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最近,英國和韓國又在中國人民喜迎新年的時候給咱們整了個大活:

先是大英博物館發了個“慶祝韓國農曆新年”的推特;再是韓國一個大學教授向英超抗議,因為有些俱樂部發了“慶祝中國新年”的推特。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這些操作極大地滿足了韓國人那敏感又脆弱的小心靈,卻讓我們感到了極大地冒犯。

畢竟,這個蕞爾小國一而再、再而三地竊取、佔有我們的文化,頗有一種癩蛤蟆糊腳面——不咬人還噁心的感覺。

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好好扒一扒中國新年的來歷,以及朝鮮半島的歷史典故。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辛亥革命前我國的歷法一直採用的是本土的農曆。

農曆是一種陰陽曆(絕不是簡單的lunar year),即在修訂過程中同時考慮了月球公轉和地球公轉兩個維度(因而才有二十四節氣和閏月的概念),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但是,有關一年之首(即“元旦”)到底應該定在哪一天,卻一直有所爭議。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早在夏朝時,當時的夏曆就已經將一月初一定為元旦日;後來的殷歷和周曆各有不同,秦朝時甚至以冬十月作為歲首。到了西漢,歲首再次被確定為正月初一,並且沿用至今。

換言之,至遲在西漢,我國就已經形成了明確的、以正月初一為一年之首的慣例和傳統。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那麼彼時的朝鮮半島在幹什麼呢?

不好意思,此時的朝鮮是大漢的直屬郡縣。

相傳,殷商遺民箕子被周朝封為朝鮮侯,此後便世世代代定居在此。但是這是一筆糊塗賬,到了秦末漢初,佔據朝鮮半島的就已經是燕地的亡命之徒衛滿了。

由於這裡的三大部族:馬韓、辰韓和弁韓都有韓字,因而衛滿也就自稱為“韓王”,“大韓民國”的“韓”的法統也正是由此肇始。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隨著漢朝國力的增強,朝鮮也重新進入了統治者的視野。

漢武帝時期的赫赫武功中,儘管北擊匈奴最為人稱道,但是平定朝鮮並設定遼東四郡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之所以後來沒什麼人提,可能也是因為收復朝鮮相比於破匈奴和徵南粵實在太簡單,不值一提而已。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此時的三韓,是什麼樣的文化水平呢?《三國志》裡如此記載:“

其俗少綱紀,國邑雖有主帥,邑落雜居,不能善相制御。……居處作草屋土室,形如冢,其戶在上,舉家共在中,無長幼男女之別。其葬有槨無棺,不知乘牛馬,牛馬盡於送死。

”一句話,三韓當時的文明發展階段大概就是氏族部落階段,其所謂的“國邑”不過是一個個聚居的小部落而已。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此後,隨著漢朝統治力的衰弱,對朝鮮半島甚至遼東半島的控制也在逐步收縮。等到了漢末天下大亂的時候,為了避禍,大量中原百姓也借海路或陸路流入三韓,他們為朝鮮半島帶來了大陸的先進文化,也獲得了這裡的一手資料,為日後中原王朝再一次的攻略遼東奠定了基礎。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待到中原大定後,擴張的劍鋒也就再次指向了朝鮮半島。

建安年間,割據遼東的公孫氏設定了帶方郡,專門負責處理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事務。

公孫氏被司馬懿滅掉後,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明帝曹叡派劉昕、鮮于嗣東渡半島,接任了帶方、樂浪二郡郡守(轄區均在鴨綠江一線),算是宣示了對該地的主權。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兩位太守來到半島後,先是給諸部落的首領賞賜了一些衣服布帛,隨後便按照漢朝的舊有版圖進行了重新勘定,把已經屬於辰韓的八個“國”劃歸了樂浪郡。三韓人大為不滿,對魏國展開反擊,甚至斬殺了接任劉昕的帶方太守。

曹魏方面大怒,對三韓展開報復,以二郡之兵消滅了整個三韓(“二郡遂滅韓”)。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說了這麼多,只想說明一個問題:當中華大地已經普遍進入封建文明的時候,朝鮮半島可能還沒完全脫離茹毛飲血階段。至於他們引以為自己祖先的高句麗,更和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

高句麗的大本營一直在中國東北,反倒是時不時南下欺負一下三韓

)。這個民族偷了我們的高句麗,又準備偷我們的端午節、中秋節、新年,歸根結底不過是一個沒有任何本土文化的弱勢民族的虛榮心作祟而已。

新年話新年:三國時期的三韓,和中國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