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朝廷多次調整川西北防禦體系的原因是什麼?

在明代,川西北地區本地

“番眾”因應於區域地理環境,常具星散不群的組織特徵。因此在 明中期以前,除卻偶發的嚴重軍事危機以外,川西北地區與毗鄰的“西番四衛”———西寧、河州、 岷州、洮州相比,防務壓力並不算大,這也間接造成了軍衛系統在官員架構、軍事政策、駐防方 針、軍士生計方面的疲敝。而正德年間開始的蒙古勢力南下川西北,則形成一股外在推力,重 塑了地區的區位價值,也迫使明廷重估區域的地緣意義。 十六世紀初,因為達延汗的崛起,蒙古諸部落間爆發戰爭,明朝北方邊疆的政治局勢為之 大變。其時大股蒙古勢力越過河西走廊,進入時稱“西海”的青海湖地區。雖然此批南下者多 在蒙古內戰中為達延汗擊敗,但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在進入青海湖地區以後,他們隨即對 區域內的“番眾”展開攻伐,並奪得了對後者土地、人眾的控制權:“蒙古部酋亦不剌、阿爾禿廝 獲罪其主,擁眾西奔。瞰知青海饒富,襲而據之,大肆焚掠。番人失其地,多遠徙,其留者不能 自存,反為所役屬”。此一過程,被李文君概括為“自元朝以後蒙古族重新大規模進入西海的 先聲”。而除卻在青海湖一帶盤桓,蒙古勢力亦遊走於今甘肅、青海與四川交界地區,並頻繁 擾邊。

明朝中期,朝廷多次調整川西北防禦體系的原因是什麼?

蒙古部族的出現,成為川西北軍防體系於十六世紀前期進行系統性改革的重要外在推 力,具有“催化劑”的作用。 明代前期,明軍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川西北草原:“先年馬軍不減八百,常年於春深草茂 之時,馬政官督率,直抵迤北草地,屯營牧馬……而有盛威之機。”而及至明代中期,則已是“(草 地)不復為我有也”。此中的關鍵節點,在於正德以降以蒙古右翼領主亦不剌為首的異姓權 臣部落的到來。正德九年,蒙古部族“逾河南,入蜀幾千裡”,十年時則“過黃河,遁往四川松 潘”,及至十一年,又“至四川邊境”。就此,時人評述道:“賊既挪營,竊伏西海……烏合為巢, 歲復一歲,醜類漸繁,乃敢寇我洮、河,深入松潘地界。”正德後期出現在松潘邊外草原的蒙古 勢力,使得明廷川西北防區壓力陡增———在此之前,川西北“番亂”至多是地方動盪,但若加入 蒙古因素,則事態即升級為影響整個王朝西部的軍事防禦危機。事實上,正德十年時,本地“番 眾”已經表現出與蒙古勢力合流之勢:“虜亦卜剌屯松潘境上,掠番夷諸寨,諸番乘變,亦糾眾以 侵松城”,“北虜長驅侵入漳臘,而鄰寨熟番被其殘破……投降於彼者亦多”。此一趨勢延亙 至嘉靖中期:“嘉靖二十九年,漳臘二十九部羌元壩、潘咂、商巴、石嘴等與北庭小王子吉曩相 通。”而“番”寨中對地方軍防形勢頗為熟稔的“番眾”及漢人流民,便在此語境中成為蒙古勢力侵犯川西北防區的先導勢力:“亦不剌虜犯松潘境,川人大恐,番夷磨讓六少等為之卿[向] 導,攻掠各寨”,“知我虛實,挑端引釁,貽患地方。昔年空龍寨李狗兒,橫樑寺漢人結撒兒,是 其驗也”。以此,蒙古勢力南下成為一條“導火索”,使得本地“番眾”與明軍的對抗形勢愈加 嚴峻,因之迫使明廷一反之前數十年的保守內縮姿態,在川西北地區發起軍事改革,以期穩定 西部軍防。 正德中期到嘉靖前期,為了應對變化的地緣格局,明廷開始革新川西北軍防系統。

明朝中期,朝廷多次調整川西北防禦體系的原因是什麼?

其時的 諸般改革措施頗具針對性,以消除前述十五世紀後期的軍防系統弊端為主要目標,尤其典型 者,在於官員架構、防區劃分和軍事設施三個方面。 十六世紀前期,川西北地區的官員職級、職掌皆得到了相當的調整。先有 高 階 文 官 的 設 置。 正德十五年,巡按四川御史黎龍奏稱,“松潘……副總兵等官秩任偏小,乞令巡撫都御史盛 應期以春夏駐松潘,秋冬巡腹裡,庶事有責成”,得明廷允准。與此同時,四川地區的總兵之 職亦得重設。而諷刺的是,此一設定的緣起實為松潘武將懼怕蒙古大軍壓境,賄賂中央以求調 任,所謂:“升分守松潘等處副總兵都指揮僉事吳坤為署都督僉事,充總兵官,鎮守四川。以陝 西綏德衛都指揮僉事張傑充副總兵代之。四川舊無鎮守總兵官,會亦不剌走入四川境,將掠彰 臘,坤以副總兵兼鎮守,欲避虜,乃言松潘去省城遠,勢難兩及,請更設總兵一人。且私賄本兵 者,遂以命坤。”與高階文武重掌大局相輔相成者,為地方軍防架構的完善。因應於地方陡增的軍防壓力, 嘉靖初年出任巡撫四川都御史的胡世寧上奏力陳,要求改革川西北軍防架構,並尤其強調建立 轄屬層級明確、權責劃分清晰的“副總兵-參將-遊擊-守備-各堡提督”軍事系統。在胡世 寧的動議下,遊擊一職得以重設,並“增一員專管疊、茂”。與此同時,遊擊領兵往來巡視的軍事 功能被尤其強調,即“不時輪往松潘巡察,以振威武,或他邊有警,腹裡寇發,量其事勢輕重調 遣,朝報夕發,早行撲滅”。此一倡議,主要針對的是弘治以後川西北諸防區各自為政,缺乏 整體聯動的防禦機制,而彼時明廷的整飭,亦使得軍防系統的內在凝聚力得到了顯著提升:“自傅泰奏改分守已析松茂,各自為鎮,至都督何卿,始命兼管如初。”除卻統合松茂防區以外,川 西北地區其餘關節要害之地亦多加設武將防禦,如正德十六年時命張倫守備“番蠻喉襟,全蜀 藩屏,最為要害”的壩底地方,嘉靖二十年則在松潘以北“漳臘地方宜增設守備一人”,並“以 都指揮體統行事,增官軍一千員名”。

