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章中說,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翻譯成現代漢語,大致是說,鈍挫你的鋒芒,消除那些紛亂;不要炫耀光華,要能夠和下塵等同。

對於君主而言,什麼是鋒芒,什麼是光華?我的理解是,鋒芒指的是君主所專有的威權,光華指的是統治者所享有的特權。

只有統治者才能享用玉食,而統治者“惟闢作福,惟闢作威”的提法,也是老子所反對的。

老子認為,領導人只有不擅用威權,才可以避免紛亂;只有不過分享有特權,才能達到大治。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之後,覺得自己功蓋三皇,德超五帝,足以和天地對話,於是決定到泰山封禪,也就是祭祀天地。

可是在祭天完畢,準備下山祀地的時候,半道上突然下起了雨,秦始皇慌忙躲到一棵樹下避雨。

雨過天睛之後,秦始皇看著為自己效勞的松樹說,這是功臣,應該封為五大夫,於是一棵樹也有了爵位。

五大夫在秦漢時期,屬於高階爵位,比它低一級的爵位叫公乘,也就是可以坐公車的爵位。

可惜松樹不能坐車,不然也會給配個公車,擱到現在,想必至少是排量二點零的。

泰山的松樹因秦始皇一時高興而走運,湘山的樹木卻因秦始皇一時的暴怒而倒了黴。還是在那一年,他沿長江而下,企圖尋獲周之九鼎。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當船行駛到一個叫湘山祠的地方時,突然狂風大作,船雖大而飄搖,竟然難以渡江。等風平浪靜之後,秦始皇問下面人,這個祠廟裡供奉的是什麼神?

下面的人回答說,是堯之女,舜之妻。

秦始皇聽了赫然大怒,下令把湘山上的樹全部砍掉,這叫“赭其山”,也就是給湘山神一點顏色看看。

因一時的天氣無常,泰山之樹受封,湘山之樹遭殃,可見秦始皇的龍威已經膨脹到了什麼程度。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秦始皇逞一時之銳氣,飛揚跋扈,大發惡龍之威,天地之間,不管是無情草木山石,還是有情之血肉眾生,都可以隨意侵凌殺伐。

與秦始皇相比,貞觀之初的李世民是深得“挫其銳”之道的。

當時的錚臣魏徵是個直脾氣,膽子也大,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冒犯龍威,絲毫不顧及李世民的情面。

對此,李世民大多數情況下都能以禮待之,即使偶爾盛怒,以後也能幡然悔改。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有一次臨朝之後,他氣沖沖地回到宮裡,對長孫皇后說:“總有一天我非殺掉魏徵!”

長孫皇后聽了,忙問怎麼回事,李世民回答說:“他總是當面和我過不去!”

長孫皇后就跪下對李世民說,

“俗話說主明臣直,魏徵之所以敢於冒顏直諫,也是因為您這個當皇帝的是個明君啊。”

李世民聽了,恍然醒悟,自己的怒氣也煙消雲散了。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李世民作為至高無上的君王,甚至有些害怕魏徵。有一次他正在逗弄一隻鴿子,遠遠看見魏徵過來,生怕魏徵又要進諫說他不務正業,急忙把鴿子藏到袖子裡。

他知道,魏徵的做法只能對自己的統治有利而無害。

他曾經問群臣,魏徵和諸葛亮相比如何?

群臣回答說,諸葛亮才兼將相,非魏徵可比。

但是李世民說,魏徵能夠匡正我的失誤,讓我做堯舜之君,非諸葛亮可比。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魏徵死後,李世民還對臣下說,

“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李世民和魏徵君明臣直的關係,已經成為中國歷史上段佳話。

在這一段佳話中,魏徵敢於“每犯顏進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固然表現了錚臣之風範。

而李世民能夠“天子亦為之霽威”,則也屬帝王之難,足以為萬世統治者之楷模。

李世民能夠善納諫言,就在行動上避免了很多錯誤,為貞觀盛世開創了條件。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只有“挫其銳”,才能做到無為。

前者是心理前提,後者才是行為結果作為統治者,挫其銳不容易,要做到“和光同塵”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在一般的現代漢語詞典裡。

“和光同塵”被解釋為隨俗而處,不露鋒芒。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這樣的解釋基本是正確的,不過在具體使用中,“和光同塵”被許多人理解為不講原則,一味與世無爭,幾至同流合汙。

這種理解用法雖然不錯,但是和其所出的《老子》裡的原意,已經相去甚遠。

老子所說的“和其光,同其塵”,是在要求君主避免過於與眾不同,要盡力和臣庶保持:定的平等。換句話說,也就是不要貴己。

這話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卻十分不易。

當初劉邦和項羽為什麼起事?還不是看到秦始皇乘鑾駕出遊時,前呼後擁,堂堂皇皇,因而羨慕其富其貴的緣故?

當時項羽說,

“彼可取而代也!”

劉邦說,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項羽後來烏江自刎就不提了,劉邦做了皇帝。

也難怪,“富貴常情誰不羨”,世上之人能有幾個像巢父、許由一樣,避權力如躲猛虎呢?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對此,有人評論說:拿破崙用刺刀從地上撿起了王冠,而華盛頓卻藏起了刺刀踢開了王冠。獨立戰爭勝利以後,華盛頓回到了家鄉,過起了寧靜的田園生活。

可是國家的命運使他在1789年當選為美國的第一任總統。

在連任總統期滿之後,還是有人希望華盛頓能夠連任第三屆總統,但是他堅決拒絕了。

在美國,不但首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另外還有一百多個叫華盛頓的城鎮,這些都體現了他在人民心目中的高貴位置。

就像老子曾說,

“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

雖有開疆之功,卻不覬覦君主之貴,這正是老子推崇的“無慾”之舉

參考文獻

《老子》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