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妖姬一生九寡,殺三夫一君子,亡一國兩卿,完美,紅顏不薄命

夏姬亂陳蕩楚

文/黃仕隱

一代妖姬一生九寡,殺三夫一君子,亡一國兩卿,完美,紅顏不薄命

有這樣一個女人,奇美無比,男人為之傾倒,不懼死而前後繼之;有這樣的一個女人,其豔無匹,一國為之而亡,數國為之而交兵,楚國為之而蒙難,生民為之而罹禍。美色成為禍端,淫樂釀成鉅變。

她,“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她就是鄭穆公與其少妃姚子的女兒,子貉之妹,堪與妹喜、妲己、褒姒貔美。

她就是夏姬,是陳大夫御叔的妻子,御叔食邑於夏,故稱夏姬。早年與年少的子蠻(或為夏姬第一任丈夫),隨後與御叔,兩人皆死。其後寡居在家,撫養其子夏徵舒成人。美人從來不會寂寞,天生尤物,不盡其惡,是不能停止的。然而,種種情色糾角與禍端,主要還是男人好色之故。

首先是讓陳靈公與其卿大夫孔寧、儀行父垂涎不已,最後如願以償,都與夏姬私通。鬧得滿陳風雨,醜名遠揚,這三個君臣,還為與夏姬宣淫事相互炫耀,各自取了一件夏姬的內衣作為證據,在朝廷上賣弄。陳國百姓作詩諷刺此荒唐事:胡為乎株林?從夏南兮?匪適株林,從夏南兮!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詩經·陳風·株林》)胡:為什麼。株林:株邑的郊外。株,陳國邑名,在今河南省西華縣西南,夏亭鎮北。株是陳國大夫夏御叔的兒子夏徵舒的封邑。從夏南:追求夏南之母,夏南,即夏徵舒。匪:作非,不是。我:指陳靈公。朝食:此形容急不可待,趕早就去。又聞一多考釋:古代稱性曰為食。譯成現代語言就是:“為何要去株林呀,是去夏徵舒家呀;也不是去株林呀,是去見夏姬呀!駕著我的馬,賓士在株野,乘著我的駒,大清早就去株邑呀!這首詩,生動描寫了陳靈公不理朝政,與夏姬私通,賓士於道中的情狀。

這樣,陳大夫洩治看不慣了,就進諫道:“公卿宣淫,民何效焉?令名不聞,君其納之。”

一代妖姬一生九寡,殺三夫一君子,亡一國兩卿,完美,紅顏不薄命

陳靈公表面應承要改,但同時,把這事告訴了孔寧和儀行父。這二人看到洩治阻其好事,就提議誅殺洩治,陳靈公居然默許此事。於是,孔寧與儀行父,就想辦法殺掉了洩治,洩治被殺了,陳另一個大夫鄧元,見陳君臣淫蕩,國政敗壞,就帶著族人離開了陳。

孔子在看到這段史實後,發表了評論,“《詩》雲:民之多闢,無自立闢。(《詩經·大雅·板》其洩治之謂乎?”(《左傳·宣九年》)《孔子家語子路初見篇》記載得更詳細:“子貢曰:“陳靈公宣淫於朝,洩冶正諫,君殺之。是與比干諫而死同,可謂仁乎?”子曰:“比干於紂,親則諸父,官則少師,忠報之心,在於宗廟而已,固必以死爭之。冀身死之,紂將悔悟,其本志情在於仁者也。洩冶之於靈公,位在大夫,無骨肉之親,懷寵不去,仕於亂朝,以區區之一身,欲正一國之淫昏,可謂狷矣。詩云:‘民之多闢,無自立闢’,其洩冶之謂乎。”

“民之多闢,無自立闢。”頭一“闢”字是邪的意思,後一個“闢”字是法的意思。意謂,當君臣昏憒,國家混亂,民多邪辟的時候,不要擅立法度以危其身。不過,個人以為,第二個“闢”或也是“邪”的意思,代指邪辟的人群和社會。意謂,不要自清自高,狂狷耿介處於邪辟之中。因為這樣,會讓自個面臨危險,無益於世。