明朝中期,朝廷多次調整川西北防禦體系的原因是什麼?

松潘北部地區靠近邊外草原,因此設定掛守備指揮職、 行都指揮權的漳臘守備,且增兵把守,當理解為對邊外蒙古勢力的直接應對措施。 正德至嘉靖前期革新川西北軍防系統的第三重面向,在於整飭修繕十五世紀後期開始漸 趨殘破的川西北軍防設施,具體又分為邊牆及關堡。先看邊牆。其時對邊牆的加強,主要針對 所謂的“松潘南路”,即松潘以南至茂州之間的軍糧通路。此一通道對於維繫川西北防區的後勤補給而言價值尤大,然而弘治年間,因為一次失敗的軍事行動,明軍對松潘南路的控制權落 入本地“番眾”手中,“弘治間,副總兵韓雄失機……番遂縱橫,南路梗阻”,因之極大影響了糧 運及班軍輪戍,“蜀人號南路為死亡城”。雖然明廷一直希望恢復對松潘南路的控制,“此路之 得失系松潘之利害如此,其不可不復也明矣”,卻未能遂願。及至正德到嘉靖前期,松潘南路 再次成為明廷銳意興復的重點。而恢復南路的第一步,則是整飭軍防基建,尤其是透過開鑿山 徑、修造牆柵來保護山路通暢。在川西北邊防將官眼中,沿路造牆是最適合本地的防禦機制, 因為這符合由本地地形造成的敵我互動模式。郭應聘即言:“蜀之番情與北虜異。北地平曠, 彼可以往,我兵亦可以馳。若蜀邊之地,自灌口以至松州,幾及千里,兩山夾河,僅通一線之路, 碉寨星列,悉據山巔……即此一線之路,在我軍之經行有限,在諸番之往來無常。”因此,正、 嘉時期的邊衛官員多從此角度加強南路防護。如正德年間有“長寧堡迤北山路至實大關止,舊 在山麓,久被河西諸番射箭擲石阻截經行……指揮曹昱等鑿修山腰新路,矢石不能及,其慮深 哉”,嘉靖時則“自茂、威迄松潘、龍安,夾道築牆數百里”。又松潘南路以外,松潘東路亦“自 三舍堡至風洞關修完牆柵五十餘里,邊城有賴”。除卻加護道路,正、嘉時期的軍衛官員亦發動了一股造城築堡熱潮。在松潘北部的漳臘地 區,因為蒙古勢力的到來,軍防設定不斷得到強化:“嘉靖十一年虜賊深入為害”,“巡撫宋滄 建立靖虜墩,於松屬之漳臘後山及西山二處嚴兵駐守,以斷北虜入寇之路。嘉靖二十年,巡撫 劉大謨、巡按王珩奏……修築官廳、營房、城堡及邊牆”。一時之間,漳臘地區“關隘新建,墩 臺重修,屯堡俱高深完固,而據守有賴”。而在松潘以南,嘉靖十三年時,疊溪城東南二關得 以展修,嘉靖十五年時,則因“番眾”圍攻,新築茂州外城。據地方軍衛官員統計,十六世紀 前期,川西北軍衛官員在松潘南路共“建築沿邊營房二萬餘間”。而從數量的角度考察地區 軍事設施的修築,亦可看出當時明廷軍防政策的轉變。

明朝中期,朝廷多次調整川西北防禦體系的原因是什麼?

筆者利用《威茂邊防紀實》的詳細記載, 析出威州、茂州地區關堡的建造年代,由表格資料顯示,威茂地區關堡在明初、明中期時經歷了 兩輪修築熱潮,而在嘉靖時幾乎全部重修。又由文獻所錄之地區墩臺的修建情況可知,十五世 紀後半葉,整個威茂地區僅修建了16處墩臺;而正德後期至嘉靖前期的二十餘年間,地區便新 建38處墩臺,且在數條交通要道皆有所設定,並且幾乎皆為始修。新築及修繕的軍事設施 對強化軍防頗具效用,如正德年間兵部尚書王瓊即言:“番賊請降,皆都御史馬昊修復關堡有以 攝之。”可以說,軍事設施的營建、修繕,為此後數十年間川西北軍衛系統的“轉守為攻”奠定了基礎。 因為明代中期達延汗崛起造成的蒙古高原內亂,大量蒙古部族南遷至青海東部、甘肅南部 及川西北地區草原,攪動了區域社會的權力格局,對川西北軍防形成了巨大的外在壓力,間接 促發了明廷對區域防禦體制的改革。此一“多米諾骨牌”效應的聯動機制,對頗顯衰廢的邊區 軍防系統構成挑戰,併為十六世紀中期川西北地緣戰略格局的重塑做了鋪墊。

明朝中期,朝廷多次調整川西北防禦體系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