歷史,並不是如此,在我所見到的學習歷史的朋友當中而推崇辛教授作品的人,不少立意也很高明,對於文字是要求嚴謹,也喜歡客觀真實的人,只不過此前並未去讀歷史學專業,

如果一位教授或者學者可以以本專業的學問教授,知識傳播而引發其他人去學習這門課程,去喜愛這門課程,我以為這名學者或者教授是深具學術魅力的,不可等閒視之!

當然,我對於歷史的研究,或者文字的嚴謹,其實還遠不如辛教授,儘管我作為網文作家,也寫過劇本,也發表過文章,也參與傳統文化方面書目的編寫,但是,距離辛教授的水平,還是差的太遠!……包括我的網名,坦白講,是我不願意失去一個人的初心,而迷失於紅塵當中,因此,希望自己堅守傳統作家本心: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而予以警誡,卻並非虛榮所致。

在辛教授提及他的老師史念海先生所講的話,

“使用第一手史料,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論,這是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

,我甚是認同。

辛教授寫作,往往我們可以看到繁體字

尤其是古文方面的研究,歷史方面的資料呈現,這是對原著的尊重,也是一種理性精神

而我相信在現實當中,對於事實的呈現,同樣是如此,不假手第三種“說法”,而採取真實再現。

這是真相的還原,或者致力於真相的還原,所以我以為他的文字般若之美,在於實相般若的呈現,而體現出境界般若之精神,令人景仰。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史念海先生:圖片來源於網路,感謝分享。)

那麼,為何辛教授此次微信公眾號上的求職,會引來一些網路探討呢?

有人講,這是人文社科教授的尷尬,或者人文社科本身用處不大,是真的這樣嗎?……要知道魯迅為何棄醫從文,要知道梁啟超先生為何以思想變革為第一要務,要知道曾經多少青年人,他們以筆為刀,而致力於社會變革,帶來思潮的變化,而足以影響後來的命運,也帶給整個社會天翻地覆的變化,而走向新生。

文化是國之根本,人文社科不可等閒視之,與人才一樣,都需要重視,並不能以單純功利而言,不可短視。

所以梁啟超先生推崇王安石,認為王安石是“完人”也,“若乃於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

他推崇的不僅僅是王安石致力革新的精神而去改變當時國力貧弱的狀況,而一往無前的精神,又何嘗不是他自身人格的寫照

,願意去對抗當時社會當中種種矛盾,而力圖國家富強,“少年強,則中國強”,

這少年強其實也不僅僅是單純年齡上的少年強,這也意謂著任何一個人應當在改革面前,具備創新精神

,而使得整個社會發展,朝著應有的方向而去,擯除掉社會弊端,如此,才能真正前行。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辛德勇教授自然不是王安石,但他在學問上的專注,足以稱得上是文人,且是有自身人格追求之文人。

他所求的,

在我個人看來,應當是學術之追求。而這一點,是符合北大精神

的:至少在我看

蔡元培先生生平而講,他在“京師大學堂”官僚氣息極重,受清朝腐敗影響巨大的情況下,接任校長一職,時間是:1917年1月4日。

在他之前,京師大學堂由於社會和歷史影響,不少老師開後門近來的,拿著薪水,將印好的材料,讀一遍下課,而導致學生並不能真正學到知識:每當放學後,大量學生湧向“八大胡同”,喝酒鬧事,甚至引得妓女們也說,當時“兩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顧:

兩院是指北洋政府的參眾兩院;一堂是指京師大學堂。

蔡元培先生上任後,他將京師大學堂成為世界一流名校而努力,到任第一天,全校校職工歡迎他的時候,他脫帽,鞠躬而向他們還禮,這種平等待人的作風,震驚全校師生。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片來自於網路:蔡元培先生塑像,感謝分享。)

他大刀闊斧的改革,告訴大家,

“大學為研究高尚學問之地。”

他提倡:

相容幷蓄,思想自由

“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則,而大學之所以為大也。”

他是如何重視人才的?……他提攜的梁漱溟,雖然沒有上過大學,年方24,卻被蔡元培先生邀請入北大任教:這在今天,很多人是不敢想的。

他提攜的魯迅,曾被困於家鄉紹興

,時任教育總長的一紙聘書,將其解救,後在任大學院院長的時候,又任命其為“大學院特約撰述員”:

“不用上班,研究可做可不做,卻有高薪可拿。”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在失笑了,莫非你辛教授也向魯迅看齊?……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魯迅先生畫像:來源於網路,感謝分享。)

在“

@史聃

”的《蔡元培一生提攜了許多人,以這兩人影響最大》中提及郭沫若之語,是這樣的:“

影響到魯迅生活頗深的人應該推數蔡元培吧?這位有名的自由主義者,對於中國的文化教育界貢獻相當大,而他對於魯迅始終是刮目相看的。魯迅的進教育部乃至進入北京教育界都是由於蔡元培的援引。一直到魯迅的病歿,蔡元培是盡了沒世不渝的友誼。

由此可見,蔡元培先生對魯迅先生的重視,令魯迅先生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貢獻,思想上的教育意義如此巨大,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蔡元培聘任過哪些人?……

“胡適、魯迅、辜鴻銘、劉師培、張競生、梁漱溟、劉半農、周作人、錢玄同、陳漢章、江艮庭、黃侃、陳介石、黃季剛……”:不問思想,不分派別。

其中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推崇新文化運動,而辜鴻銘、劉師培又是主張恢復帝制。

他聘請教員:只問學問、能力,不問思想、派別。

這一點如今已為世人所共知。

他被偉人稱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致力革除掉“讀書為官”的風氣,提倡人生真正的價值觀。

他反覆強調:“大學為研究高尚學問之地。”這一思想,請注意:“高尚”兩個字,不可忽略。

我其實常想到當年錢鍾書先生,

雖數學15分,卻仍被清華錄取

學貫中西的他被稱為文化崑崙

,影響力巨大。

我有時候也會想到朱自清先生,數學0分,語文98分,被北大破格錄取。而也這得益於當時北大開創的“

自由,多元化

”的學術氛圍。

同樣是歷史學家的吳晗,文史與英文滿分,但數學零分,他被清華

破格錄取,他的貢獻,有目共睹。

有些人對於時代當中一些名人或者文化名人,總是習慣於持之以否定態度:那是沒人了吧?……所以從中挑之。

那麼要知道,

在任何一個文化領域當中的翹楚,他們以何折服人心?以何出成就?