關於諫爭,《禮記·曲禮下》言:“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這是儒家符合情義的基礎上對於諫爭在事親與事君的制度安排。君臣以義合,義盡則已,所以三諫不聽,則臣盡義而君失義,就不必再諫了,再諫危身,於事無補。父子以情隨,如果三諫不聽,則不能逃去,雖然悲泣,但也要跟隨。後來,晉人司徒西曹掾劉斌議論述道:“是以為臣者,必以義斷其恩;為子也,必以情割其義。在朝則從君之命,在家則隨父之制。然後君父兩濟,忠孝各序。”不過,又是君臣,又是親屬的,《家語》載孔子言並不反對以死諫爭,對於比干的諫爭,孔子是肯定的,認為其本於仁義。不過,歷代並不乏臣子以死諫之事,而且還往往得到後世的褒揚。其做法,雖然與孔子的一貫想法有差距,但從“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內涵來看,以身殉道,不以死為懼,也未可非。特別是在,“以身殉道”、“視死如歸”、“不成功、便成仁”等傳統儒家價值理念,業已隱沒,整個社會風俗民德日漸淺薄、低俗的情況下,作如此的倡導更有積極意義。當然如果有一天,整個社會大多能像聶嬰、陳嬰為情義而死的時候,再倡導盡義不危其身的儒家正道,還是可以的。

一代妖姬一生九寡,殺三夫一君子,亡一國兩卿,完美,紅顏不薄命

在殺了洩治了,陳國君臣,更加有恃無恐了。居然在夏徵舒家飲酒作樂時,當眾說,夏徵舒像誰像誰,夏徵舒是夏姬與陳御叔的兒子,當時已為陳卿,本來父親橫死的事在他內心就有障礙,而國君與二卿與其母的事,全陳國都知道,他一直強忍著恥辱,這下,再次受到國君與二卿的人身侮辱,就再來忍受不住了,當即決定殺掉這三個人,在陳靈公罷酒出來,夏徵舒就隱藏在廄門(置馬供食處)射殺之。可能是一時決策,沒有什麼過多的準備,因而只顧殺陳靈公,就來不及殺孔寧與行儀父,結果讓二人跑掉了,二人跑去了楚國,最終說動楚莊王興帥伐陳,讓夏徵舒復仇革命沒有結果。而陳靈公的太子(名午)則逃奔到了晉國。

夏徵舒在殺了無道昏君陳靈公之後,就自立為陳侯,第二年,也即楚莊王十六年(-598)夏,楚莊王還與鄭伯、夏徵舒盟於辰陵(陳邑,今河南省淮陽縣,夏征服表示臣服楚國,但同年冬又興師討伐夏徵舒,具體原因不祥,可能是,一是夏徵舒治陳,陳人不服,在輿論壓力下,加上孔寧與行儀父在楚國的上下活動, 讓楚莊王改變主意,也可能是,夏徵舒的一些行為讓楚莊王不滿。陳本來就弱小,再加上弒君不得人心,因而抵抗乏力,很快就被楚軍攻佔了,夏徵舒也被殺了。楚莊王就派官員留在陳,直接把陳納入楚國版圖,作為楚的一個縣。不過,沒多久又取消了,重新封陳,迎立太子午回國即位,是為陳成公。為何這樣呢?

主要因為楚大夫申叔時,在楚莊王平陳亂時,申叔時正出使齊國,當他返國在朝廷上向楚莊王覆命後,就逕直退下去了。楚莊王就感到納悶不解,要說,平陳亂而縣陳,是國家開疆拓土的一件大事,朝臣,都應當要祝賀的,可是申叔時,並沒有祝賀的表示。所以楚莊王因此遺使責讓他,問他不慶賀的緣由。申叔時說,夏徵舒弒君罪行雖然大,楚國因此而誅伐也是義之所在,可是,對於陳來說,還沒有到因此而被滅亡的程度,楚國因義而誅夏徵舒而又將陳據為己有,就好像,別人有牛來踩了你的耕田,你去把人家的牛奪過來,這樣懲罰過當,是不合理的。楚莊王聽了後,想了一下,也覺得合理,於是就收回前命,復封陳。這是陳國第一次亡而得復,到後面楚靈王(公子圍)時,還有一次。暫不表。

夏徵舒被誅滅後,其母夏姬就被俘虜到楚國。可是夏姬的故事遠沒有就此結束。因美麗而導致的災難仍在繼續。首先是楚莊王看上她,想納其為妃,申公巫臣勸說道:“不可。君召諸侯,以討罪也;今納夏姬,貪其色也。貪色為淫,淫為大罰。周書曰:‘明德慎罰’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德,務崇之之謂也;慎罰,務去之之謂也。若興諸侯,以取大罰,非慎之也。君其圖之!”就是說,楚國討陳亂是為了贏得諸侯,如果納夏姬,是貪色,貪色就是淫,淫為大罰。為了贏得諸侯,反而得到大罰,是不知明智的。這話,本來有板有眼、無隙可擊,合仁符義的。要不是申公後來,處心積慮地將夏姬據為己有,那麼,這段諫言,可以稱之為良諫了。 當然,實事求是的說,這時,申公諫莊王與接著諫子反,或許真是出於一番好心也說不定。但歷史就是歷史,沒有更多的證據,只能依結果來論。申公也貪戀夏姬美色想竊據為己有的私心還是很有可能有的。所以,對子反,他也說出了一番道理,讓子反也打消了娶夏姬的念頭。最後,楚莊王也覺得夏姬是個尤物,就把她賜給了,一個地方官員連尹襄老。本來,要是襄老後面不出事則罷了,夏姬可能就這樣平安過一生了,可是偏偏在明年的晉楚邲之戰中戰死了,襄老的兒子黑要就趁機侵犯了夏姬。夏姬這時,如江河飄萍,孤立無助,任人宰割,不過還好,美人總有人關注的。過了一段時間,申公便對她說,你悄悄離開黑要吧,我娶你。夏姬當然就答應了。當時的形勢,不容申公開娶夏姬,畢竟夏姬是由楚王賜給襄老的正式妻妾。申公於是就設計讓夏姬逃離楚國。就派人從鄭來向夏姬提議,襄老的屍首已找到,要夏姬親自到鄭去迎回來。夏姬將此事告訴了楚莊王,楚王就問申公,申公說,這事可以相信,講了一些理由。楚莊王就信了,就答應夏姬回鄭以尋襄老之屍。夏姬到鄭國後,她的個人問題就由鄭國來決定了,申公就向鄭國提出,要求娶夏姬,鄭伯也答應了。 可能這個請求是密密提出的。到楚共王即位後,派申公出使齊國,以聯合齊國進行侵衛侵魯的一些軍事外交工作,這樣申公就把家室家產都全帶上了,準備趁機離開楚國去鄭迎取夏姬了。從齊國出使回來,申公就沒有回到楚國,就派副使返回楚國覆命,自己就逕直去到了鄭國,迎娶夏姬。申公迎娶夏姬後,原本打算到齊國去,可是齊國考慮到最近在案之戰中敗於晉國,就沒有答應,最後去了晉國,在晉卻至(卻克族侄,卻豹玄孫,當時卻克執政)的支援和幫助下,當上晉國的臣子,被封邢大夫。楚國這方面,在得知了申公背楚亡晉後,就來氣了,子反就主張花大錢請求晉把申公給關起來,甚至遣返申公。楚共王不同意,還是比較公正地談了理由,一是,申公雖然為自己的私心設計謀劃,是一種過失,但他為先君的一些謀劃(止納夏姬)還是很忠的。再說了,如果他有利於晉國,即便是花大錢,晉國也不會答應,如果他於晉國不利,晉國最終也會拋棄他,更不必花錢請晉關他了。