我想必定不是噱頭,也不是空文,而是真正讓人看得到的理想和力量,靈魂當中的堅定,以及操守的堅持。人品的高尚體現。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片來自於網路,感謝分享。)

關於辛德勇教授,是否應該參與評選,他認為自己可以得到相應榮譽:坦白講,我還是持之以我從前的觀點:

名利於人,只要正當,是無可厚非的,且應當予以堅持。

因為正確的名利可以杜絕錯誤的出現,這樣對社會秩序,本身是一種維護。

撇開博雅教授是否名額足夠的前提,我以為從辛教授的學問,人品,能力而言,是可以從蔡元培校長對待人才的態度一般,採取破格錄取,而體現出北大對學問,對人才,對能力的真正重視,而不是其他因素方面的一些“甄別”。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5)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6)

(備註:圖5,圖6,皆來源於“

@三水三心

”的文章截圖,感謝分享。)

不否認他人的優秀,但本身名利於人,如果的確達到這個程度,我以為北大應當思想開放,且給予真正的人才,以明確的重視。

關於辛教授的作品,有條友“

@遇見帝秦盛唐

”去查了論文,但實際上,我覺得更多可以看一下辛教授的著作,才知道為何他被諸多讀者稱之為“辛神“。

他的相關著作,我所讀的尚少,但也頗覺其不凡之處,這裡略為截圖: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7)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圖8)

(備註:圖7、圖8分別為《製造漢武帝》增訂本的頁內截圖,提及相關著作。)

事實上,關於辛教授這次事件的議論,頭條也有大V,比如儲殷教授,還有蘇德超教授,以及黃日涵教授等人的談論。

這裡附錄一下!

儲殷教授: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我的感覺倘若辛教授執著於做學問,且事實上,他學問確實很專注,也很用心,這方面也讓我們很多讀者受益……所以可以考慮一下。

黃日涵教授: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事實上,我覺得黃日涵教授說的沒錯,不過以我此前對辛教授的認知,我感覺他更偏向於專心學術,不問外事的型別居多,並不願意成為“社會活動家”的型別(這是我個人感受)。

所以這一點而言,你要說辛教授是為了名利云云,其實很站不住腳,在我看來,他單純喜歡做學術,而只想專心做學術,至於一些榮譽或者名利,是正當的,他的追求與希望所得,並不為過。

正確的名利堅持,也是君子之道,因為可以杜絕掉人心之浮躁,以及不確定名利下的一些錯誤做法。

(當然已得名利者,未必都是尸位素餐,想必道理誰都瞭解。)

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名正了,事情才好做。

正確的名利是值得堅持的。

蘇德超教授: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蘇教授不愧是哲學教授,我覺得他講的很對。

(至於網路上,很多並未看過辛教授作品而胡亂點評的現象,我覺得還是應該多讀書,至於為何寫下此文,純粹是因為我也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有著一份對讀書人的尊重,以及對理想的一份憧憬。

所以致敬辛教授在這件事上的堅持,我覺得這種堅持,並不為過。)

如果你要問我喜歡讀誰的書?

我除了魯迅和金庸作品非常喜歡外,其實馮夢龍的作品,是我最喜歡的!

對,就是那個寫“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喻世明言》)的作者馮夢龍,也是康熙、乾隆將其稱之為“國之利器”,也是曾國藩、紀曉嵐以及後來的偉人也喜歡讀的《智囊全集》的作者:馮夢龍。

所以我在看書上,也有自己的選擇和追求。

尤其喜歡智慧和人品令人稱道的作者寫出來的文章,與事實。

或者小說也可。

因為人之一生,還是應該讀點好書,講點道理,方不虛此生。

我因為知道自己的無知,所以嚮往智慧與真誠,也致敬於明師的教誨,可避免人生的岔路,與錯綜複雜的因緣下,去堅守一份為人的本真,理想的夢境。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馮夢龍博物館的照片,來源於網路,感謝分享。)

蔡元培:魯迅,上班可不來,高薪照拿!為什麼?談辛德勇之事

(《智囊全集》,作者:馮夢龍,圖片來源於網路,感謝分享。)

參考資料:

1,馮夢龍,《智囊全集》,“三言”;

2,梁啟超,《王安石傳》,《少年中國說》;

3,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4,朱自清,《荷塘月色》;

5,史聃,《蔡元培一生提攜了許多人,以這兩人影響最大》;

6,雲逸書院,《歷史上的今天——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

7,小蔣論道,《民國往事:看蔡元培當北大校長的三把火?》;

8,株洲釋出,《相容幷包,思想自由!蔡元培先生倡導的辦學方針,影響深遠!》;

9,孤獨與幼稚的心靈,《蔡元培不拘一格用人才》;

10,大揭秘,《錢鍾書偏科嚴重,為什麼會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

11,楠林溪江,《他參加考試,數學零分其它滿分,北大拒絕接收,卻被清華破格錄取》;

12,辛德勇,《春天正是讀書天》,《製造漢武帝》等;

……等。

感謝分享。

(來源:作家方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