夏姬到此時其婚姻也基本穩定了,以後也沒有相關私通的記載了。可是因此而發生呈情仍沒有結束。申公巫臣出奔後,留下了不少田產,還有族人子閻、子蕩等。申公在楚時,同子重有隙,因為,在當年圍宋之役(-595)後,子重請求楚王賜給申、呂(國名,姜姓,周穆王時所封,故城在今河南南陽市西)之田,楚王都同意了,可申公跳出來反對,楚王也就不賜給了,子重懷恨在心。子反看到,申公自個迎娶夏姬與其私奔,想到當初阻止自己娶夏姬的事,就來氣,也對申公極為不滿。於是,子重與子反就聯合起來,把申公族人子閻、子蕩,還有清尹弗忌和襄老之子黑要給殺了,並分佔了他們的田地、財產。子重就佔了子閻的,就讓沈尹與王子罷瓜分了子蕩的,子反則佔了黑要與清尹的。

這下,申公在晉國就惱火了。就寫信給子反與子重:曰:“爾以讒慝貪婪事君,而多殺不辜,餘必使爾疲於奔命以死。”於是向晉侯自請使吳,讓晉吳相通。申公使吳,帶了三十輛兵車前去,留了十五輛下來,又把射箭兵與御馬的人員留下來,教吳人乘車,教吳人習攻戰陣法,並嗾使吳背叛楚國(楚滅舒蓼時與吳、越盟),吳君壽夢相當高興。為此,吳一下子學到中原的先進戰具戰術戰法,很快就強大起來,吳果然背楚,開始伐楚與巢、徐等楚的勢力範圍。子反與子重一年之中七次奉命御吳,在北面與東面,蠻夷屬於楚者,吳全部侵佔過來了。吳也因此開始與中原諸侯交通。子反與子重最終都不得好死。

一代妖姬一生九寡,殺三夫一君子,亡一國兩卿,完美,紅顏不薄命

夏姬與申公在晉度過了晚年,何時卒不得而知。不過,至少生了一個女兒,晉叔向想娶她,叔向的母親反對,說夏姬“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叔向母口中的三夫,大概指夭子蠻、陳御叔與連尹襄老,一君指陳靈公,一子指夏徵舒,一國指陳國,兩卿指孔寧與行儀父。叔向聽母親這麼一講,就害怕就不敢娶了,但晉平公強要叔向娶,於是就生了伯石,叔向母在伯石剛生時就去看他,看到小孩的樣子,聽到小孩的聲音,就覺得不祥,認為“是狼子野心”會讓羊舌氏喪亡的。後來,到晉頃公十二年,楚昭王二年(-514),伯石從晉祁盈之亂,而被滅族。這是後話,不表!

夏姬的故事據史實講完了,大家可以看到,直接因她或間接因她而起的事端很多,死了不少人,還引發了,大國交兵,吳楚爭強。相關事件,都有前後因果關係。一個女人,因自己的美貌,糾纏於眾多男人之間,又因這些男人間的恩怨情仇,寫著驚心動魄的歷史。在她的身邊,床邊淫聲蕩笑之後,緊接著是血雨腥風、刀光劍影。春秋的歷史舞臺上,從來沒有這樣一出大戲源於一個女人。史書對一個女人的記載,也從來沒有這樣詳細。在春秋的歷史上,夏姬是唯一的。然而,她雖然人生曲折坎坷,受制於這些男人,但另一方面,她也以自己的智慧與權變主宰著這些男人,讓這些男人,為她而爭,因她而戰。或許,她不是有意的,然而,她卻在無意中,促成了這麼巨大的歷史變故。最讓人難以預料的是,她居然以壽終寢,沒有遭遇上妹喜、妲己、褒姒、楊貴妃等天生尤物的不幸結局。夏姬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最終遇上了申公,讓她得以終老。筆者在感嘆之餘,也為其慶幸。悲矣乎?幸亦乎?

一代妖姬一生九寡,殺三夫一君子,亡一國兩卿,完美,紅顏不薄命